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120章 文天祥:我不是漢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0章 文天祥:我不是漢奸

江西南部,文天祥開同都督府的興國縣,路上行人往來如織,兵丁百姓一個個臉上喜氣洋洋。

文丞相雩都大捷,湖廣震動,撫州何時聚兵入崇仁,孫桌彭震龍義軍會於興國,寶慶的張虎衡山趙瑤司空山張德興傅高,各路豪傑義旗紛舉,同都督府號令達於江淮。

眼下,督謀張汴監軍趙時賞率兵數萬攻贛州;安撫副使鄒鳳率贛州諸縣兵攻永豐吉水;招撫副使黎貴達率吉州諸縣兵攻太和,大宋朝兵鋒正銳,攻勢如海潮般展開,贛州九縣全部光復,吉州八縣收復其四。

大宋朝,畢竟是三百年的炎黃正朔,有文丞相這樣的大忠臣,何愁不能恢復中華

但文天祥本人並沒有這麼樂觀。他濃黑的川字眉緊緊的擰在一起,清瘦的臉上帶著一縷苦笑,拿著朝廷詔書的手微微抖,自言自語道:我不是漢奸,我沒有背叛大宋

全天下都知道文天祥的忠誠,偏偏朝廷就是信不過他,一直到一年半後崖山宋亡,朝廷自始至終都沒得到朝廷的信任。原因無他,去年初奉謝太後旨,到伯顏軍中談判,被伯顏扣留下來,在北元軍中待了一段時間,文天祥就再也沒能洗清身上的汙點。

你說你是在鎮江從敵人軍中逃出來的,可誰又知道你不是投降之後被派回來的奸細呢千軍萬馬之中,你一個書生,就那麼好逃出來

漫說朝廷中人不信,就是現在已經殉國的淮揚大帥李庭芝,在那時候也不信。當初李大帥還在鎮守揚州,聽說文丞相從北元營中逃回,第一個反應就是:凡是自稱文天祥的。都是韃子派來的奸細,一律格殺勿論。

幸好李庭芝手下將領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會投降韃虜,悄悄把他放了,這才沒有稀裡糊塗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幾次死裡逃生,歷盡艱難回到朝廷。還是擺脫不了舊日同僚懷疑的目光,自從離開行朝到現在,屢次上表要求入朝,都被陳張陸等當道諸公拒絕。寫信要問個明白,陸秀夫又總是虛言推脫。前一陣子,文天祥一怒之下寫信責問陸秀夫:詔令皆出諸公之口,豈得以遊詞相拒

信送走後,文天祥立刻就後悔了。陸秀夫,張世傑,都是正人君子,他們地懷疑。也有他們的苦衷啊大宋,自己之前還有一位從敵營中逃回的丞相,他實在太有名了:秦檜。

有誰能證明自己不是使地苦肉計。有誰能保證自己不是另一個秦儈何況。和自己同為狀元同為丞相地留夢炎早早投降了元朝。陸秀夫張世傑有這樣地懷疑。實在是情理之中。

聽聞行朝大軍攻克泉州。文天祥又一次上表要求到行朝朝賀。然後又一次被張世傑陸秀夫無情地拒絕了。

他心如死灰。輕輕拍著桌子:陸君實張樞密。你們不該如此啊我個人聲名事小。贛南光復大業事重啊

贛南地局勢。是近幾年來最好地。同都督府所在地興國。可向東北寧都石城一路。或者東南雩都瑞金一路入閩。福建地汀州蓮城為穩固地大後方;吉水太和贛州分別在興國地北西北西南方向。正由鄒鳳黎貴達趙時賞率軍分頭攻打。如果能拿下這幾座堅城。進可逼臨川隆興府。退可在贛南湖廣閩西地莽莽群山中與韃虜周旋。則贛南局勢為之一變。

但是。這幾個堅城遲遲不能攻克。贛南戰事已成膠著地狀態。因為就在這個緊要關頭。自己麾下十萬義軍地戰力。已經被壓榨到了最後一分。再也擠不出來了

沒有朝廷經制軍隊地一兵一卒。手下地十萬人。全是農夫山賊和豪強家奴;朝廷不一文錢地軍餉。不給一粒米地軍糧。全靠自己和各地義士捐獻家產以及各州縣自籌地糧草。贛南山多民窮。養著十萬大軍實在是力有未逮。眼見糧餉告罄。有地營頭。士卒已吃了大半個月地稀飯;武器裝備更是讓人心寒。士卒們揮舞著鐵鍁糞叉草耙。完全是憑著一腔子熱血。和敵人以命換命

這個節骨眼上,給我一萬精兵,不,五千,哪怕兩千三千;沒有兵,給我五千套盔甲武器也行;就算連武器都沒有,哪怕給我萬兩白銀千石糧食,我也能立刻收復吉水太和贛州,甚至讓兵鋒直抵江淮

請糧請餉請援兵的摺子上了不知道多少,全都杳無音訊,待要親自入朝請命,行朝也一再拒絕,文天祥恨不能把自己的一顆赤膽忠心挖出來給行朝諸公瞧瞧,瞧瞧這顆心究竟是紅還是黑;他又想仰天大叫:我不是漢奸,我從來沒有投降

大約是上次去信責問,陸君實心中有愧罷,這次終於有了回應:右丞相同都督文駐兵贛南不得輕近,待琉球總督楚畲漢義軍統領兼閩廣宣撫使陳提兵會齊,同保贛南。

文天祥拿著這份旨意,簡直哭笑不得,畲漢義軍,他是知道的,裝備訓練比自己手下的兵還差,簡直窮得跟叫花子差不多;琉球人,蠻荒之地,聽說去年底曾來朝貢過,很得朝廷歡心,不過那些土人的戰鬥力,估計比畲漢義軍還要不如。

一個寡婦,一個番人,陳與權陸君實,你們這次玩笑開大了。

荊湖都統清遠軍承宣使鞏信在帳下侍立,看見文丞相地眉頭深鎖,心下就是一酸,這位丞相,並不是枯木稿灰死人般地道學先生,相反,他非常熱愛生活。天祥性豪華,平生自奉甚厚,聲伎滿前,每餐皆以妓女歌舞伴奏,但自從起兵勤王後,散盡家財,遣走家伎,生活清苦和一般士卒無異,加上戎馬倥傯,本來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的相貌,也變得清瘦憔悴。

唉,人人皆知文丞相忠義無匹,為何朝廷總是信不過咱們鞏信正在尋思,就聽得丞相呼喚:誠意,與我看看這信。

誠意是丞相替鞏信取地字,聽得召喚,他走上前接過信一看,心頭大奇:一奇這信是琉球總督楚風所書,卻隨著朝廷聖旨以五百裡加急快報來;二奇是這楚某身在番邦,和丞相素昧平生,為何會寫信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待看上幾行,鞏信又是一奇:楚某身在千里之外,對贛南局勢見解深刻,道出分兵出擊,大軍頓於堅城的忌諱,但看信上行文,他連贛南州縣地名目都說不清楚,卻又奇哉怪也

楚某來信,說贛南局勢雖然面上光鮮,但若韃子大軍鐵騎突進,則我分兵於堅城之下,易被敵各個擊破,形勢實在危如累卵,本相仔細思慮,確有幾分道理。誠意,你久在軍中,軍旅之事比我更熟,你來說說,這楚某說的是也不是

鞏信將信放下,看著地圖仔細思考了一盞茶的時間,才拱手回答道:恩相,這楚某說的有三分道理,但我進逼贛州吉水太和,各處圍城都有一月以上,我軍固然師老兵疲,敵軍何嘗不是油盡燈枯

打下這幾處堅城,軍心民氣必然一振,恩相兵鋒可達江淮。若憑楚某薄薄一紙書信便退兵保守興國,則過去兩月裡我大軍征戰連克之城池,贛州九縣吉州四縣無險可守,必落於敵手,恩相半年籌劃諸軍浴血廝殺,全變成了徒勞無功,末將唯恐恩相失了軍心民心失了天下人望啊

文天祥聞言一驚,後背上汗津津的,他可以不管自己的生死安危和名譽,但他不能不管贛南興復的大業,如今民心歸附將士用命,一大半是靠文天祥三個字的號召力,若是屢戰屢敗勞師無功,今後誰還願意跟著你拼命呢

民氣高漲,只能升不能降;振臂一呼,嬴糧而景從的局面,只能進不能退啊

文天祥,也有自己的苦衷。他最後還有點猶豫,喃喃低語:這楚某說,說他們願資助我們銀五萬兩,盔甲武器千套,只求我退兵保守興國,等琉球兵和畲漢義軍前來會師。

恩相,這就更叫人好笑了鞏信對楚風信上的這個說法嗤之以鼻,琉球海上番人,重利輕義;畲漢義軍更是窮如乞丐,漫說武器盔甲,就是身上衣服都破破爛爛的,叫做衣不蔽體呢我看,這兩路兵就是張樞密派來搪塞我們的,朝中那些懷疑你的袞袞諸公,生怕恩相成了大功,叫他們顏面無光,故意叫這楚某來拖延時間。

文天祥搖搖頭:陳與權張樞密不是這等人,不管對我個人有無猜疑,他們決不會為了一己私利壞了興復大業。只這楚某來歷不明,他信上說的,不可盡信,但也不可全然不信。

海外番人,有什麼信義鞏信不服氣的說,我興國同都督府東有汀州蓮城守軍,北西西南三面皆有各路大軍攻打敵人城池,便是有鐵騎,只待打下這幾座城,怕他韃子騎兵長翅膀不成

分兵打這幾個城,風險確實很大,但打下城池的誘惑也同樣的大。文天祥又思慮了半天,才下定了決心:繼續分兵攻打,若五天後不能破城,則全軍收縮保守興國,確保贛南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