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152章 信用貨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2章 信用貨幣

冬季。千載提供一場雨下來。臺灣島上的氣溫顯著降低。街上撐著油紙傘的行人。早已習慣了這裡的溫暖。乍逢降溫還有點不適應。一個個縮著脖子。年輕人披上了夾襖。年齡大點的則穿上鹿皮襖子。所幸漢國琉球城的街道。俱是平坦整潔的三合土壓成。街道兩邊又有排水系統。街面上不積雨水。連著下了兩天的雨。走路也不擔心踩到水坑。若是其他的方。嘿。爛泥能沒過膝蓋去。

叮噹叮噹。四輪馬車飛馳。一路響著鈴鐺提醒路人避讓。楚風寧都大捷。繳獲六千戰馬。分一千匹給文天祥。自己撿好的挑了兩千匹。剩下三千匹都給了陳淑楨。兩千戰馬運到琉球。又撿好的挑了一千軍用。另外的全低價賣到民間。這些蒙古馬可比阿拉伯馬好伺候多了。耐粗飼。吃點草再隨便撒兩把雜糧就能養的活蹦亂跳。正適合做畜力。

除了私人馬車貨馬車。鄭子鄭大官人還做了一種公共馬車。在普通車廂左右壁上各釘一長條板凳。就能坐下十個人。沿著北自鋼鐵廠。經琉球城到南邊鹽場的固定路線行駛。沿途分八個站。每坐一站只要一文錢。也就是說從琉球城最南邊的鹽場到最北邊的鋼鐵廠。二十多裡的坐全程也只要八文錢只當兩枚雞蛋的價。

為什麼這麼便宜呢聽說是漢王出錢補貼了的。著實是個惠民的善政。沿途居民出行就方便多了。工人學生中小官吏每天上班上學都坐這車。

漢國兵部兵役局副局長宋文昭就坐在一輛這樣的馬車上。他每月的工資。還養不起私人馬車。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公共馬車。突然接到漢王傳召。他乘上馬車。匆匆趕往王府。

傳召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前天那份奏摺可那是老同學駱醒忠於孟華執的筆。自己在後面附個名字。要傳召也該是他兩個嘛宋文昭搜腸刮肚的想半天。抓不著頭緒。

外面天氣驟冷。漢王府中卻是溫暖如春。

新鮮出爐的硬幣。摸上去還有點硌手。楚風慢慢把玩著東方史上第一套衝壓硬幣。

中國使用了兩千多年的翻模鑄幣法。鑄出的錢幣精美絕倫。與漢五銖同時代的羅馬金幣。七歪八扭的。放中國絕對是殘次品。無他。古歐洲的衝壓鑄幣是做好上下鋼模。把金銀放在中間。拿錘子砸。這樣壓出的錢幣效果可想而知。

有了衝壓機就不同了。用來鑄幣的金屬板放到機器上。上下鋼模一壓就從板子上咬下塊圓幣。鋼模上帶著的花紋。也就留在了錢幣上。這樣做出的硬幣。花紋可以做的很細緻。和二十世紀的硬幣相差無幾。沒有衝壓機。絕對無法偽造。錢幣的邊緣則呈微小的齒輪形。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在上面刮金銀。

面值最大的是金幣。重一兩。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在這個時代。就相當於純金了。所以它的價值就等於一兩黃金。或四十貫銅錢。正面圖案是豎排的一千圓三個隸體字。底下小一點的橫排宋字型大漢圓年。背面則是炮船的圖案。

次之則是銀幣。也重一兩。含銀量百分之九十五。即等於一兩白銀的價值。或四貫銅錢。和金幣相比。正面就面值改成一百圓。大漢圓年的字樣不變。背面是剪式船乘風破浪的畫面。

面值十圓的銅幣。同樣重一兩。它的材質接近純銅。在自然光下呈現紫紅色。因此又被人叫做紫銅錢。背面印著一條捕鯨船。射出的捕鯨叉正刺中了鯨魚。

以上三種錢材質分為金銀銅。重量都是一兩。均屬大額貨幣。背面圖案則是各類船隻。若干年後。當它們在整個東亞流通使用時。又被人們稱為金船錢銀船錢和銅船錢。

面值一圓的銅幣。重量就是半兩了。材質為青銅。自然被老百姓俗稱為青銅錢。圖案是帶炮架輪子的野戰三斤炮。

一角的面值的。就是拿不易鏽蝕的錳鋼製造。重二錢。圖案是架大水車。因為錢幣小了。線條印的比較粗略。乍一看像個車輪子。因此被稱作輪錢。

最小的一分面值。仍然是錳鋼質的。重一錢。上面印著鍊鐵高爐。這玩意在琉球之外見過的人不多。不僅占城三佛齊等的。就連閩廣的區的老百姓都認為是個花瓶。叫它瓶錢。

考慮這種製作精良的錢幣很有可能取代大宋制錢。成為整個東亞流通的國際貨幣。那麼。宣示國威炫耀國力就成為附帶的功能。因此錢幣上的圖案。全採用漢國最新最驕傲的技術成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樣做的效果很不錯。甚至出了楚風的預期。高麗日本天竺等的的商民百姓。看到金幣上火炮齊打的山石崩碎銅幣上大船打死鯨魚的畫面。都以為是中國的神話故事。當某天他們親眼看到漢人駕著這樣的船舶時。那種驚懼敬畏的情形。簡直要用五體投的來形容。

不過。關於幣值並不是沒有爭論的。前些天為了鑄錢的錢息問題。張廣甫還表了不同意見:以下官愚見。大宋拿紙行會子。一文不花就是無數的錢。我漢國府庫充盈。何不行會子。所獲錢息比現在大上十倍百倍。

楚風笑笑。示意趙筠回答。新任的民政部長。清清嗓子道:我漢國之民不到七萬。若錢幣僅能通行國內。鑄錢一多。必然造成錢賤物貴。只有讓錢幣通行海外。才能流通經濟。吸引番商來通貿易。漢國價高。則番商必運貨來賣。物價可平。

大宋會子雖朝廷三令五申。民間並不認帳。海外更是只認銅錢。會子認作廢紙。我大漢立國不久信譽不著。用紙幣則番人決不買賬。行出來只會抬高本國物價。有害無益。

最近一段時間。楚風大把銀子撒給閩西陳淑楨和祝家祝季奢這兩處。幸的臥式鏜床造成。鑄炮由銅製改成實心鍛鐵柱子上鏜炮眼。這樣才降低了消耗。張廣甫花白的鬍子一翹一翹。還道:可惜。金銀大錢都沒有錢息。只銅鐵小錢補一補虧空。

張大人。張部長誒。錢息不少了趙筠笑盈盈的把幾個錢拿在手中。百圓銀幣含銀一兩。當四貫錢每貫七百七十文便是三千零八十文。這個十圓紫銅幣就是三百零八文。三百零八個銅錢。差不多一斤半重。咱這錢才一兩。每枚足有二十倍的錢息。再看這一圓青銅幣。當三十一個銅錢。重近二兩四錢。一圓幣重只五錢。也有四倍的錢息。底下的一角一分幣。是鐵鑄的。比銅更賺。

哦。本官明白了張廣甫積年做帳房的。經濟頭腦很不錯。舉一反三道:而且民間用小額錢遠多過大額的金銀幣。我漢國鑄一個千圓金幣。底下可以配著鑄十個百個銅鐵幣。如此一算。錢息也很不少了

侯德富撓著腦袋。有點沒弄明白。他別樣事事精通。只在銀錢上不太靈光。方才諸位說紙幣貶值不能通行。然而咱們這銅鐵幣也比實際的價值低上許多。外國如何肯接受呢

侯德富再聰明。也受到時代的限制。近代國家的紙幣之前。世界各國通行的貨幣。基本上都是貴金屬等價幣。金幣就等於同重量的黃金。銀幣便是白銀。銅幣便是銅價。比如漢朝大部分時候允許私人鑄錢在現代簡直不可想象。其原因就是銅錢等價於銅。鑄錢和直接買賣銅可以劃等號。其間沒什麼利益。自然允許民間鑄錢。宋朝更搞笑。錢鑄的太多。以至於每貫錢。買不到同等重量的銅

於是人們的思維定式就是。貨幣價值就該等於同重的金屬。侯德富自然不能跳出這個圈圈。

不會不會。趙筠一本正經的背起楚風昨天給她的解釋。宋朝的會子。價值在不斷的貶低。朝廷又不保證它能兌換到等價的銅錢。自然會在民間變成廢紙。咱們的錢。底下的銅鐵幣是和上面的金銀幣掛了鉤的。只要有十個紫銅幣。就能兌一個銀幣。百個紫銅幣。兌一個金幣。這是永遠不變的。外國人也許初時不理解。久了就會習慣使用的。

銅鐵錢的金屬只是載體。不再是價值體現。它的價值。來源於它代表並且能夠自由兌換的金幣和銀幣。這這叫做

昨天楚風說的很快。趙筠能把這一大段背下來就已是天縱奇才了。到最後一個詞。終於卡了殼。她歪著腦袋。剪水長眸帶著點迷離。秀氣的眉頭微蹙。清麗絕俗的容色叫侯德富一呆。趕緊轉過頭去。不敢細看。

叫信用貨幣。楚風幫她揭開謎底。

雨中。漢王府的花廳上。楚風聽著稀瀝瀝的雨聲。忽然童心大起。將信用貨幣在桌子上滾來滾去。又拋上拋下看它正面還是反面。

你倒悠閒人家這幾日在民政部。恩威並施好不容易才站穩腳跟。就出了這一碼事。你還全不放在心上趙筠撅著嘴。能掛上個油瓶子。

她面前的几案上。放著一份公文。封面上請行中原禮法制度摺子。白紙黑字分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