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瘋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瘋狂

第十八章 瘋狂

數日後,楊洪森從雅加達方面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勘探隊打出了第一口油井,二天後雅加達方面的工作人員興奮告知畢遜,他們可能探到了一個儲量驚人的油田,畢遜二話不說,乘最早的一班船趕往雅加達。吞噬小說 www.tsxsw.com

4月倫敦市場每磅橡膠價格為十二先令五便士,在楊洪森的要求下“南洋橡膠”公司開始大規模的出貨,到5月底、6月初“南洋橡膠”只剩下了一個空殼。而就在6月初的時候,楊洪森還讓公司派發了一次紅利,人們還看到“橡膠園”大幅廣告標語以及裝著大量橡膠原料的貨輪停靠在碼頭上,這也成就了“南洋橡膠”最後一次上漲。

1910年6月,倫敦市場行情暴跌。到7月底降至九先令三便士,隨後更猛跌到六先令。

倫敦市場上橡膠價格的猛跌,起因於世界橡膠的最大主顧美國對橡膠實行了限制消費的政策。其他國家也因橡膠價格過高而控制使用。

倫敦市場的訊息傳來,橡膠股票行情一路狂洩。而洋人、洋行得訊息之先,率先出手,囤積大量股票的華商成為買單者。陳逸卿損失200餘萬兩,戴嘉寶損失180餘兩,陸達生損失120餘萬兩。7月21日,正元、謙餘錢莊率先倒閉,22日,兆康、森源錢莊關門,23日,元豐繼之;24日,會大等三莊又繼之。

捆綁炒股的八家錢莊也相繼關門歇業,引起全市銀錢業的極大恐慌。八家錢莊倒閉後,所欠上海外國銀行莊票139餘萬兩無法歸還,外國銀行便揚言要立即收回拆借給上海銀錢業的款項。《國風報》報道:“錢莊裡的華商資本完全枯竭,各銀錢業之間也完全無法通融”,上海金融業面臨崩盤的危險。

為挽救危局,上海道蔡乃煌會同上海商會總理周金箴於24日晚星夜馳往南京,拜見兩江總督張人駿,回程又去蘇州拜見江蘇巡撫程德全,請求他們向朝廷奏明上海的危機並設法加以挽救。

朝廷的旨意還沒有下來,源豐潤票號的老闆嚴義彬偕劉安生又來找蔡乃煌,希望上海地方政府趕緊採取措施,維持市面。無奈此次風潮影響面太廣太深,僅嚴義彬與劉安生合開的德源錢莊,在投機中就虧損200萬兩,損失額已與倒閉的正元錢莊相當,只因有了源豐潤的竭力支持,才得以不倒。

可是,處於倒閉邊緣、急待救助的何止德源一家!蔡乃煌認為,嚴義彬、劉安生“皆浙省著名鉅富,倉卒來求……雖有貴重產業,一時無可抵用,倘不出而維持,必至牽連歇業”,使上海銀錢業雪上加霜。

7月27日朝廷下旨:

張人駿電奏上海正元、兆康、謙餘三家錢莊同時歇業,債務糾葛,滬局岌岌,籌議大致辦法等語,著即按照所籌各節妥為辦理。並飭上海道將善後事宜悉心籌畫,慎防流弊,以維市面,而定人心。

於是,蔡乃煌收了嚴義彬、劉安生價值300萬兩的地契、股票之後,出面與匯豐、荷蘭、花旗等九家外國銀行訂立“維持上海市面借款合同”,借款350萬兩,另由道庫撥借官銀300萬兩,存放在源豐潤、義善源,終於使市面暫時得以穩定。

每年9月,朝廷要支付庚子賠款,按例上海道應承擔190萬兩,這筆款子平時由上海道經手存放於資本雄厚而信譽卓著的源豐潤、義善源錢莊。但1910年的9月,離正元等錢莊倒閉尚不足兩月,市面銀根吃緊,而上海官庫又將官銀拿去救市,早已“庫空如洗”,無法調劑,因此蔡乃煌上奏朝廷,請求從大清銀行撥銀200萬兩墊付。

由於蔡乃煌在前述貸款過程中“稍分利潤”,中央的資政院、度支部等處官員們出於各種理由開始譴責蔡,指出上海道為借款作擔保違反了“商借商還”的原則,認為蔡在上海收購《時事報》《申報》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

度支部左侍郎陳邦瑞乘機挑動江蘇巡撫程德全參劾蔡乃煌。巡撫參道臺,自然一參一個準。朝廷頒旨,斥責蔡乃煌接管道庫以來“屢以周轉不靈,請部接濟”,這次又“以市面恐慌為恫嚇,以還期迫促為要求”,實則是“罔利營私”,“不顧大局”,將其革職,並勒令兩個月以內“將經手款項繳清”。

蔡乃煌接到朝廷的革職令,又羞又憤,向源豐潤等錢莊火速追還官款。10月7日,外國銀行突然宣佈拒收21家上海錢莊的莊票,8日,源豐潤應聲而倒,虧欠公私款項達2000餘萬兩,它在北京、天津等地的17家分號也同時歇業。

《東方雜誌》報道:源豐潤天津分號歇業,天津總商會不得不幫助各商家向大清、交通、志成和直隸四家銀行借銀100萬兩以穩定人心。

義善源是上海銀錢業的另一支柱,它的大股東是李瀚章的兒子李經楚。李經楚任交通銀行第一任總理時,幫理是袁世凱的親信梁士詒。1910年底,盛宣懷就任郵傳部尚書,為了奪回被袁世凱搶去的權利並打擊梁士詒的勢力,秘查梁士詒在交通銀行經手的帳目。

當源豐潤倒閉時,李經楚曾向交通銀行借款287萬餘兩,幫助義善源渡過了危機。聽說盛宣懷查帳,李趕緊將交通銀行借款歸還,導致義善源上海總號僅剩現銀7000兩。命懸一線的義善源試圖用手中所持有的上海各企業的股票向上海道借銀10萬兩,卻為新任道臺劉燕冀一口拒絕。

1911年3月下旬,義善源計無可出,只得宣佈倒閉。義善源破產後7個月,辛亥革命爆發。

英士達在6月中旬即聽好友康利的勸說趁著最後一次暴漲,將手中的股票全丟擲,買了一張去雅加達的船票,帶著5萬英鎊出任了駐印尼的商務代表。

7月20日曾經風光無限的南洋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破產,總經理英士達攜款逃跑,大批外國‘投機商’抽資而去,只留下已經變成廢紙股票。

很快一幕幕的悲壯的情景在上海黃浦江的江面上演起來,那些往日的大老闆紛紛手挽著手跳進了滾滾黃浦江中,他們跳出氣勢,跳出了水平,以至於大批的上海小市民們紛紛追隨他們躍身而下。

與中國人相比,外國人的死法就豐富多了,有上吊的,有跳樓的,有飲彈的,有喝毒藥的等等,他們讓世界知道了,其實他們才是上海金融崩盤的真正受害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人倒黴自然就有人發財,楊洪森發財了,他發了大財,相對於他的合夥人之一畢遜先生只是略發小財,雖然他提供了最為關鍵的情報。

恆生銀行楊洪森個人賬戶上的存款有7月底達到驚人的300萬英鎊,李鼎銘絕不相信他只賺了這些,要知道上海倒閉錢莊一家接著一家,跳江的人都要提前買位置,而楊洪森表現又實在是太穩了。

上海的金融股市的崩盤導致的連鎖反映還在進一步持續中,而楊洪森則分派青幫弟子在城內到處造謠生事,各錢莊為自救紛紛低價拋售所持有的上海企業股份、地契、珠寶、紙畫等等,能融多少算多少,可是現在誰還敢把銀子拿出來。

楊洪森在狠賺一筆後,又開始了趁火打劫。他的舉動連畢遜這個外國人都看不過去了。“作為合夥人,你太無恥了,打劫都不喊我一聲。”

瓦裡奧也已經處在了破產的邊緣,那些洋行對他這個純正的洋人也沒有一點留情,催款的人天天上門,而他唯一可以抵償只有那些軍火了,可是這些銀行家對他的軍火只論斤賣,瓦裡奧差點都氣瘋了,這軍火如果按斤賣,還能值幾個錢。

“英士達你這個騙子,就算走遍天涯海角我也要殺了你。”瓦裡奧握著雙拳對天發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