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過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過分了

第二章 過分了

待在‘養壽園’的前軍機大臣老袁可不是真的在養壽。吞噬小說 www.tsxsw.com在這庭園之內鋪設的電報線如同蜘蛛網一般,不管是起義軍還是清軍的動向都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他的房間。

最近朝中不少元老都上摺子請他袁某人出山,像如此大規模的起義,唯有袁公才能將其平滅的聲音多了起來,攝政王載灃把這種聲音遮蔽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世凱並不著急,因為他有的是大把的時間,現在的生活很愜意,因為他不用為怎麼鎮壓楊洪森而頭痛。

“都是一些沒有遠見的愚夫,我看他們實在難以成大事。”幕僚對這些楊洪森的起義不屑一顧。

楊洪森在打下合肥後就再也沒有大的軍事行動了,他們開始“吃喝享樂”起來,又是開倉放糧、又是瓜分土地和公產。

袁世凱,“不要太小瞧了他們,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餓的眼睛都發綠的饑民,這楊森到是一人物,可惜目光短淺了一點。”

清軍現在的封鎖線到處都是破綻,老袁本指旺楊洪森多攻下幾座城邑,但是小楊卻也在那裡厚實兵力。

“大人說的是。”幕僚在一邊輕聲附合著。

袁世凱知道楊洪森一定在計劃著什麼?為此他派去了最精幹的探子。

“大人,我看這革命黨為了此次起義是蓄謀已久啊!光這十四挺馬克沁炮,十二門克式三七炮,就火力而言,安徽的混成協也無法與之相比,這革命何時變的如何闊綽起來。”幕僚驚訝的感嘆著。

這值得感嘆嗎?想起這事袁世凱就來氣。

話說有一個笨蛋花了200萬買了一張字畫,回家後告訴他老父這是某某大師的傑作,收藏價值極高,同時還在不停聽的數落著某家的後人如何的敗家。

那可是200萬元銀洋,這楊洪森居然花的一點都不心疼。袁老頭想想都頭痛。

“諸位對挺進社瞭解多少?”

挺進社此時不過是在同盟會羽翼慢慢成長的雛雞,誰會注意到這樣一個起眼的組織,更何況他只是同盟會下的二級,或者三級組織機構,房內的這些高層人士,他們眼中只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之流,那裡會知道挺進社是什麼,楊洪森是誰。

“大帥,據我所知,挺進社是同盟會下屬一個革命組織,其首腦人物便是楊洪森。挺進社在兩江創辦有一份極有影響力的報刊《挺進報》,屢禁而不止。”幕僚道。

“屢禁不止?”

宣傳革命的報刊不少,但是這種情況一經發現,該報刊就會立即被禁刊,就算你躲在租界也照樣禁。不過這些報刊被禁往往會再接再厲繼續發行,但通常都是透過換的辦法馬甲重新上架。而像《挺進報》屢禁不止,頂風而上的還真沒有。

在幕僚的解說之下,老袁對這種新形勢下新的宣傳策略大加讚賞,想來這個人還是有點歪門邪道地,知道明著不行,來暗的,有前途,這讓老袁對小楊又看好了三分。

廣州起義失敗的訊息合肥後,楊洪森已在合肥停滯不前近一個月的時間,現在他終於行動起來。

隨著大量軍火的到位,機槍兵、炮兵技術性兵種嚴重缺乏,新招的戰士對槍械都未加熟悉,楊洪森一方面繼續推行他的“紅色土改”,另一方面加緊整備挺進社直屬軍力。

在原來第一團的基礎上又擴編了兩個所謂的“甲種團”,三個“丙種團”。

所謂甲種團,就是在保證人人有槍的情況下,配備有重機槍,快炮,兵力在2500+;

所謂乙種團,配備有重機槍或快炮,兵力在1500+;

所謂丙種團,只發步槍,兵力在800+;

所謂丁種團,裝備老式的火器,兵力在500+;

所謂卯種團,清一色的大刀,長矛,兵力在3000+;

再向下就是戰略預備團;

再,再向下,婦女團;

再,再,再向下,兒童團;

再,再,再,再向下,那就只剩下傳說中的“火星兵”了。

……

經過擴編後,直屬主力部隊擴充到了1萬餘人,因為廣州起義徹底完蛋,楊洪森接過了紅旗,改挺進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團。

透過老兵帶新兵的方面,新兵正漸漸上了路子。為了讓他們獲得實戰經驗楊洪森開始拿“民團”來練兵,效是讓小楊甚為滿意,此法不但能鍛鍊部隊,還能增加了收入,而且還有獲得了民心,增漲了士氣的附加值效果。

當初三路充當佯動的部隊,都不同程度地拖住了清軍,但是他們的戰是卻不盡相同。王青山部向霍邱佯動,霍邱這地方雖然是安徽省內重要的糧食產區,但是年年的災禍以及官府捐稅,民眾早已不滿,當王青山“大軍”殺到的時候,霍邱人陳萬,殺妻女對眾盟誓,帶領數萬農民起義,王青山與陳萬兩路人馬合二為一便佔了霍邱。

楊義民、楊義朝兄弟佯攻壽州,沿途招民納降,從者過萬,只可惜兵折壽州城,後河南巡防營三營人馬齊聚壽州,楊義民、楊義朝自知不敵,便改攻城為騷擾,全面警戒壽州清軍動向。

李虎部南下舒城野戰之時大敗舒城巡防營,隨即揮兵攻城,結果撞的頭破血流,折了千五百人後派人向合肥請援兵。

練兵已有小成的楊洪森,在添置了數門“巨炮”後,正準備找地方打草谷,正好收到李虎求援信,楊洪森親領二個團,率4000餘部眾殺向舒城。

李虎兵敗舒城後,朱家寶對舒城將士除了給予物質、精神獎勵外,在軍事上更是派出了一支武裝了牙齒的巡防營。

隨著楊洪森南下,暗殺團對加大了對清軍後方的騷擾,這讓朱家寶兵力不足就越加突顯出來,待楊洪森與李虎合兵一處時,舒城縣一帶清軍以及其它準軍事力量全都龜縮進了城。

“末將李虎,拜見總指揮。”

這李虎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摸了一套盔甲,穿在身上到是頗為神氣。

也就神氣罷了,依舊擋不住一炮之轟。

“咱們革命軍不興這個,清軍現在是什麼情況。”楊洪森上向扶起李虎。

李虎起身坐好,“那些龜孫子,昨天還在叫陣,今天聞總指揮到,立馬縮排了城。”

“那桐城方面可有清軍來援。”楊洪森對打援耿耿於懷。

“清軍只有一營兵馬來援,之後再無援軍。”

楊洪森詳細詢問了敵我雙方態勢,並且親自到城下巡視,最後定了一天之內拿下舒城的計劃。這次楊洪森可是帶著“巨炮”坐鎮,這些黑鐵桶就是解放軍在淮海戰役時所用的“秘密武器”—飛雷拋射器。

按照楊洪森的老習慣開戰之前先招降,舒府守將二話不說命槍手一槍撂倒來使。

自古以來,兩軍陣前不斬來使,清軍不厚道的行為,使得楊洪森勃然大怒,命人擂鼓催動三軍攻城。

清軍雖佔有城防之利,但是他們沒有重機槍,且火炮稀少。

楊洪森讓清軍上下體了一下擅殺“來使”的嚴重後果。

拋射出去的這些“飛天雷”,或直接砸在城牆上,或直接越過城頭,那些劇烈的爆炸讓城頭上的清軍慌亂不堪,兩輪炮擊後,在重機炮的掩護,大軍開始攻城。

李虎沒有打下來舒城,楊洪森只用了不到四個小時就突入了城區。

舒城縣令等一班官員,千餘清軍被俘,楊洪森一聲令下,全部就地活埋。

奪取舒城縣後楊洪森繼續揮師南下,朱家寶接到舒城淪陷後,知道革命軍下一步定是取桐城。

此時,在桐城一線,朱家寶集結有3000多清軍,2000多鄉勇,總計近6000軍馬,為了這交大會戰,朱家寶賭上了所有的家當,如果不能將革命軍擋在桐城,那安慶就危險了,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