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 起起落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 起起落落

第十七章 起起落落

當楊洪森在安慶春風得意的時候,袁世凱在河南正在大肆的招兵買馬。吞噬小說 www.tsxsw.com

武昌起義之後,第一軍蔭昌部沿平漢線南下開往湖北,在信陽卻被郭明遠狠狠地阻擊了一把,蔭昌與郭明遠相峙近一個月,蔭昌打不下信陽,只好請馮國璋第二軍南下。此時,河南境內的叛軍此時基本被肅清,第二軍的一鎮二協,擴編為三鎮一協,實力空前壯大。可是袁世凱在河南,蔭昌怎麼指揮得了馮國璋。

蔭昌只能電報載灃,請中央政府出面命馮國璋南下馳援湖北。可就算載灃出面也沒用,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之下,載灃為了大清朝做出妥協,將蔭昌調回,任務馮國璋擔任南下援鄂總司令。

撞過商丘的馮國璋說什麼也不去撞信陽,信陽問題還是交給袁世凱出面協調解決好了。

馮國璋不清楚老袁用了什麼砝碼說服了楊洪森,反正扼守信陽的郭明遠將信陽讓給了他。馮國璋在郭明遠撤出信陽的次日,命李純搶攻奪取了信陽。當攻取信陽的訊息傳來京城的時候,內閣之中除載灃,皆為此戰之勝利歡心鼓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奪取信陽後,馮國璋大軍隊躍過武勝關到達了廣水。

“這群丘八子,把鐵路全挖了,害了老子們走了這麼長的一截路。”第二軍上下痛罵著挺進軍這些沒人性的傢伙。

到達廣水後,第二軍開始戰前的最後一次休整。

黎元洪得知北洋軍入鄂訊息時驚訝不已,他雖沒有及時派部隊到武勝關接防,但是駐守在信陽可是安徽國民革命軍第一師,那麼難啃的骨頭到底是給誰啃了。

進入湖北的第二軍把埋藏在心中的怒火,一股腦子全播撒在了鄂軍身上。

第二軍主力第四鎮在河南的時候,袁世凱不惜血本自掏腰包為他們添置了多達四十門馬克沁重機槍,重機槍所突現出來的強大火力讓鄂軍死亡慘重。

馮國璋打法極為簡單先以重兵集團突入,然後構築陣地等著革命軍反擊,用自動火器構築的交叉火力大量的殺傷鄂軍。由於第二軍在湖北南下推進速度過快,以至於袁世凱不斷的發電要馮國璋注意推進的速度。

在鄂軍節節敗退的時候,南京戰役也在同一時刻打響了。

11月11日,徐紹楨擔任聯軍總司令開始了發動了南京的進攻。

楊洪森親自指揮的北集團於16日攻佔浦口,浦口的清軍並沒有做任何抵抗,攻佔浦口時楊洪森繳獲了張勳放在浦口的大批糧餉、槍械,還俘獲了淺水炮艇(蚊子船),數艘運輸艇。

楊洪森親自接見了廣濟號艦長郭應泰、廣勇號艦長劉毅,這兩位都是被海軍大部隊遺棄的小型作戰艦隻。

廣濟號排水量為89噸,裝備一門阿式75炮,二門79機槍。

廣勇號排水量為90噸,裝備一門88曲射炮,四門79機槍。

兩船共同船員48人。

楊洪森“歡迎各位加革命的隊伍。”

郭應泰、劉毅上前道,“歡迎總指揮,請總指揮登艦。”

兩艘雖小,但是五臟俱全,目前它們是楊洪森手中最大的軍艦了。

薩鎮冰那老家夥率艦隊退出長江時將停泊在安慶的“楚材”等幾艘較大的艦船全帶走了,只留給他五艘巡邏艇,還有數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服役的木殼炮艦,及若干運輸船,做事真絕。

楊洪森在艦上轉了一圈後下船時問道,“你們現在有什麼困難提出來?”

郭應泰想了想道,“報告總指揮,沒有困難。”

“有困難就提出,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你們要餉,我給你們餉,你們要彈藥我給你們補充,你們要修船,我來安排。”就在郭應泰、劉毅有些興奮的時候,楊洪森話鋒一轉,“我的要求只有一個完全服從我的指揮。”

郭應泰、劉毅,“完全服從總指揮調遣。”

自薩總指揮帶著大部隊離開長江的後,他們被遺棄了。南京現在已成了孤城,張勳倒臺只是時間的問題,好在張勳倒臺之前,我們又找了一個新靠山。

對於楊洪森來說薪餉根本不是問題,關鍵是艦艇保養費用,好在都是“蚊子艦”。

在南線王天培南集團與蘇、浙聯軍勝利會師,其部迅速投入了南京戰役之中。徐紹偵在得知皖派萬餘援軍到達後,派人聯絡組建了進攻南京的右側支隊。

楊洪森在得到廣濟、廣勇兩隻“蚊子”後,他的心思又打到了在下關起義中的13艘軍艦身上。

巡洋艦“鏡清”號、“保民”號、“通濟”號;

炮艦“楚觀”號、“楚同”號、“楚泰”號、“楚謙”號、“江元”號、“江亨”號、“聯鯨”號;

驅逐艦(全稱魚雷艇驅逐艦)“建威”號、“飛霆”號

魚雷艦“張”字號

這些軍艦中最大的“通濟”號巡洋艦,排水量為1900噸,把他們與兩隻“蚊子”那麼一比,差距就出來了。

為了將這些軍艦一網打盡,楊洪森迫不及待想儘快結束南京戰事

江北楊洪森留下了二個營的駐防部隊,其餘人馬渡江參與了進攻南京的戰鬥。

根據楊洪森的分析要想拿下南京城,就要將天保城給攻下來。

天保城地處南京城東朝門外的鐘山半腰,鐘山山勢高峻,居高臨下,俯瞰南京全城。天保城上築要塞,既高且峻。天保城地形窒礙,起伏無定,山路崎嶇,羊腸曲徑,利於守,而不利於攻。天保城是攻取南京之要點。南京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兵諺:“要得南京城,先打天保城。”

清軍在天保城設江防兵1營,旗兵400人,炮10餘門,機關炮4尊。

11月28日,楊洪森開始強攻天保城,雙方的兵力相差12倍,火炮雖然差不多,但是楊洪森卻有著絕對數量的重機槍火力。為了此次作戰,他還帶來了“飛雷”。

清軍依託堅固的要塞進行拼死抵抗。

11月28日下午4時,挺進軍用了近6小時結束了天保城戰鬥。清軍700餘人盡數陣亡,楊洪森此役共傷亡500餘人。

隨著,楊洪森拿下天保城,攻陷南京是指日可待。稍後,楊洪森拜訪聯軍總司令徐紹楨時,徐紹楨親自出迎。對於這支戰鬥力驚人,火力強大的部隊,徐紹楨不敢怠慢。

在徐紹楨的這些聯軍將領中楊洪森只認識鎮軍柏文蔚,但楊洪森的大名這些人都知道,在安慶城下將數千清軍坑殺,他想不出名都難。

這是南京戰役最後一次會議,開會時候楊洪森不時的向身邊人打著香菸,為他們點火,一臉憨笑的樣子,實在難以將他與“楊剃頭”聯絡在一起。

柏文蔚說,“聽說你這次帶來了重型加農炮可是真的?”

楊洪森憨笑著,“那麼厲害東想我哪裡有?”

“哦!那天保城怎麼那樣大的動靜。”

“用**包爆破動靜當然大了。”

“你不會跟我打埋伏吧。”

“跟什麼人也不能跟先生您打埋伏,我的確沒有那玩意,清軍那麼瞎傳我池沒有辦法,我要站出來那還不是越描越黑,先生你說是不是?”

柏文蔚笑著搖了搖頭,“聽說你在浦口可是戰果輝煌。”

“要說那張勳在浦口可放了不少好東西,先生如果需要,我明天派人送過來。”

柏文蔚大笑道,“好,那可就一言為定。”

11月29日,張勳遣清軍統領胡令宣、被俘的聯軍總司令部顧問史久光出南門,手執白旗,臂纏白布,投蘇軍司令部,謁見劉之潔求和。同時,張勳率殘餘部隊潛出南京,渡江向北轉移。當晚,兩江總督張人駿、滿旗將軍鐵良,倉皇搭乘日本軍艦“秋津州”號出走。張勳、張人駿、鐵良走後,駐守南京的胡令宣、張聯升、趙榮華等率殘部投降。

12月1日,鎮軍林述慶部從太平門入城,蘇軍劉之潔部從南門入城,徐紹楨率聯軍總司令部隨即開拔入城,南京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