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24章 終、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24章 終、始

距離臨安城東南面不遠瀕臨杭州灣南緣的紹興。城市居民傾城而出,十裡八鄉的鄉親們也扶老攜幼來到了攢宮,這裡正在舉行盛況空前的故宋歷代君王安陵落葬儀式。

南宋九個皇帝中的六個都葬在紹興,後人稱為攢宮。南宋的陵園建築大體沿襲北宋,但是北方淪陷國力衰弱,規模自然遠遠不如河南鞏縣北宋陵,既沒有高崇的陵臺,也沒有神道兩側製做精美的石雕不過以南宋歷代君王的昏庸無能而言,這樣的陵墓已大大越了他們應該享受的待遇。

數年前,總統江南釋教的吐蕃僧楊璉真珈在提舉江南常平大使盧世榮的支援下,遍掘諸陵,盜取陪葬財貨挖掘宋帝遺骸,江南六陵遭到了徹底洗劫,攢宮陵區到處被撅得坑坑窪窪,南宋歷代君王們宏大的墓穴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隨葬珍寶一洗而空,就連下葬短則十年,長則百餘年的屍骨也被可惡的楊璉真珈挖出,預備做成法器來魘鎮江南人民。

南宋君王們偏安一隅,幻想著在鐵蹄下苟且偷生,到頭來落得個身死國滅。祖宗之地淪陷敵手,最後連屍骨也不能儲存的可恥地步

大漢皇帝楚風志圖恢復,北伐定鼎天下,又從楊璉真珈手中奪回了歷代宋皇的屍骨和被盜珍寶,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交加白齒梳香骨案伏虎枕穿雲琴金貓睛魚影瓊扇柄等等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被安放在故宋皇宮博物院,面向全體國民公開展覽,而宋皇屍骨則由陸秀夫主持整修陵墓之後祭奠安葬。

觀禮的人群中,百姓們議論紛紛:新朝皇帝奪回前朝皇帝的屍骨,再休整陵墓入土為安,這樣的事情,也是本朝皇帝寬仁厚道,才有的新鮮事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哼,宋官家偏安江南不思進取,放著父兄被金兵擄掠去坐井觀天,也不想著直搗黃龍,反而風波亭上害死了嶽武穆,到頭來連自己屍骨都保不住,卻是何苦來哉也有人遠遠看著棺材不屑一顧,聲音大得老遠都能聽到。

當然,這些話兒也透過布在百姓中的密探,傳到了祭篷中高坐的情報司司長李鶴軒保安司司長法華的耳朵裡,兩人自是相顧一笑。

李鶴軒輕輕搖著摺扇,總是陰雲密布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幾分笑意:咱們那位主子,宏略王霸志圖高遠,非雄猜之主。你我二人既然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有些皇上不方便做不屑去做的事情。難免兄弟擔待幾分。

隔著幾個位置,前來觀禮的文天祥鄭思肖詫異的看了看這邊,不明所以,惟有法華知道,李鶴軒令人在各大民辦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刊載匿名文章,以狂生口氣指點江山,說什麼故宋君王闇弱,國土日益淪喪,到頭來非但不能保靖安民,連自己屍骨陵墓都無法保護;如今大漢皇帝握乾秉坤承天受命,不但北驅胡元入朔漠,就連故宋皇帝的被盜屍骨都奪了回來重新安葬

文章中貶宋揚漢的味道非常濃,文天祥陸秀夫等人私下都懷疑這些文章的來歷是否出於漢皇的授意,不過料想楚風絕非如此無聊之人,文章又是刊載於商營報紙上,便也沒再探詢作者來歷。

楚風制訂的帝國權利體系中,情報司與保安司互相制約,李鶴軒做的手腳,自然瞞不過保安司司長法華,他知道這事之後只覺得哭笑不得:時至今日,李鶴軒李大人還忘不了南唐被趙宋所滅李煜受盡羞辱後被牽機藥害死的仇恨。雖然因趙筠身為第一皇后趙孟頫為國立功,以及政治上彌合江南江北新儒舊儒之間的裂痕,而不好公開表達出來,但一有機會,他就要暗中貶低一下故宋,彷彿這樣就出了口惡氣似的。

泉州南少林出身的法華,雖入紅塵殺伐之中,身上總帶著點禪學修為的淡然,在他看來,李鶴軒的所作所為已有了點惡作劇的味道,誰能想到這位令敵人膽戰心驚的情報司長,還有這樣的惡趣味呢

不過,李鶴軒做的事情,終歸是替大漢皇帝收拾人心,而且故宋空有勤勞智慧的百姓,沈括筆下神妙的工藝技術,八字軍岳家軍等忠勇將士,李綱宗澤虞允文辛棄疾這些層出不窮的忠臣良將,卻苟且偏安於江南,讓李鶴軒罵一罵也好至少文章中不抵抗,如南宋歷代皇帝者,非但不能保家保身,死後還要屍骨無存;奮力一搏,或如李庭芝殉國成仁,或如吾皇救國成功,終留清名於萬世這句話就深得人心,法華細細品味,似乎還有著一層禪意呢。

無論百姓還是官員士子中的議論,正和法華所思所想暗合。落葬前的輿論宣傳不僅有李鶴軒推動的商辦報紙,市井說書藝人的嘴裡開始流行吐蕃僧盜宋皇陵,情報司智擒盜墓賊,梨園中也有了帝陵骨的回目,大力鞭笞鄧光薦一干亂賊奸黨,同時對大漢得國之正天命所歸大肆宣揚。

藉著為故宋歷代皇帝落葬的宣傳,無異於把新舊兩個時代,奮起抵抗和苟且偏安的結局放到全國百姓眼皮子底下做了個活生生的對照,不抵抗,連皇帝的屍骨都保不住,則百姓將在敵人的屠刀下遭遇什麼樣的磨難,想想都不寒而慄;追隨大漢皇帝楚風,踏上反抗之路,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法華和李鶴軒,帝國的兩大情報巨頭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讓雙方相處並沒有什麼多餘的話好講,一個少年學禪,一個性情陰險,都不是那種今天天氣哈哈哈的人,一時間兩人端坐椅子上無話可講,而其他的大臣們也像躲避瘟疫似的遠離李鶴軒,祭篷中三五成群的交談議論。倒讓兩位情報巨頭這裡成為一處靜悄悄的黑洞。

幸好,財稅部長張廣甫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尷尬,法華主動問道:張部長,現在咱們的財稅收入可能支撐戰爭所需麼國債行情況如何

張廣甫就怕沒人問呢,一問他就眉飛色舞,花白的眉毛都要飛出來了:好,非常之好幾乎所有售賣點都排起了長隊,商民百姓爭相認購。

漫說報名參軍的人數越來越多,母親教兒打豺狼妻子送夫上戰場的場面每一天每一座城市都在上演,就連大漢國債的行量都飛上漲。

對,最初國債這種東西還不能得到民間承認。讓百姓接受國債遠遠比讓他們接受紙幣大漢金鈔更難,因為故宋的交子會子,北元的至元鈔,早在大漢行紙幣之前,咱們的老祖宗已經使用了兩百年的紙幣啦,他們才不會像馬可波羅這些傻老外洋老冒一樣,驚歎紙幣的方便快捷呢

可另外一方面,國債這種東西百姓們就不熟悉了,印象中歷朝歷代缺錢了就是強徵稅賦來解決,哪兒有皇帝向百姓借債的道理

所以大漢朝廷行國債,反而不容易得到民間理解,在祝季奢王李氏閩廣陳氏等各大商家踴躍認購的帶動下,行量有一個飛躍,但面向普通百姓的零售額一直是在緩慢上漲。

到李鶴軒藉著安葬宋皇屍骨,暗中推動輿勢,軍心民氣持續高漲的情況下,張廣甫適時推波助瀾,大講國債與軍費的關係,這一下子不得了,國債的銷售量直線上升

有兒子參軍打仗的,買了國債洋洋得意的炫耀著:咱們兒子就在前方打仗,保家衛國揍韃子,這國債是花在軍費上的,皇上軍費充裕了,也讓我兒在前方吃得飽穿得暖彈藥充足,好狠狠揍豺狼呀

沒有兒子在軍中的人不樂意了:咱兒子雖不在軍中,也是在軍械廠造槍造炮供應前方,在大田裡勤扒苦做,收了糧食賣做軍糧。這認購國債,咱也不能藏著掖著的

就這樣,財稅部長張廣甫就見各地國債銷量嗖嗖的往上竄,快見底的國庫又逐漸充盈,樂得他晚上睡覺都笑醒,以致於一妻一妾都懷疑老頭子是否在外邊勾搭了狐狸精

寒暄中,祭奠落葬儀式開始了。

故宋大長公主大漢第一皇后趙筠,海上行朝退位末帝趙昺,深入虎穴的英雄近枝宗室趙孟頫。故宋海上行朝楊太妃作為宗室代表參加葬禮,而前朝丞相陸秀夫主持了儀式。

鼓樂奏響,棺槨被故宋宗親抬著緩緩走入墓道,看著幽深的墓道漸漸吞沒了棺槨,眾人都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葬,在華夏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含義,而得到了最大的重視,歷朝歷代皇帝都不吝巨大代價,替自己修建規模宏大的寢陵,而祖宗陵墓被掘,對一個家族而言是最大最可怕的詛咒。

漢皇替我找回祖宗屍骨,又妥善安葬,這樣大恩大德趙孟頫怔怔的想著,自南歸以後就沒有擔任實際職務,但他現在想結束這種閒雲野鶴的生活了。

一個時代結束了。墓道石門緩緩關閉,主持落葬儀式的陸秀夫親自填上了第一鏟泥土,蓋棺為定入土為安,老夫已為大宋做到了全始全終。那麼,現在我應該為大漢為華夏子民盡心竭力了吧

============

楚風並沒有出席紹興宋皇陵祭奠歸葬儀式,因為他在遙遠的北方,主持一場規模更為宏大氣氛更為肅穆的祭奠。

陝西中部縣北,山體渾厚,氣勢恢宏,山腳潺潺沮水環繞,山上蒼松古柏四季常青。橋山之巔古柏森森,偶有古舊的石人石馬,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帝王的陵墓。

這位帝王,可遠比昏庸懦弱的南宋君王們更有資格受到後人頂禮膜拜,因為他姓公孫,號軒轅氏,乃是誅戮蚩尤征服三苗,南蠻北狄東夷西羌鹹以畏服,開我華夏五千年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古柏森森蒼松翠綠,惟陵園傾頹,因為歷代華夏皇帝都到此祭奠初祖,從漢武帝到宋仁宗都不例外,可金兵南侵攻破開封,宋室南渡偏安,女真人自然不會承認這位華夏先祖,黃帝陵已有百餘年無人祭奠,陵園也漸漸荒蕪殘破,華夏先祖軒轅黃帝天上有靈,見胡馬南侵炎黃後裔慘遭荼毒,不知是否會痛罵故宋君昏臣奸,辱沒了炎黃先祖的榮光

今天,黃帝陵在沉寂百餘年後,再一次迎來了華夏正朔皇帝的祭奠。

剛剛過去的冬天,四川第二軍出劍閣,河南金剛斷刃毒蛇三軍叩潼關,漠北封凍各大營駐軍無法南下,單單憑北元關中駐軍,如何抵擋得住漢軍這幾個能征慣戰的虎狼之師大部被殲滅,少數則逃往西北方的六盤山大營。

楚風自二月下旬離臨安,走黃河水路進開封,過風陵渡潼關西行入關中,在蒙古帝國諸路大軍即將南下之際,他率統帥部西面行營四個軍主力北上抗元,路過黃帝陵前來祭奠。

陵墓雖然古舊殘破,卻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與想像中的殘垣斷壁相去甚遠,楚風不由得有些驚喜,問隨同身邊的陳淑楨:金人挖掘開封宋陵,元朝楊璉真珈又盜臨安皇陵,何以黃帝陵所在之地淪陷金人手中百餘年,卻能安然無恙

陳淑楨一身紅衣勁裝,分外妖嬈,不知羨殺了多少軍中兒郎,她遙望橋山頂的皇帝陵,朗聲道:宋皇闇弱,便做了鬼金人蒙元也不怕他,任意掘。而我軒轅黃帝戰蚩尤滅三苗,威靈赫赫四夷臣服,金人蒙元焉敢放肆夫君豈不聞胡馬秋肥塞草黃,彎弧直擬犯漁陽。歸鞭卻避弓閭水,知是嫖姚舊戰場,霍去病千年以降,那南侵的胡馬尚避走弓閭水霍嫖姚的古戰場,何況我軒轅黃帝之寢陵

四千年過去了,軒轅皇帝的赫赫威靈,竟能讓兇悍的胡虜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損壞黃帝陵的一草一木,則我們炎黃嫡裔,不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有何顏面見祖宗於九泉之下

楚風聞言感慨萬千:好吧,偉大的軒轅黃帝,炎黃子孫的人文初祖,保佑您的子孫後代,追尋您戰勝蚩尤,平定四夷的腳步,踏上復興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