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738章聖像與方尖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38章聖像與方尖碑

二擊城行宮門前的中心廣場,地面銷著方的小圓的卉各種形狀的花崗岩,組成極具阿拉伯風格的幾何圖形,廣場中心個置的噴水池由重力噴水法噴出的水柱高達兩丈,瓊漿碎玉四下飛濺,甩圍花壇裡的萬年青碎花橄欖阿拉伯鼠耳芥和椰棗村被精心修剪成整齊劃一的樣式,顯得分外整潔

一秉承伊斯蘭禁止偶像崇拜的教義,大廣場上沒有任何動物人物的雕像,僅以幾何圖案和植物作為裝飾。

這裡曾是真主之劍薩拉丁曾經舉行閱兵式的廣場,他在此祈求了真主的護佑,閱兵之後率領麾下稱雄一時的馬木留克奴隸騎兵進軍耶路撒冷和敘利亞,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擊敗獅心王理查以及屬於阿拉伯的抑或十字軍的許多敵對者,建立了強大的阿尤布王朝,高高飄揚的綠底星月旗插遍了中東,真主的榮光一時無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即便如此。因為禁止偶像崇拜的教義,偉大的薩拉丁也沒有在廣場上留下一尊塑像。

但是現在,文天祥正手捧楚風硃筆書寫的欽命,督率著第一軍工兵團的官兵們。在廣場中心。噴水池與行宮大門之間的位置,挖地坑打基樁,熱火朝天的幹著活兒,預備在此豎立炎黃二祖的聖像。

海法城的炎黃聖像絕不是獨一無二的,大漢帝國在直轄區各大城市建設炎黃聖像,並配享忠烈祠,透過這種最具凝聚力的祖先崇拜,形成極具向心力的民族意識。

要冉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最頑強的宗教形式是什麼答案既不是脫因果的佛教,亦非土生土長的道教。甚至也不是經由王朝統治者推崇,從儒家件級而來的儒教,而是最淳樸徹底的祖先崇拜。

上到帝王天子的太廟侍奉歷代先皇。下到販夫走卒的家墓祖墳,濃縮著華夏的家國天下:商紂王無德,箕子遠逃,出逃之前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太廟偷走殷商歷代先皇的靈位;而最普通的百姓也知道,死後不入祖墳。絕對是最嚴厲的詛咒;考上進士之後第一重要的是闔族公祭祠堂稟告祖宗,榮華富貴衣錦還鄉之後第一重要的還是祭拜祖知,

各路外來宗教要想在中原華夏成功傳播,就必須尊重祖先崇拜,否則就沒有市場。譬如成功融入華夏,乃至在印度本土式微被婆羅門教取代,而在中原開花結果的佛教,本來最原始的教義是講因果輪迴。則祖宗早已輪迴託生不知今生是人是仙還是畜生,但本土化的佛教就尊重了炎黃子孫的祖先崇拜,可以在寺廟中為祖先祈福,先人故去可以請和尚唸經誦咒。

楚風登基之後,深知壯大國力開疆拓土之外,還得加強民族的凝聚力一一儘管由於千年以降的大一統中央皇朝,以及文化語言文字的統一性,中華民族的內在凝聚力實在比四分五裂的遊牧民族,以及和中華面積差不多卻有幾十上百國家的歐洲強得多。

蟬精竭慮四處設立的殖民地,除了給予移民完全公民權,提高民族凝聚力以增加歸屬感也很重要。

儒釋道三家在華夏傳搖已久。無論推崇哪家另外的都不會好過歷史上的三武滅佛和武則天崇佛小或者漢武帝早年為了加強皇權獨尊儒術,晚年為了祈求長生不老崇信道家,全都沒有起到什麼好作用。楚風乾脆獨闢蹊徑推出炎黃崇拜,你儒家不是言必稱三代治世嗎道家,張天師練的什麼黃帝九鼎丹法佛教,它也不排斥祖先崇拜嘛

好了,炎黃既是華夏人文初祖。又是三教能夠接受的人物,於是楚風便從琉球時代就開始有意識的推動炎黃崇拜,他上朝的大殿叫做炎黃盛德殿。琉球臨安等處修建炎黃廣場,塑立二聖之像,漢軍歷次戰爭中的犧牲者牌位供在英烈祠,以配享炎黃二帝。

新儒學和各大報紙戲文書目裡面。也著重宣揚炎黃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先祖,並由官吏們帶頭在自己家廟祠堂最上面擺上炎黃聖位,理由很簡單,無論你姓張還是姓李。抑或周吳鄭王,這張李等姓祖先是近世之祖。然而祖先的祖先是誰呢歸根結底還是炎黃嘛

現在經由帝國各級官署的推廣,不僅官吏和士子在家廟加奉炎黃聖個。普通百姓也漸漸在祖先靈牌之上增加了二聖靈個,人們的思想很樸素:我們祭祀祖先,然而祖先的祖先誰祭祀呢當然要加上。

這樣一來,所有華夏兒女都有了統一的祖先,十年之前,路遇同姓之陌生人,雙方常訕二五百年前是家現在則不分周吳鄭互。倉體午在皿千年前都是一家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無論郡望貧富籍貫姓氏,全天下的炎黃子孫盡是兄弟姐妹,走到哪裡都是親人,試想一下,這民族凝聚力還能嗎

在藩屬地區,凡是蠻夷桀驁不馴抗拒王命之地,楚風就令漢軍以斬下的反賊人頭築成京觀,內則昭示威武外則震懾不臣,若是順應天命歸附大漢之城,楚風則令塑炎黃聖像。以示先祖威德昭彰,八方拱手四夷歸服。

昔年羅馬帝國以高插入雲的方尖碑肆無忌憚的展示著征服者的驕傲,凱撒奧古斯特的軍隊踏遍地中海;華夏歷代王朝則習慣勒石紀功,諸如竇憲勒石燕然霍去病封狼居胥。是我中華英雄的豐功偉績。想那大漢奸張弘範,不也痴心妄想在崖山石壁上銘刻張弘範滅宋於此嗎只不過楚風揮戈一擊。大漢奸兵敗身死,徒為天下笑。

實事求是的講,勒石紀功往往在雄奇險峻之地,英雄情懷浪漫史篇,傳揚後世之口;然而高山大石之上,名聲大是大了,有幾個人看見呢對新征服地區的魁魅勉勉們的震懾力。就遠遠不及羅馬帝國的方尖碑,專門豎立在被征服城市的中央,潔白高大巍峨聳天,單以大塊石料的建築起重技術,就足以對當時普遍落後得多的北方蠻族構成極強的心理震撼了。

中央王朝的擴張,以漢族緩慢向四面擴張,耕戰為主要手段,商業殖民的模式反而較少。羅馬帝國這個成功的殖民帝國的經驗,無疑對現在的大漢有著借鑑作用。

大漢的炎黃塑像,與羅馬帝國的方尖碑。異曲同工。

尖天祥主持建設的這兩尊炎黃聖像,不是琉球臨安的巨型石像,不是南洋等地的生鐵鑄像,而是技術難度相當大的鐵胎銅殼鑑金像。

臨安等地的聖像,是給大漢公民參拜的,對自己人來說,石刻像線條柔和還要親切些,古樸的石像更有滄桑感,無聲中訴說著我們民族的四千年歷史,告訴所有的參拜者: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南洋等地那些愚昧落後的南島猴子,石頭他們可不稀罕,人家也用大石頭壘大梵天溼婆神嘛。但見到大漢用萬斤生鐵鑄就的鐵像,他們那種戰戰兢兢的表情,顯然和他們在石頭溼婆神面前的表現大相徑庭。

而阿拉伯的文明又比南島猴子們高一些,生鐵鑄像已經不太能顯示大漢的技術實力了,楚風就設計了鐵胎銅殼鑑金的工藝,給鬍子大叔和頭豐大嬸們顯擺顯擺帝國的工業水平。

鑄造空心巨型鐵胎沒有一點兒技術難度。唐朝開元年間製造二十世紀出水的黃河大鐵牛就重達四十噸,如果按東風大卡車標稱五噸的載重量,就算把鐵牛切開。也要用八輛卡車才能裝走

唐朝的技術就能鑄造炎黃聖像的鐵胎了。但這鐵胎外表不平整光滑,炎黃二帝的鬍鬚衣飾眉眼等細微處難以表現,這時候就用上了銅殼。銅水澆鑄在鐵殼之外,紫銅性質柔軟。用精鋼刀具加以雕刻。就能把炎黃二帝的鬚眉眼衣服玉佩等完美的表現出來。

巨大的銅像就很氣派了,文天祥認為這樣精美的銅像足以昭示大漢帝國強悍的工業實力,畢竟歐州人阿拉伯人都還停留在反覆鍛打海綿鐵的階段,雖然鍛成的鋼效能很好例如製造大馬士革彎刀的烏茲鋼,但沒有高爐技術,他們一次也就能弄出幾十斤鐵,大漢這樣一次用十萬斤鐵萬斤紫銅鑄像,他們簡直就要膛目結舌了。

不過楚風這傢伙從來都是好大喜功捧著欽命的夾天祥不禁想到自己當年對金山銀海的誤解小就是微微一笑。

好大喜功的楚風嫌紫銅還不夠燦爛揮煌。他給炎黃聖像又穿上了一層金衣,鑄成的巨像最後將採用塞金工藝。

想想吧,阿拉伯地區熾烈的陽光,映照在巍峨的炎黃聖像之上,閃耀著燦爛的金色光芒,該是多麼莊嚴華美,絢麗無匹呀

可是,阿拉伯人會不會想辦法破壞這兩尊聖像呢儘管有士兵守衛,也防不勝防啊

主持工程的文天祥一點兒也不擔心,因為楚風給他出了個絕戶計,那聖像底座上將會用漢阿拉伯雙語銘刻這樣一句話:

聖像毀,海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