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91章 外交戰線(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1章 外交戰線(上)

盛夏,印度洋上溼熱的氣流被強勁的西南風吹向次大陸。德里的氣候變得悶熱難當,整座城市成了口倒扣的蒸籠,無論穆斯林還是印度教徒,都祈求著各自的神明,快些讓這該死的天氣過去,快些降下清涼的雨滴。

時值正午,吉亞斯丁.巴勒班在宮殿中專屬於蘇丹的小清真寺內做著每天例行五次祈禱中的第二次撇什尼。

抬手端正誦經鞠躬叩頭跪坐,他虔誠的做完了撇什尼的全套動作,然後默默的唸叨著:萬能的主,至大的主,惟一的主呵,東方崛起的異教徒已經擊敗了可怕的蒙古白死魔,您在世間的代表,哈里穆斯臺爾妥姆的仇恨即將得到報償,作為您虔誠的信徒,受託統治五印度之地的德里蘇丹,我是否應該向大漢的楚風,這個異教徒皇帝屈膝俯

作為大國強國的君主,只需要考慮是爭霸世界,將國土向無限遠處擴張,還是向內收縮。給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身為小國的君主則別無選擇,譬如印度北面直抵阿富汗的那些由塞爾柱突厥大月氏小勃律人建立的城邦小國,只需要緊隨大國的步伐,把牆頭草這份很有前途的事業揚光大就行了。

偏偏是印度這樣說強不強說小又不算的國家,是依附強者還是獨立自主,兩條路之間反倒難以決斷,如果選擇前者,究竟跟隨哪個強者的腳步又是下一個傷腦筋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德里蘇丹的前身是阿富汗突厥人的征服者,當阿拉伯人用鐵和火傳播古蘭經的時候,中亞的突厥人皈依了真主,並以他們的鐵騎成為阿拉伯帝國綠底新月旗下最強有力的戰士。

皮膚較白鼻樑較高信仰真主的突厥人,征服了次大陸上皮膚較黑鼻樑較矮信仰溼婆和大梵天的土著,並在這裡建立起了統治。

最初,他們臣服於西遼,受皇帝古爾汗耶律大石的冊封耶律大石是契丹遼朝的大臣,遼被金滅後,他率領部眾逃到中亞,建立了古爾王朝,或者漢語的西遼。

當西遼在蒙古軍打擊下土崩瓦解之後,德里蘇丹就向同樣信仰真主的哈里效忠,可沒成想,蒙古軍團的威力是伊斯蘭殉教者也無法抵抗的,真主在人世間的代表,哈里本人,也被長生天的驕子們從宮殿中拖出,裹在毯子裡踩成了肉泥。

也許是次大陸炎熱的氣候,也許是某些偶然的原因。旭烈兀麾下的上帝之鞭們征服了更遠的波斯和兩河流域,卻沒有南下近在咫尺的印度,逃過一劫的德里蘇丹慌忙改換門庭,成為了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的臣僚。

今天,似乎應該再一次改換門庭了,大漢帝國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海路,他們更在陸地上擊敗了誕生以來就未逢敵手的蒙古鐵騎

吉亞斯丁早就見識過大漢帝國的海軍技術,度快的驚人並且不使用人力划槳的剪式船,兩舷佈滿密密麻麻的炮口,單單是那種威懾就讓人不寒而慄了,更別提射時驚天動地的威勢。

可單憑海上優勢,德里蘇丹還不想就這麼低頭,十三世紀末,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還認為軍事決勝應該在陸地上完成,海軍強大的作用似乎很有限。

漢元之戰前,吉亞斯丁是想過趁雙方大戰,最好同時鬧個大傷元氣,乾脆讓印度從伊兒汗的陰影下解脫出來,成為事實上獨立自主的國家,平等與漢元雙方論交,然後憑藉印度地處波斯灣阿拉伯海與南洋之間。東西方海上貿易必經之地的優勢,從阿拉伯和大漢雙方的商人手中徵收稅款,進一步壯大國力。

那些日子裡,王宮中的侍衛就現他們的蘇丹時而傻笑,時而呆,甚至有人懷疑他的腦子出了毛病,事實上除了宰相迦那辛格,沒有人知道蘇丹的心思:趁漢元衰敗之時崛起,說不定,我會成為第二個孔雀大帝,完成統一印度孟加拉阿富汗的大業,建立起空前龐大的帝國

於是在接到楚風那份震動世界的詔書時,德里蘇丹來了個悶聲大財,沒有作任何回覆,既沒有響應詔書與伊兒汗為敵,也沒有一口回絕,來了個坐山觀虎鬥。

短短幾個月後,孔雀大帝的美夢就做到了盡頭,漢元之戰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而是大漢的雄師勁旅把蒙古鐵騎打得落花流水,曾經的上帝之鞭成了豆腐渣。

吉亞斯丁立刻打消了乘勢而起與漢元爭衡的想法,他的前後兩任宗主,西遼古爾汗巴格達哈里,在上帝之鞭面前都不堪一擊,他連伊兒汗都惹不起,又怎麼敢痴心妄想和擊敗四大汗國加北元本部八十萬大軍的大漢爭衡就算精神錯亂,都不至於啊。

不過就這麼向大漢屈膝俯,吉亞斯丁又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他覺得。伊兒汗國的波斯人起義了,阿魯渾的力量必然衰落,自己可以不再畏懼上帝之鞭的威脅,同時中原正朔王朝對遙遠的印度又鞭長莫及,一向採取懷柔政策,那麼鑽這個空子,倒是可以保持獨立。

可現在,已經不容許吉亞斯丁蘇丹繼續拖延下去了,因為大漢帝國的正式冊封使者昨天就到了會同館,定於今天下午前來會晤

那麼,必須要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了,不能再模模糊糊。

接受冊封,還是一口回絕這可是個傷腦筋的問題,吉亞斯丁詢問真主的意見,虛空中的真主卻沉默不語。

你們這群可恥的印度人,蠢笨的牛骯髒的豬,你們膽敢背叛伊兒汗,背叛蒙古帝國,明天伊兒汗的大軍就將會出現在印度河北岸,把你們通通殺光

一陣咆哮打斷了吉亞斯丁的思緒,苦笑著迎了出去,他知道現在更頭疼的問題冒了出來:伊兒汗的使者。

在迴廊中大步行走的宰相迦那辛格,看看身邊糾纏不休的兀裡歹。眉頭就皺成了一團,這個驕橫跋扈的伊兒汗使者,一句話就把宰相大人信奉的婆羅門教聖牛,和蘇丹信仰的伊斯蘭教最厭棄的豬,通通罵了出來,可見其有多麼囂張了。

迦那辛格進宮本是商議如何應付大漢使者,宮殿門口就碰到了伊兒汗的使者,這個傢伙聽到大漢使者要前來冊封的訊息,就也急匆匆的趕往宮中,纏上了他這個當朝宰相。

南蠻子只是一時得勝,他們獲取的不過是原本就屬於他們的中原漢地。蒙古本部直抵歐洲的多瑙河畔,捕魚兒海到大馬士革,這普天之下最廣闊的土地還掌握在蒙古帝國手中,我家國內雖然有波斯人鬧了亂子,得金帳汗忙哥帖木兒幫助的兩個萬人隊,已經收復了大半國土,那妖女塞裡木淖爾即將束手就擒

兀裡歹得意洋洋的說了一大通,然後瞪著迦那辛格,眼神中兇相畢露:蒙古帝國的尊嚴絕不可挑戰,窩闊臺汗海都金帳汗忙哥帖木兒,還有大汗忽必烈,都會給我家汗王及時的幫助,你們可要想清楚,在這個節骨眼上要是投靠南蠻子,可沒有什麼好下場波斯人潰敗到如此地步,南蠻子始終沒有援救,前車之鑑,你們想想清楚

威脅,這是裸的威脅無論宰相迦那辛格,還是剛剛迎出來的蘇丹吉亞斯丁,都感覺到了自己胸膛裡有怒火在燃燒。

如果非要從漢元之間選擇一個的話,我寧願選擇大漢,至少他們的使者是那麼的文質彬彬,不像面前這位伊兒汗的使者,完全是條張牙舞爪的豺狼迦那辛格悻悻的想。

見到蘇丹迎接,兀裡歹也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尊敬,他大大咧咧的打了個招呼,就算見過了,然後就單刀直入,咄咄逼人的問道:德里蘇丹,還是不是伊兒汗的屬國,你們是要和蒼天之主擁有無數蒙古鐵騎的主人作對嗎

吉亞斯丁本已想好要狠狠駁斥這蒙古人一番,無奈被他兇暴的氣勢所逼,可笑這前些天還做著孔雀大帝美夢的蘇丹,此時已經半點氣焰都沒有了,唯唯諾諾的道:啊,我的主人已經在波斯取得輝煌的勝利真是可喜可賀啊當然。我們一貫忠於伊兒汗,從來就沒有異心嘛。

兀裡歹咧開嘴笑了,露出白森森的牙齒,活像擇人而噬的野獸,好,那麼你們準備什麼時候把帝國之敵派來的使者,抓起來交給我

啊要把漢使抓起來吉亞斯丁這才覺自己的卑微可笑,其實漢元雙方哪邊他都惹不起啊,莫說忽必烈或者伊兒汗阿魯渾本人,就是派來的一個小小使者,就讓他嚇得心驚膽戰了。

嗯嗯,漢使吉亞斯丁想搪塞過去,無奈兀裡歹一刻也不放鬆,宰相在旁邊也是捏著把汗,君臣二人竟然對付不了這個蒙古使節。

正在窘迫之際,殿外傳來縱聲長笑:是誰的狗膽如此之大,膽敢把大漢天子派來的天使抓起來

吉亞斯丁倒也罷了,宰相迦那辛格頓時松了口氣,眼下的局面,還是讓漢使來解決吧,這位漢使外柔內剛,只有他才能對付豺狼虎豹般的蒙古使者啊眼下自個兒君臣被逼到了死角,也只有他背後站著的大漢,才能和可怕的蒙古帝國一較高下吧

大漢皇帝冊封特使周世學邁著堅定有力的步子走進德里蘇丹宮殿,作為前任南洋總督府理蕃參議官,他在琉球接到大漢皇帝用飛鴿郵傳送來的聖旨之後立刻動身,季風鼓動著剪式船的白帆,二十多天就把他從琉球送到了德里。

現在,他身負皇命,代表著大漢皇帝前來冊封,同時還肩負著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情報司佈下的眼線探明伊兒汗使者兀裡歹在正午進宮的訊息,周世學也匆忙趕往德里蘇丹的宮殿,和他的敵人作面對面的交鋒。

漢軍的戰場在漠北草原,郭守敬的戰場在大運河和築路工地,對周世學而言,他的戰場就是番邦的朝堂,折衝樽俎長袖善舞,就是他克敵制勝的武器。

禮貌而不失矜持的略略呵了呵腰,在德里蘇丹君臣看來,已經是非常客氣了,至少和蒙古使者兀裡歹比較起來,隨便怎麼做都算有禮貌的表現。

我大漢帝國使者,代表偉大至高無上的大漢皇帝來到這裡,以皇帝的名義冊封藩屬國,誰敢妄自尊大,說什麼將我拿下身穿大漢寬袍大袖黑色官服,周世學儒雅中不失漢官威儀。

和他相比,一蹦三尺高的兀裡歹就像個街頭阿三了,蒙古使者咆哮道:什麼我大蒙古帝國是蒼天之下所有土地的統治者,德里蘇丹乃是我主伊兒汗的臣屬。我大元崛起朔漠承天受命,是天下正朔,你們什麼大漢,不過是南蠻子造反建立的偽朝,談何冊封

唉也許真的不應該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吧德里蘇丹吉亞斯丁悻悻的想,如果是他自己面對蒙古使者兀裡歹的咆哮,只怕現在就算沒有暈過去,也嚇得不輕,想到這裡,他不禁為看上去頗為儒雅的周世學捏了一把汗。

哪知周世學根本就沒有一點兒畏怯,他反唇相譏:你們可汗的都城,汗八里,也就是漢語的大都,早就被我大漢取了,忽必烈只能北逃塞外,現在蒙古草原上喝風呢就這樣也敢自稱中華正朔,真正有些不要臉了。

兀裡歹氣得哇哇怪叫,幾乎要動拳頭打人。

宰相迦那辛格見勢不對,替周世學幫腔道:兀裡歹大人息怒,我們印度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臣屬,古爾汗的西遼,那古爾兩個字就是突厥語的中國,西遼是自稱中華正朔的嘛,以前臣屬伊爾汗呢,伊兒汗也是蒙古帝國大元朝的四大汗國之一

迦那辛格說得隱晦,意思卻是很明白的,我們印度一向臣屬於強大的正朔王朝,你們蒙古失去了中原,跑到了草原上,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還管得著咱們印度

兀裡歹跳著腳叫:無論怎樣,我們都是先做的印度宗主,你們背叛我大蒙古帝國,背叛伊兒汗,就要受到懲罰

周世學卻笑著搖了搖頭,不學無術啊不學無術,早在六百年前印度便是我中華的臣屬了,要論先來後到,你們還排不上格呢

迦那辛格和吉亞斯丁面面相覷,都道我們還從來沒有受過真正的中華正朔王朝冊封呢,周世學這話說的優點

周世學微笑著,吐出了三個字:王玄策

兀裡歹心頭咯噔一下,迦那辛格和吉亞斯丁的臉上,笑容也有點僵硬了。

世人只知唐僧取經,卻不知在唐玄奘之後不久,有一位王玄策幾乎是孤身一人征服了印度,令天竺佛國聞名膽寒。

原來,當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o人出使西域,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展睦鄰友好關係,順便促進一下經貿往來,以及佛學為代表的東西方文化交流。

不料印度生了內亂,纂位的新王阿羅順那聽說大唐使節入境,竟派了兩千人馬半路伏擊,除王玄策蔣師仁外其他人都皆遇難,王玄策被擒扣押。

後來,王玄策蔣師仁尋機逃脫,誓要滅絕印度,以雪使者被殺之恥兩人於是策馬北上,渡過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朝著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一路狂奔,來到了尼泊爾。

王玄策與尼泊爾王談判,以大唐女婿文成公主之夫吐蕃王松贊干布的名義,向尼泊爾借得七千騎兵當時尼泊爾的尺尊公主是松贊干布的另一位夫人,所以唐和尼泊爾也算,嗯,算連襟

同時王玄策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松贊干布也派來了一千二百名精銳騎兵,人馬總數接近一萬。自命為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直撲印度。

印度的戰象竹弓,根本無法抵擋,王玄策在後來呈遞給李世民的報告中說,印度人都是些傻老帽,一點兒計策也不懂,微臣隨便擺擺空城計,唱唱菊花殘,他們就嚇得屁滾尿流。

當時印度分為東南西北中五部分,合稱五印度,王玄策帶兵一連滅了北印度中印度,還嚇得東印度投降,捉住了欺辱大唐使者的阿羅順那,把他斬示眾,然後才高唱凱歌回到大唐。

所以,周世學就告訴蒙古使者,盛唐的王玄策就已經把印度納入了臣屬之列,你們蒙古,可來晚了幾個世紀啦

兀裡歹的臉色不好看,因為他現,堂堂伊兒汗的幾萬大軍震懾,也才讓德里蘇丹伏稱臣,王玄策孤身一人外加個助手,就能平定五印度,這蒙古人世界征服者的尊號,似乎也有點兒名不符實了。

德里蘇丹君臣則在想:一個使者就能征服五印度,大漢皇帝的意志,可以抗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