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立志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心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心碎

第三章 心碎

北京的袁世凱剛剛搞得定來訪的孫中山,那邊就蹦達出一個楊洪森。WWW.tsxsw.COM

一連六份電報發給陸軍部以及袁世凱本人急電,第七封電報是一封奇怪的請功電,電文聲稱,安徽陸軍師在袁總統領導的下,在張鎮芳的協助下,在河南人民的支援,擊潰了盤踞在安徽與河南邊界的匪兵,斬殺匪兵二千餘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世凱眉頭緊皺,總感覺這份請功電有些古怪。

時過不久,河南的“表弟”就來電了,他向袁世凱哭訴楊洪森派進入河南,偷襲北洋軍云云。

袁世凱當時暴跳如雷,這是公開的叛變,當下就擬定電文準備整治楊洪森。

可是,請功電之後,楊洪森又發來一封控告電,控告的物件是有倪嗣沖、趙倜等等,其中還涉及到一些北洋將領,稱這些人公開違反總統手諭,聚兵成匪,佔據縣鎮,要求撤銷他們軍職,接受軍事審判決,同時委婉表示,皖軍已做好進入湖北剿匪的準備。

袁世凱電報心就涼了半截,全國性的裁軍是他下的,不裁軍一律按“匪”處理這個調子也是他定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北洋軍不但沒有裁軍,反而大肆的擴軍。

袁世凱的裁軍令同樣對北洋軍也有效,那麼北軍未被裁撤的部分,自然就是“匪軍”,而將領與“匪軍”駐紮在一起,那自然就是“通匪”。

這些“匪軍”是否進入安徽幹過搶掠的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已被劃成了“匪軍”。

楊洪森用實際行動告訴袁世凱,“你針對我,我就對針對你。”

革命黨人中黃興是絕對不會幹這種事,也只有楊洪森能幹出這種事。

“剿匪”楊洪森仰仗就是袁總統的手諭,袁世凱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辦處理這件“要務”。

理論上說趙倜、倪嗣沖這一班子人都是匪,如果把這個範圍擴大一下,河南匪軍的規模那可是空前絕後,不但河南完全處在“匪軍”的控制之下,就連湖北、山東、山西甚至關外都被“匪軍”給控制著。

“匪患”如此嚴重,袁世凱怎麼能不頭痛。

“芝泉,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理。”

袁世凱沒有想到事隔這麼久,楊洪森突然玩出這麼一手,“剿匪”剿到他頭上了。

段祺瑞大致猜出了楊洪森此舉的動機,“平息此事說難不難?此事因楊洪森而起,只要能安撫住楊洪森,此事自然就會平息下來。”

“怎麼安撫,再安撫,他就要上天了。”他們指的不僅僅是楊洪森,而楊洪森那一小撮子死硬分子。

“要想安撫楊洪森,只要向他表明一個態度就可以了。”安徽省與湖北、河南、江蘇相聯,北洋軍在湖北、河南都駐有重兵集團,而山東的部隊也隨著可以進入江蘇,這可是二、三十萬人馬。段祺瑞認為他們的謀劃也許能騙過孫中山、黃興,但要瞞過楊洪森卻不易。如果他是楊洪森,也不會待著這些人馬殺到家門等死。

“難道我說不動他,他就能消停下來嗎?”

“楊洪森是一個聰明人,此舉其用意不過是向總統您表明一種態度。”

“能否將他請到北京來,同張(張振武)、方(方維)二人一樣?”袁世凱的意思是把楊洪森請到北京一刀解決掉。

“楊洪森在皖軍之中聲望極高,此舉恐為不妥,且他也不一定會來北京……”

“那麼,芝泉你認為為該如對付楊洪森呢?”

“高官厚祿以收其心。”如果楊洪森不上路子,那就嘿嘿……

袁世凱仰頭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誇道:“知我者,芝泉也!”

楊洪森準備說服黃興等人,只要革命黨群起發難,將極大的削弱北洋軍的軍事力量,沉重的打擊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只是可惜了這次好機會,這麼好的點子。

黃興致電楊洪森不要製造摩擦、搞分裂,尤其是在時下這個大環境中要注意一個革命黨人的言行舉止。

“我的言行舉止怎麼了,我這還不都是為了黨國。”喀嚓一聲,楊洪森的心碎了。

南京那邊沒有運動成功,楊洪森就徹底歇了,對於袁世凱授予的漢威上將軍以及獎金,照單收下。

對於袁世凱的橄欖枝,楊洪森在安徽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其中之一,便是將在安慶降下了一直懸掛的“清天白日滿地紅”,升起了代表共和的“五色旗”。

為了表明自己與同盟會的決裂,楊洪森改組挺進社為中華民國社會人民黨,在政治上支援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楊洪森一直是南方激進派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楊洪森的倒戈對於南方激進派的影響極大,其中最為重要就是資金上的斷鏈。

中華民國社會人民黨在眾議院596議席中佔有21席,這些議席對袁世凱還是相當重要的,議員在北京受到了隆重歡迎。

袁世凱沒有精力,楊洪森沒有實力,兩人都各退一步,春天又來了。

孫中山讓賢袁凱,並接了全國鐵路督辦一職,後前往日本公費考察,而在這段時間內,同盟會二號宋教仁徵得孫中山、黃興的同意後,在北京著手將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同盟會5黨合併成立國民黨。

宋教仁為什麼要把同盟會與其它政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呢?

原因是南京參議院經過一場風波而北遷後,同盟會已不能控制參議院中的多數議席。共和黨成立後在參議院的勢力大增,在唐內閣風潮中,共和黨同袁世凱狼狽為奸,宋教仁等深感要堅持責任內閣,就必須實行政黨內閣,而要實現政黨內閣,就必須組成強大的政黨,而要組成強大的政黨,同盟會就必須聯合其他政治力量,特別是當時在參議院佔有相當席位的號稱第三黨的統一共和黨。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後,孫中山仍要宋教仁直接負責,他委託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

國會選舉開始,人們普遍歡欣鼓舞,五花八門的選舉作弊現象孕育而生,諸如浮報選民,競相效尤;拉票、冒投,還有比拉票、冒投更為新奇的,就是“列名指定”,真是無奇不有;搶票、毀票,時有發生;金錢收買,變本加厲;手持手槍,威逼脅迫。各黨激烈地競選,而又不是透過宣傳政見,而是倚仗行政手段控制選舉,那選舉便不可能在完全“合法”範圍內進行,以至明搶暗奪,愈演愈烈,出現了種種“怪狀”和“醜聞”。那些預料不能取勝的政黨,最後使出拒不到會,以為抵制。

宋教仁擔任了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後,成為該黨最引人注目的人物。為了把中國建成一個**富強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他第一步是領導國民黨奪取國會選舉勝利,組織完全政黨內閣。

在參眾兩院初選和復選中,國民黨獲得了壓倒優勢的勝利。在眾議院的596個席位中,國民黨獲得269個,佔45.1%,共和、統一、民主黨為154個,佔25.7%。在參議院的274個席位中,國民黨獲得123個,佔44.9%,共和黨、統一、民主黨為69個,佔25.2%。國民黨雖未能達到超過半數的地位,但所佔議席數,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政黨。

國民黨競選的勝利,使全黨一片歡騰。

可是國民黨的勝利卻讓袁世凱陷入了憂慮之中,孫中山雖曾公開支援袁世凱當總統,可如果國民黨議員們不選他為總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