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五十六章 一起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十六章 一起幹

楚風並沒有嚐到震天雷的味道,因為王大海和他在一起。雷洪是工部軍器所的火器匠把頭,王大海所在的船場曾經替朝廷水師建造戰船,兩人共事過整整三年,都是各自業內的頂尖熟手匠人,自然惺惺相惜,相互之間友情頗深。

得知琉球人就是臨安走海路逃難的匠戶,雷洪又驚又喜:“去年船場匠戶出海逃難,全臨安都傳遍了,有人說你們去了高麗,有人說你們去了日本,還有說什麼安南、占城的,誰都沒猜到,你們居然在琉球!”

王大海朝他胸口一拳:“老哥,沒想到臨安一別,咱們還能在琉球相見!”

“好你個王大海,做人不地道啊,照說是你相邀,老漢我就是爬也要爬著來,何必使這個逼上梁山的計策?”雷洪看看房外衣甲嚴整、持矛肅立的漢軍士兵,嘖嘖讚歎道:“想不到,一年多時間,你在海外打下這麼大個基業。”

王大海略顯尷尬,“老哥誤會了,琉球的事業,都是這位楚風楚總督的手筆。”

總督?以前只在戲文裡聽說過總督天下兵馬大元帥,這總督,難道是朝廷在琉球新設的官職?雷洪臉色發白,他在工部兵器所接觸過不少朝廷官員,知道剛才自己那句話,叫猜疑心重的人聽見,對王大海就難免心生嫌疑了,他連忙招呼兩個兒子,一起跪下行禮:“草民不知是總督大人,有罪有罪!”

楚風呵呵笑著把他扶起來,“雷師傅今天這跪得結實,今後啊,您登記成了琉球居民,想跪都沒機會了。”

為了增強琉球居民的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琉球自治政府規定,凡登記在籍的漢民,一律見官不跪,只需拱手為禮,而土人中除了“琉球王”阿泰,其他人見官,就必須下跪磕頭。

此時見王大海和雷洪老友見面,滿肚子話當著自己不方便說,楚風便告辭,讓他們自在談心,料想王大海會向雷洪介紹琉球的情況。

楚風信步走出這排相對獨立的房舍,對面一排排軍營,臨時安置從泉州錦田山救來的難民,僅僅四天時間,三百多人就少了一多半。

幸好曲海鏡和侯德富下手快,把有點文化的人都僱了,陸猛又選了五十個身強力壯的人,隨後,剛剛得到訊息的鄭發子、洪家二嬸等人,就跑來把剩下的年輕人基本上全帶走了。鄭發子新承攬了挖硫磺礦的任務,雖然主要勞動力是土人,不過工頭還是用漢人才放心;二嬸的雞場獲得了成功,使用大型雞舍,餵食菜葉、幹芋頭和魚粉,肉雞長得很快,預計剛出殼的小雞到可出售的肉雞,只需兩個半月,於是在昨天的招標會上,她又接下了養豬場的專案,正缺人手呢!

得到楚風命令,徐財旺、馮火山興沖沖的趕來招工時發現,挑剩下的人當中,青壯年男性已經沒幾個了。

民營資本,果然最有活力啊!楚風苦笑著摸摸鼻子,告誡這兩位手下:以後得習慣競爭,而且,競爭將不僅僅限於人力資源。

漢軍增加了五十名士兵,一百名老兵,兩人一組帶一名新兵,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

兵科制定了訓練計劃,最初十天,主要是隊列訓練,培養士兵的集體意識和服從命令的習慣;接著是二十天的強化體能訓練,從最開始每天做五十個俯臥撐、一百個仰臥起坐、全副武裝三公里越野,逐步加強到最後的一百個俯臥撐、一百五十個仰臥起坐、全副武裝五公里越野;經過這樣一個月的訓練,菜鳥們才算是漢軍的正式一兵了,之後不間斷的武器對抗訓練和文化知識學習,以及野外拉練、軍事演習、中等強度的體能訓練,將伴隨他們的整個軍旅生涯。

高強度的訓練需要優質的營養,楚風從土人手上弄來鹿肉、芋頭,加上兩條剪式船的拖網作業,提供了大量海產品,配上白花花的大米飯,讓這些新兵們終於相信了吃肉吃魚都有吃膩吃傷吃得想吐的時候。

楚風還為他們提供豐厚的軍餉,普通士兵最低也有每月六貫,這筆錢可買到一石半的白米,再加上漢軍提供三餐伙食、軍餉沒有任何剋扣、沒有稅費負擔,實際上三倍於臨安普通匠人的收入。

新兵們賣力的訓練,熱情甚至超過了老兵,動力不是來自軍餉,而是仇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楚風在陸猛挑兵的時候,特意要求選那些在錦田山下全家死絕的青年,這些人和韃子有著血海深仇,將來無疑會成為漢軍的中堅力量,他們將和一百名琉球匠戶子弟一起,成為漢軍最忠誠的軍官團。只等從泉州接到百姓,就可以在現有架構上迅速的擴編軍隊。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磨合,一百名老兵的性格、能力都原原本本的表現出來,屠滅山越人莽嶽部落之戰進步極快的錢小毛,在呂宋表現搶眼、傷愈歸隊後全程參與冒貢和錦田山救援的張魁、許鐵柱,這三個人是最為突出的。正好漢軍一百五十人,楚風便以五十人為一隊,任命他們為隊長,其下十人為一班,選任班長。

漢軍軍服為黑色貼身兩件套式,褲子兩個兜,上衣四個兜,衣服用銅釦子,釦子在右襟釦眼在左襟,扣上則右襟在下左襟在上,類似傳統服裝的右衽,以示不忘我華夏正朔。

軍階用肩膀上的銅釦子區分,普通士兵沒有,班長一顆,隊長兩顆,領軍的陸猛則是三顆。

有班長、隊長這些軍官協助,陸猛的壓力小了許多,楚風下令侯德富退出現役,接替陸猛的兵科長職務。此後侯德富為政府負責軍事的頭號文官,陸猛為部隊將領的格局,得以長期的保持。

兵科負責國防政策、軍隊編制、戰爭調動、武器製造和後勤調撥,漢軍則是兵科的執行機構,平時訓練士兵,戰時執行兵科的作戰命令,享有完全的戰場指揮權。

經過反覆實驗,漢軍的盾型確定下來了:左臂上直徑一尺的鋼製小圓盾。使用其它任何盾牌,都不能同時雙手握持長矛,或者開弓射箭,只有這樣的盾,完全不影響戰術動作。考慮到漢軍已經裝備了精鋼盔甲,只需在緊急時用盾遮護頭面頸項要害,這麼大的盾也夠用了。

開始這個盾是用繩索皮條綁在左前臂上,後來士兵們普遍反應皮條綁緊了影響血液流通,手臂發麻,於是改作連線一個棉質筒型護臂,護臂可開合,戰鬥前把它套到手臂上,盾就牢牢的固定住了,棉套護臂可調整貼身,不妨礙戰術動作。

在楚風看來,裝備了這種小圓盾的士兵,造型頗有點像自己小學時代的偶像:聖鬥士紫龍~~殘念中

漢軍兵種就兩個:五十名弓箭手和一百名長矛手。弓箭手攜帶一石弓,箭百枝,長矛手則是前端有護套、尾部有配重的長矛,不分兵種都裝備鋼製胸甲、頭盔、臂盾、軍刀。

與想象中元韃子“騎射無敵”不同,宋人“騎”確實弱,“射”則一直傲視周邊各民族——失去北方產馬地,宋軍便以強弓勁弩剋制策馬奔騰的遊牧民族,“番長於馬,漢長於弩,制騎以弩”。宋代成為中國弓弩發展的最高峰,神臂弓、克敵弓、三弓弩、床子弩,這些複雜精密的弓弩都誕生在宋代,“弩者,中國之勁兵,四夷所畏服也”。

南宋末年禁止民間持有弩,但不禁止弓,漢軍的弓箭手或多或少有點使用弓箭的經驗,訓練後不說人人是神射手,至少百米距離的拋射覆蓋、五十米內精確點射,還是不難做到的。

一個小時後,楚風回到安置雷洪一家的營房,老頭子激動的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楚大人,讓我跟你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