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勝利大逃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勝利大逃亡

第二十章 勝利大逃亡

漢陽、漢口失守那會,沒有看清形勢的黎元洪慌不擇路地一路狂奔,結果馮國璋沒有打武昌,害著他白跑了一趟。www.tsxsw.com因為他擅自逃離武昌的行為湖北革命黨人,甚至連他最忠誠的學生、參謀長吳兆麟,也予以了嚴厲的批評。甚至總監察劉公、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主張對他通電彈劾,後還是吳兆麟、蔡濟民等人勸阻,這場風波才平息下來,此事搞的他黎元洪極為尷尬。

這次重開戰事,黎元洪正琢磨要不要跑,怎麼跑,跑到什麼地方。

19日,武漢的戰事激烈起來,皖軍與北洋軍在龜山展開激烈的爭奪,19日夜皖軍奪取龜山,並且連夜搶修了工事。

皖軍非鄂軍可比,段祺瑞與其交過手後,便完全明白過來了。為什麼手下的將領們聽到楊洪森名字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為什麼會如此的一致。

楊洪森的戰法,除了常規打法外,還有非常規打法,尤其是楊洪森夜以繼日的騷擾戰,使得北洋軍士兵晚上都不敢睡覺,而那些滲透到漢口的民兵武裝,作戰靈活詭異,部分民兵還裝備有大殺傷的達姆彈。

段祺瑞的一名參謀就是因為被達姆彈擊中腿部,救治不及而戰死殺場。

葛福在20日再次來到武昌,此時武昌城到處都是被炮擊的痕跡,在一處地下掩體內,葛福見到了神情嚴肅的鄂督黎元洪。目前的形勢對鄂軍十分有利,經過兩天的激戰,北軍損失近1500人,其中有半數死在龜山,還有一半人死於襲擊。

對於楊洪森的常規戰術段祺瑞還能應付,對於那些非常規戰術,根本防不慎防。

武昌的城防工事,張振武按照楊洪森的意思進行了重新構築,甚至在城內都加修了高低火力工事。

攻下武昌很可能要付出慘重代價,這個代價袁世凱承受不起。

葛福此次主要還是傳達停戰議和的條款,黎元洪巴不得停戰,可是要停車就必須將楊洪森趕出湖北,不過目前的情況是不可能的。

“黎都督,見以您實在是太高興了。”

“請坐吧,葛福先生。”

“這是袁總統親自審定的議和條款。”

湖北方面的戰與和並不取決於楊洪森,而在於黎元洪到底有多少決心有多大。葛福收到指令直接與黎元洪進行交涉,至於楊洪森方面則根據實際情況由他靈活掌握。

黎元洪輕嘆道,“葛福先生,其實我是一個老實人,你是不知道啊,現在這麼多的事都是他們搞出來的,我是一個完全的傀儡,現在你們把破壞停戰協議的帳算在我頭上,那真是冤枉極了。”

“黎都督,您是湖北都督,你應該要考慮全湖北,乃至我們各國在華的利益,你應該推動和平的程序才好。”

“不好辦啊,不好辦啊,那楊玉琨是非要撞破南牆不可,你讓我有什麼辦法呢?”

“黎都督,北軍刻日將會對武昌發動進攻,我作為同情你們革命的外國友人,再一次希望你能慎重的考慮一下這些條款。”

“葛福先生,你是說北軍準備進攻武昌嗎?”

“是的,段祺瑞將軍為了這次進攻,光大炮就準備了三百多門,我認為目前鄂軍根本沒有能力對抗。”

黎元洪唏噓起來,心裡暗自打鼓,北軍火炮那可是大大地厲害,當葛福離開之後,黎元洪迅速打點行李,暗中又派人到葛店準備住所,另遣兵船停泊在葛店木鵝港附近備用。衛隊將槍支子彈準備齊全,以便保護他出走。

葛福走了楊洪森來了。

進門便道,“都督你怎麼還在這裡?”

黎元洪一臉的羞愧之色,“楊司令此話怎講,我不在這裡,還應該在什麼地方?”

“武昌一戰稍觸及發,都督乃一省之長,怎可置身於險地,如果都督蒙難,我將以何面目見孫先生以及湖北的千萬父老啊。”接著大聲的對黎元洪衛隊呵斥道,“汝輩不護送都督移駐它地,難道是想將都督至於死地嗎?”

“吾黎元洪當督率將士,誓以死守,以維大局。”說著黎元洪愧然不動地坐在了椅子上。

衛隊士兵轉過頭一面無助地看向楊洪森。

“還看什麼看,還不請都督速速移駐它地。”楊洪森對著黎元洪抱了抱拳,“弟玉琨,得罪了。”

黎元洪開始還掙扎了兩下,最後一臉憤怒的閉上了兩眼。

這尊“泥菩薩”說什麼也不能留在這裡太礙事了。

楊洪森越是讓黎元洪離開,黎元洪越不離開,而且到外面後,動靜還鬧的挺大,最後把張振武、孫武、蔣翊武、吳兆麟等人全給搞過來了。

“都督絕不能留在武昌。”楊洪森態度很堅決。

張振武便道,“那麼就請都督移駐洪山劉家祠吧。”

“萬萬不可?”楊洪森再次反對道,太近了,離城才8里路。“目前來看武昌必有一番死戰,若北軍圍武昌而專攻洪山怎麼辦,張總司令實在不周密。”

楊洪森說到黎元洪心坎眼裡了,“此番,元洪決不離開武昌,我自有衛隊保護,你們無需多管。”

黎元洪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讓人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上次他跑的可是比兔子還快,一下就竄到了離城90裡葛店。

孫武道,“那楊司令的意思是?”

“大家覺得葛店這麼樣。”

吳兆麟感覺這是楊洪森給自己的老師臺階下,“楊司令思慮周詳,甚好。”

“既然這樣就麼定了吧。”

孫武、蔣翊武一邊附合著,張振武不好反對,“都督若離開,那麼誰來主持武昌作戰。”

“俗話說的三個臭皮匠諸葛亮,我,張總司令,吳參謀長難道還怕他段祺瑞,這戰時總司令官我首推張司令,我當個副的搭把下手就行了。”

少數服從多數,眾人舉手表決一致透過,黎元洪隨機關撤往葛店,孫武、蔣翊武等人也一同撤往葛店辦公。

堅守武昌的重責被楊洪森從張振武手中給搶了過來,很快楊洪森展開了城內居民疏散工作。

吳兆麟這個參謀負責後勤組織,城內的百姓有條不紊的向城外8裡的洪山轉移。

那些從漢陽兵工廠、鐵廠拆卸下來堆在城內的機械設備,被楊洪森轉移到了大後方安慶去了,原漢陽兵工廠的技工及家眷也被一同轉移到了安慶大後方,一時長江之上打著“紅十字”旗的小火輪穿梭不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段祺瑞給了楊洪森充足的時間疏散城中的百姓,作為對段祺瑞的回應,在漢陽方面,皖軍的進攻也同意進行休整階段,雙方預設了停戰三天。

當得知楊洪森親自駐防武昌,袁世凱密電段祺瑞狠狠打,炮彈管夠,最好能炸死這個丘八子。

三天停戰過後,皖軍與北洋軍在漢陽再次激烈交火,雙方爭奪的焦正是龜山,只要龜山在,北洋軍可以隨著把炮彈扔進武昌城,皖軍佔著龜山,他們也可以將炮彈傾瀉在漢陽城內的北洋軍頭上。

12月21日孫中山從歐洲抵達香港,廣東都督胡漢民前往迎接,孫中山偕胡漢民由港至滬。

1912年1日1日孫中山到達南京,並被17省代表會議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這時候老袁急了,他趕緊派代理與楊洪森就停戰進行協商,同時派代表祝賀孫中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則電報給袁世凱,稱其只是暫時擔任組織政府之責,希望袁早定大計。為了敦促袁世凱早做決定,孫中山另電報武昌,令楊洪森撤出漢陽。電報經由楊洪森轉至張振武、吳兆麟處,二人均未作任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