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五十二章 水果王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十二章 水果王子

在座的賓客都覺得無趣,酒宴的氣氛就淡了許多。只有阿泰和占城貢使全無感覺,埋頭吃肉喝酒,鬧了個肚兒圓。

占城貢使大約三十多歲,身材肥胖大腹便便,看樣子就是個貪酒之輩,侍女斟得一盞,他馬上酒到杯幹,不知他圓圓的大肚子裡裝了多少美酒。

人說喝酒有四個階段,甜言蜜語,豪言壯語,胡言亂語,默默無語。酒酣耳熱之際,占城貢使進入了豪言壯語的階段,左右拉著人說話,侍女們嬌笑著躲躲閃閃,不讓他抓住。

他又去招惹上首的阿泰,可笑阿泰受了楚風的囑咐,叫他只管放開吃喝、絕對不可開口說話,此時就如鋸了嘴的悶葫蘆,不管別人怎麼撩撥,都是嗯嗯啊啊裝作聽不懂,眼觀鼻鼻觀心,賽過老僧入定。

那貢使無法,又來和下首的楚風攀談,“兄弟是占城貢使。老哥是琉球人麼?我佔城各國客商都有,就是沒有琉球人,今日在此相見,有緣有緣。”

楚風自己畫了幅簡易版世界地圖,按照張廣甫的介紹把各國名稱疆域標了上去,他知道占城就是後世的越南南部,對越南小鬼子可沒什麼好客氣的,就淡淡的說:“哦,占城啊,就是越南人嘛。”

“越南,你說的是安南、或者叫大越國吧?”貢使憤憤的說,“安南與我佔城世為敵國,怎麼可以混為一談呢?”

哦?楚風並不熟悉歷史,聽說占城和越南世為敵國,頓時來了興趣,幾番交談,才知道越南現在自稱大越國,外國一般稱他們安南,佔據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區,主體民族是越族;占城是越南南部的國家,主體民族是馬來人種,信佛教和印度教。兩國世為仇敵,互相攻伐不休,又有一個真臘國,大約是後來的柬埔寨,三國你打我我打你,在印度支那半島上演了一出三國演義。

貢使的牛皮吹得山響:“百年前,我佔城雄兵十萬攻入真臘,差點滅掉真臘,後雖對方反攻,到底是我佔城人英勇無畏,將他們趕出國境。如今我國大力通商,富國強兵,正要與那兩國決一雌雄!”

楚風心說你就吹吧,可勁兒的吹吧,反正吹牛不上稅,後世的柬埔寨、越南都好好的,就你這佔城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估計早滅亡了。

有人陪著說話,貢使的酒喝得更快了,不一會兒一張油津津的黑臉就喝得通紅,攀著楚風的肩膀,醉眼惺忪的說:“老兄,嗝,你知道嗎,嗝,其實我不是什麼貢使,我是佔城王庶出的王子,往年在臨安做生意,在同文館裡認識了陳丞相,他還找我學佔城話呢!”

“這次我販烏木到福州,不曉得怎麼回事,陳丞相拉住我硬說是貢使,還許了五百兩銀子的好處,讓我幫他演這出戏,呵呵,呵呵,嗝~~”

楚風恍然大悟,一下子猜出陳宜中庇護“冒貢”的原因了。****的,大丞相自己都在找人來冒貢!

看來大宋行朝的局勢,可不太妙啊!

這位貨真價實的佔城王子,塌鼻子、禿腦門、啤酒肚、小短腿,真是面目平庸人品猥瑣,如果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王子都長這德行,美女們還是不要做白馬王子的夢了,免得突然變噩夢。

楚風正好想開啟占城那片的市場,最近老聽曲海鏡說江南推廣的“佔城稻”產量高,想必占城糧食產量很多,可以和工業發達農業相對欠缺的琉球互補,這位王子的天地線要打通!“王子兄,我叫楚風,還沒請教尊姓大名?”

“呵呵,我叫忙果。”

“芒果?有沒有菠蘿?”

忙果大驚:“你怎麼知道?我一母同胞的妹妹就叫波洛。”

楚風:囧了……

“連我妹妹的名字都能猜到,看來你我很有緣啊!”忙果驚喜之下,一把握住楚風的手。

有緣?楚風頓時惡寒,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位芒果兄千萬別喜好那個調調吧?聽說東南亞附近什麼人.妖啊玻璃啊挺流行的。他趕緊訕訕笑著把手抽了回來,為了掩飾,拿起酒杯敬了忙果一杯。

忙果因為庶出,自小在宮中沒幾個人看得起,跑到大宋做生意,宋人視他為蠻夷,稱作“海獠”,社會地位還比不上沒有功名的白身士子,去逛窯子,連妓女都不待見。只有陳丞相肯紆尊降貴與他交往,現在遇到楚風平等待人,他立刻引為知己,又是酒醉之後無話不談,沒多久兩人就差拜把子了。

聽說琉球出產海鹽、鋼鐵兵器,忙果十分高興,主動提出要楚風在佔城設立商棧,雙方長期貿易。

如今的佔城以海洋貿易立國,它的位置在今越南南部沿海地區,這個地理位置非常討巧,差不多在廣州、泉州到馬六甲海峽的中點上,宋代海船缺乏橫跨大洋的技術力量,雖然最遠到達東非沿岸,但大家更青睞比較安全的沿岸航行。廣州泉州和馬六甲、三佛齊甚至天竺、阿拉伯之間往來的商船,都喜歡以佔城為中轉站,使這個國家迅速的富裕起來。

鹽鐵自古利大,且對佔城有更重要的意義。中南半島上,內陸地區不產鹽,部落要向沿海國家購買食鹽,控制食鹽貿易,就等於控制了這些大大小小如繁星般眾多的部落——中國西南地區和臨近的緬甸寮國柬埔寨山區,食鹽十分缺乏,大山中的村寨,村民們把鹽塊用麻繩吊在灶臺邊,燒菜的時候就扯下來在鍋裡輕輕擦一下,捨不得多擦,怕浪費。

至於鋼鐵就更不得了,越南鐵礦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太原、高平等省,在安南境內;南部的佔城疆域,還沒發現有價值的鐵礦,占人的鐵器嚴重依賴進口,最近他們一方面要防備元韃子來攻,一方面又要對付真臘、安南,軍備缺口極大。

忙果胸無城府,又喝醉了,把這些情況竹筒道豆子一樣全說出來。楚風得知這個訊息,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日益擴大的生產量,靠祝家幫助銷往兵荒馬亂的大陸,靠琉球本土的那點可憐的內需,靠呂宋島上賣土人,顯然無法消化完全,進一步影響到擴大再生產的流程。而佔城是一個商貿發達的國度,它背後站著整個東南亞,甚至可以遠達天竺、阿拉伯,如果能開啟這片廣闊的市場,以小小的琉球而論,今後很長時間可以不用擔心產品銷路。

工業化這頭怪獸,一旦放出籠,就天然的具有超級擴張性。因為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自己的國土上提供所有的工業原料,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自行消化所有的工業產品。對殖民地的需求,在工業化開始的第一天就被決定了。

楚風記憶中,自己供應所有工業原料,並消化所有工業產品的國家只有一個,在鴨綠江對岸……效果如何,實在不忍心說了。

亂世之中,絕難獨善其身,琉球海峽也絕非不可跨越的天險,忽必烈的大軍甚至打到了日本。在建設鹽場的時候,楚風就思考了一個問題:怎樣對付遊牧民族,為什麼華夏從治世、亂世交替,一次次建設起燦爛輝煌的文明,又一次次被野蠻落後所毀滅?

這個命題在五胡亂華、在宋元之交、在明清鼎革的時候,都有無數人思考過,他們上下求索他們晝夜苦思,但沒有得出最正確的答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歷史給了毫無爭議的答案。進入十七世紀,人們驚訝的發現,曾經縱橫草原的天之驕子、上帝之鞭們,在工業化的近代軍隊面前,軟弱得不堪一擊。遊牧民族天然的騎兵優勢、嗜血殺戮和精良箭術,被鋼鐵和火yao輕而易舉的撕成碎片。

戰爭,從體力、馬匹和兇殘程度的競爭,變成了工業生產能力、人口素質和整體社會結構的競爭。農耕民族從此取得了對遊牧民族的全面優勢。

如果是歷史學家、軍事學家或者政治家,也許對此會有很多的解讀,但工科出身的楚風,只會得出一個結論:工業化才能救中國。

工業化,對內就要建設商品社會,對外,必須拓展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