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末代皇妃不好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末代皇妃不好當

第二十三章 末代皇妃不好當

良弼被炸死,清皇族心驚膽顫,宗社黨策劃的反袁活動,也就煙消雲散。WWW.tsxsw.COM袁世凱趁機唆使親信紛紛發出通電,要求清帝退位,宣佈共和。先後發通電要求袁內閣代奏的有:

河南巡撫齊耀琳,山西巡撫張錫鑾,署直隸總督張鎮芳,署山東巡撫張廣建,署兩湖總督、會辦剿撫事宜第一軍總統官段祺瑞。這個時候,清室滿族親貴沒有人上朝了。袁世凱便授意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郵傳大臣梁士詒等人,不時入朝恐嚇、恐嚇隆裕太後,隆裕太後嚇得魂不附體,只好哭求袁世凱道:“定要保全我們母子二人性命!”

隆裕授權袁世凱,與臨時政府磋商退位條件。袁世凱立即與南方代表伍廷芳電文,命其與南方政府協商。2月6日,由臨時政府參議院透過優待皇室8條:

第一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400萬兩。改鑄新幣後,改為400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第五款:德宗皇帝未完成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第六款: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再招閹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第八款:原有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同時,孫中山代表臨時政府致電北京稱:今日經參議院同意,如15日下午12點鐘以前清帝不遜位,則收回優待條件。此佈告,即轉北京。總統孫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隆裕聽後如一聲霹靂蓋頂,山崩地裂。她渾身震顫,仆倒在地,兩個隨扈太監趕忙把她扶起,她悲痛欲絕地將詔書交給內務府大臣世續、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由他們鈐印御璽後,交胡惟德。胡惟德捧在手上,大聲地開讀起來:

朕欽奉隆裕太後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非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到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清帝宣佈退位次日,北京各家報紙,爭先恐後地把《清帝退位詔書》全文發表。於是,北京城內街頭巷尾,人們拱手相告。

“改了朝代了!”

“共和了!”

“再也不會打仗了!”

北京城的龍旗收起來了。人們只知道“共和”二字,但不知如何“共和”。

袁世凱在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即2月13日,便按孫中山提出的辦法,迫不及待地將退位詔書送各國公使及南京臨時政府,並發表聲明:

共和為最良國體,世界之公認,今由弊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窮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業經世凱署名,則宣佈之日,為帝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各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袁世凱之宣告,可謂情真意切,信誓旦旦。這些極其動聽的言詞,不僅迷惑了革命黨人,就連南京臨時政府的一些首腦人物,也被他這番花言巧語弄昏了頭腦。孫中山接到袁世凱宣告電文的當天,便向參議院提出辭職,並推薦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他在致參議院的諮文中說:

“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發表政見,更為絕對贊同,舉為公僕,必能盡忠民國。且袁君富於經驗,民國統一,賴有建設之才,故敢以私見員薦於貴院。請為民國前途熟計,無失當選之人。”

孫中山為了防範袁世凱破壞共和恢復**,在諮文中附有3個條件:

(1)臨時政府地點設於南京,為各省代表所議定,不能更改。

(2)辭職後,俟參議院舉定新總統親到南京就任之時,大總統及國務院自行解職。

(3)臨時政府約法為參議院新定,新總統必須遵守頒佈之一切章程。

2月15日,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根據孫中山推薦,以17票選舉定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不久,又選黎元洪為副總統。

孫中山把用無數烈士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民國政權以“成功而不私其權利”的磊落風格,拱手讓給了袁世凱,南京城內,部隊聽到孫中山退位,讓位袁世凱,大家譁然,許多革命黨人,特別是民軍的中下級軍官,表示強烈不滿,有的要求立即出兵北伐,有的甚至憤而自殺。

袁世凱繼任大總統,通令各省軍隊改編,不尊者以土匪論。

袁大總統的手令,楊洪森也在最快的時候得到了,當安徽軍政府的同志們沉浸在“共和”勝利的時刻,楊洪森正考慮著整編的問題。

袁大總統給了他二師一旅的編織,按著這個整編方案,皖軍要縮水五分之四,軍官們的興奮勁一下就沒有了,喊打喊殺的聲音一時高漲了起來。

“打,咱們皖軍怕他個鳥,北洋軍沒什麼了不起。”李虎的話一去。

那些軍官都叫起來了,“總指揮,你下命令吧。”

“對,總指揮,打吧。”

“咱們,打到北京去,保著咱們總指揮當總統。”

“對,保著咱們總指揮當總統。”

在會場之上叫嚷最兇的都是在“軍事沙龍”進行培訓的年輕軍官。

“xxx,孫文是軟蛋。”有人甚至在會場大呼“幹掉,孫文。”

在會場內沒有失控前,楊洪森拿著木喇叭吼了兩嗓,“都給我安靜。”看著漸漸安靜下來會場,楊洪森站在主席臺上,手上依然拿著木喇叭,“誰再說一句打倒同盟會,打倒孫先生,就他媽給我滾出去。咱們的隊伍是誰領導的?是同盟會,是孫先生。我們為什麼而打戰,是為同盟會,是孫先生,還是我楊洪森個人,都不是,我們是為了將那些被奴役的兄弟姐妹而戰鬥,是為實現三民主義偉大信仰而戰鬥,是為埋葬清王朝實現共和而戰鬥。現在所有聽我命令,會議結束後,各主力部隊,民兵武裝,必須到指定地點集結,準備接受整編,具體的整編方案經軍事委員會商討後,下發給各師,各團,現在散會。”

北京方面對南方軍隊的整編工作高度關注,南京、安慶、武漢三方的整編訊息不斷的傳回北京。

安徽方面接到袁大總統的整編令後第一個行動了起來,對此袁世凱十分欣慰,皖軍為其他人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不過袁世凱還是不太放心楊洪森,便把吳中英派至安徽擔任軍政司長,欲借中央之權威,統攬安徽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