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4章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

大漢九年秋,從重修秦直道算起。經過整整一年的穩紮穩打,漢軍終於克復哈喇和林,封不兒罕山而還。

之前,漢軍也曾光復故都開封收復燕雲大都,但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漢地,不像哈喇和林作為蒙古帝國曾經的都,漢軍佔領它標誌著蒙古帝國強大對手的徹底失敗。

開封街頭,老邁的賀知節唏噓不已。

開封光復,他的兒子賀盡忠參加了漢軍,不幸犧牲在了居庸關下,從報紙上得知大漢克復蒙元聖城哈喇和林,忽必烈倉惶西竄的訊息,賀知節扶著同樣巍巍顫顫的老伴兒,來到了天街側旁,遙望北方,將一杯水酒澆在天街的石板路上:

盡忠吾兒,老父只抱憾你未能親見今日直搗黃龍,敵酋鼠竄

號外,號外,臨安的報童在新城的三合土路面上跑來跑去,今天的報紙賣得特別好。許多平日裡一毛錢也要搬成兩半花的讀書君子,今天也慷慨解囊,花上五大毛買份報紙細看。

茶樓酒肆之中,更是高朋滿座,講大汗開國群英傳的說書先生,只說得天花亂墜唾雨紛飛,座下的茶友酒客們,聽得如痴如醉,不時有人擊節叫好:三百年,三百年來未曾出的鳥氣,這下子全都出了,真叫個舒坦

嶽王廟前人如潮,人們扶老攜幼前來告慰這位壯志未酬身先死的英雄,不忘向白鐵鑄造的奸臣塑像上吐兩口唾沫,也不忘在廟門前小廣場上的商販買,不,按照臨安百姓的說法,是恭恭敬敬的請兩座當今皇帝的瓷像。

正逢每月的廟會之日,前來此處祭拜英烈,順便買點小玩意兒哄哄孩子,或者單純帶著老婆孩子出來逛逛的百姓極多,忽然有人驚呼道:大漢皇后帶著太子來了

輕紗籠遮的御輦從皇宮方向緩緩而來,左右衛兵高擎漢旗,胯下駿馬皆是千里良駒,端的人如虎馬如龍,百姓見了登時歡聲如雷,高呼皇后千歲。

趙昺和趙顯兄弟身穿尋常侍衛服色隨在御輦旁邊。趙顯早已不再是小喇嘛打扮,留起了頭,和家人的生活讓他慢慢恢復了被迫做小喇嘛之前的記憶,漢語也變得流利起來。

見此萬民朝拜的情形,趙顯不禁慨然長嘆:記得以前我兄弟幼年,出行時侍衛如龍似虎,百姓躲避還來不及,如何會湊上前山呼萬歲姑父楚風真帝王才也

趙昺點點頭,身邊的哥哥比做小喇嘛打扮時氣色好多了,自己何嘗不是呢比起行朝漂泊海上朝不保夕,比起鄧光薦等人陰謀下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倒是放棄帝王之尊,在大漢帝國治下做個平頭大百姓舒服得多,自在得多。

更何況,畢竟還是當今第一皇后的侄兒,大漢的皇親國戚呢

素手挽珠簾,趙筠牽著胖丫和小弟,大名喚作楚黛和楚天的小姐弟邁出步輦,纖腰好似那驚鴻婉轉掌中身,白晰的鵝蛋臉光潔如玉,素白的宮裝讓她顯得聖潔無比。令人生不出一絲褻瀆之意據說,如今德化批量生產象牙白瓷觀音,便是模仿她的外貌。

趙顯趙昺兄弟下馬,趕上幾步站到姑姑身側,便聽得粉嘟嘟胖乎乎的表弟,正指著百姓們,一臉嚴肅的問趙筠:他們為什麼要喊萬歲呢他們喜歡大媽,還是喜歡我呢

切胖丫朝弟弟比了比中指,小大人似的說:當然是喜歡我媽囉,你才是個小孩子而已,他們又不認得你

要做淑女,我的小公主。趙筠板著臉把女兒的中指扳下來,俄而又是一笑,楚風這傢伙真討厭,別的不教,這招牌動作卻教給胖丫了。

幸好,這個時代的人們還不知道楚風招牌動作的具體含義,覺得無非是俏皮點罷了,要是趙筠知道了另一層含義,只怕楚風就很要為自己擔點兒心了。

慢慢把胖丫的手指頭收回去,摸著小弟的腦袋溫柔的道:是喜歡你,也是喜歡我呀,因為他們最喜歡你的爹爹,大漢皇帝,看那些百姓懷中捧著的瓷人兒,不是很像你爹爹嗎

宋時德化景德鎮等處民窯,哥汝定均等官窯燒製瓷器的技術已經相當達,那瓷人兒做的維妙維肖,又是自己的父親。如何認不出來

胖丫就拍手笑:哈,爹爹變得好白呀

還不到三歲的小弟如思想者般皺起了眉頭,歪著腦袋想了想,又問道:為什麼喜歡爹爹比我還喜歡爹爹嗎

因為爹爹是個好皇帝,所以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喜歡他呀趙筠俯下身子,看著小弟的眼睛:所以呢,小弟如果想別人都喜歡你,將來就努力做個好皇帝吧到那時,百姓也會塑你的瓷人兒呢

小弟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岳飛塑像前,趙筠纖纖玉手拈起三注香,鞠躬祭拜之後輕聲祝禱:嶽王在天有靈,我趙家當年有虧負於你,十二金牌召回北伐健兒,風波亭上,黃龍未搗武穆蒙冤,不過如今趙家的夫君當今聖上親提大軍直搗哈喇和林,馬踏不兒罕山,金人的黃龍府早就成了大漢的國土,可讓你的夙願得償啦還望你保佑夫君百戰百勝,我的孩子們健康快活,還有,嗯,教大漢國泰民安

趙昺趙顯兄弟對視一眼。這才知道姑姑帶自己兄弟前來用意何在,暗道一聲慚愧,兩位少年同時拈起清香,以故宋末代皇帝,大聲向這位民族英雄道一聲遲來一百多年的歉意。

嶽王廟內外,聽到兩位故宋君王的禱告,人群的情緒更加沸騰,大漢皇帝萬歲的呼聲隨著杭州灣吹來的海風,傳得很遠很遠

=================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牧羊驅馬雖戎服。白丹心盡漢臣。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閒人。

自盛唐時期吐蕃崛起,尤其在安史之亂後,就從華夏文明的懷抱中割裂出去,成為吐蕃一部分,如今更是在吐蕃大國師八思巴建立的薩迦政權統治下,名義上由北元宣政院管轄。

青海湖以南的河湟之地,乃是中華母親河黃河以及支流湟河的源地,本是西周崛起的故土,周文王的故鄉,當年穆天子曾從這裡西進,去和西王母交流文化,秦始皇的祖先在這裡征伐西羌,開地千里,直到盛唐仍屬於河西隴右管轄。

安史之亂爆後,駐守在河西隴右的軍隊東調平叛,吐蕃乘機進佔了河湟地區,對唐朝政府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詩人杜牧有感於晚唐的內憂外患,熱切主張討平藩鎮割據抵禦外族侵侮,以悲憤的心情寫下了蒼涼的詩句:

河湟百姓儘管身著異族服裝,牧羊驅馬,處境十分艱難屈辱,但他們的心並沒有被征服,白丹心,永為漢臣

晚唐越衰落,杜牧沒有等到收復失地的聖旨,其後的五代十國分裂,兩宋外侮紛至沓來,國土縮小到偏安江南,何嘗有能力恢復故土白丹心的漢臣,只怕死不瞑目,惟有他們的靈魂,或許回到了華夏的懷抱。

時隔數百年,華夏的旗幟再一次飄揚在河湟的土地上,大漢帝國的金底蒼龍旗在嘹亮的軍鴿聲中,獵獵飛揚

陸猛有些惆悵的打量著這片早已在華夏記憶中變得陌生的土地,高原上吹來凜冽的晨風。刮的人臉上有些木,秋季江南還是碩果累累,漫山遍野的菊花盛開,這裡的草地卻是漸漸凋零,遠處山峰則已能看見皚皚白雪。

不見王師久,漫道北群空河湟之地的漢臣,只怕早就化作白骨累累了吧

奉大漢皇帝聖旨,以迎擊海都為名率三軍西進,出河西走廊前繞道河湟之地的陸猛,不無遺憾。

大大咧咧的黃金彪並不知道這些往事,所以他的情緒不像陸猛那樣略顯低沉,乍著喉嚨吼道:弟兄們,西寧城就在眼前,加快腳步,今晚在西寧過夜

陸猛笑了,如今大漢帝國國勢蒸蒸日上,非但要收回河湟之地,整個吐蕃高原都要納入大漢的懷抱,從陸地上直接和南方印度的德里蘇丹國接壤現在那兒已經是大漢的臣屬了。

過去的便隨歷史的塵埃遠去,只要今天,牢牢的把勝利握於掌中

下令各先頭部隊部隊兼程倍道而行,三個小時內給我拿下西寧,陸猛拍了拍黃金彪的肩膀:告訴他們,不是在西寧過夜,而是要在西寧吃完飯

西寧,地處偏遠,河西走廊上的絲綢之路並不經過這裡,南來北往的商旅並不從這裡路過,所以很久以來,這座城市就沒有大規模的外人來騷擾了。

城郊外一處鐵匠鋪,張遂明叮叮噹噹的敲打著火紅的鐵塊,他已記不得這是成為奴隸的第幾個年頭了,當年隨父親走河湟茶馬互市,不料遇上了不講理的蒙古兵,所有財物被搶走不說,父子倆和所有的夥計都成了城中党項吐蕃貴族的奴隸。

陸上絲綢之路不是斷絕了嗎,怎麼還有漢地的商客往來河湟

原來靖康之變後,宋朝的統治區域就只剩下了江南半壁,從長安洛陽西去的陸上絲綢之路自然斷絕,事實上此前西夏的崛起,已經讓絲綢之路遭到了破壞,靖康之變只是給了它最後一擊。

於是南遷的宋人,便重點展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泉州臨安繼長安洛陽之後成為了東西方交流新的起點,海船取代了駝隊,從東方的港口出,經過千島萬國的南洋,盛產寶石的細蘭,棉花和胡椒的產地印度,直抵波斯灣阿拉伯海非洲大陸東部和紅海沿岸,再經過陸地上阿拉伯人的轉手貿易,從亞歷山大或者開羅進入地中海,抵達歐洲。

同樣經海上絲綢之路,許許多多的物產諸如印度的棉花胡椒,南洋的蘇木豆蔻,波斯的貓兒眼,也從這條海路來到中華。

但有一樣貨物,是難以透過海洋運來的:馬匹。

南洋和天竺都沒有什麼好馬,阿拉伯的大食良馬雖好,產地卻在海洋貿易線的最遠端,加上運輸成本和顛簸死亡,價格變得極其昂貴,根本不是各種開支極大的宋廷所能支付的,所以朝廷不得不在四川開通茶馬互市,商人們從棉州今四川綿陽一帶松潘北上,用高原上必須的茶葉,換取朝廷與北方之敵作戰亟需的河湟馬。

張遂明就是茶馬互市的一位商人,受朝廷命令,為了國家亟需的馬匹奔走在蠻荒之地,不料突逢大變,蒙古人佔領這片地區之後,將他們抓起來,變成了奴隸。

幾十年前他隨父親離開四川的時候,還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可現在他的須皆白,從四川出的時候,蒙哥汗還在揮兵攻打重慶,前幾年卻傳來訊息,連宋朝行在臨安城都陷落了。

曾經,張遂明幻想有一位橫空出世的大英雄,領著大宋天兵收復河湟之地,也將自己從奴隸的處境解救出來,可直到父親含恨去世,直到自己從少年變成白老人,這也只是個幻想而已。

西寧偏僻,訊息十分閉塞,到數年前臨安陷落的訊息經過重重曲折傳遞到這裡,張遂明更是連幻想都放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鐵頭拉風箱加點兒勁兒,沒吃飽怎的張遂明訓斥著兒子,這是他娶本地一個吐蕃奴隸女子生下的孩子,還有個女兒恩珠正在家中,和母親一塊編織著唐卡,預備獻給土司老爺,最好讓土司老爺開恩,收回今年冬天讓她去侍寢的命令

儘管知道可能性不大,張遂明還是要盡最大的努力,他竭盡全力想鑄造一柄寶刀,加上女兒織成的唐卡去敬獻土司老爺,這樣總比讓女兒進火坑強得多吧

這樣做,有用嗎土司老爺的心腸,可是比鐵還要冷硬呢鐵頭有些不滿的嘀咕著,在他看來,還不如冒死逃走呢。

忽然聽得叮噹一聲響,父親的鐵錘掉到了砧板上,蹲在地上抬眼看去,父親痴痴的看著遠處,嘴巴張大得可以吞下整個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