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744章 文明之徵服(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44章 文明之徵服(中)

二來後世的蘇伊十運河,通行的是三十五萬噸空載遠補匕地。或者十五萬噸滿載油輪,河寬三百五十米,水深二十二點五米,開掘土方量自是天文數字。

而郭守敬開挖的運河,只須滿足十三世紀末期的航運技術就足夠了:

木質風帆船時代,北海搭接法建造的龍船只有五十噸,伊比利亞的卡拉維爾船滿載百噸上下,亞平寧半島的長船和圓船亦不過兩百噸,阿拉伯漿帆並用船三百到五百噸,而天字第一號海上霸主,大漢海軍的驕傲海上君王號巡洋艦,也就三千噸的級別,比之前面各種船型,已經令歐州人阿拉伯人驚歎為浮動的不沉堡壘了。

也就是說,郭守敬根本就不需要挖掘後世那麼深那麼寬的運河,這條運河的設計標準只需能通行吃水七米寬十八米的海上君王號,所以工程量只是後世那條同名運河的十五分之一,而且蘇伊士地峽地形平坦又是容易開掘的沙質土壤,施工難度其實遠遠小於京杭大運河。郭守敬說十萬民夫一年通航,並非天方夜浮。

楚風欣喜的一拍腦門:是我想叉了,這個時代的運河,本來就沒有三十萬噸的巨輪來通行嘛,何必按後世的標準來建造

擁有後世的經驗固然可以少走不少彎路。但有時候也會把思維3入歧途,楚風不禁暗自戒懼,提醒自己。

郭守敬興奮的雙手交握,他從楚風欣喜的態度中看出了工程上馬的可能,作為紫金山學派的一代宗師,在天文學上已經有了大天夾臺四海測量和授時歷的豐碩成果,但楚風這支蝴蝶翅膀也讓歷史軌跡改變了方向。郭守敬還希望在水利工程上留下自己的手筆,揚名青史。

能在萬里之外,破天荒的開掘一道連通兩大海洋的運河。這絕對是不輸於京杭大運河的偉大創舉,而且郭守敬堅信以大漢的國力和技術手段,與開掘京杭大運河的隋楊帝截然相反,楚風將會因蘇伊士運河流芳千古。而郭守敬三個字也將和這條運河相伴,成為不朽。

陛下可是同意修建蘇伊士運河了只待聖旨一下。微臣必定竭誠盡忠,嘔心瀝血以完成之

郭守敬信誓旦旦的說著,他渴求的看著楚風,對他來說把紙上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不料楚風卻微安著搖了搖頭。

郭守敬急得額頭匕冒汗,臉漲得通紅:只須十萬民夫,每人月薪四兩就足夠了。一年之費不過四百八十萬;連帶工程器械炸藥糧食營帳,全部工費不過千萬,嗯,壓一壓,百萬亦能拿下。臣保證不支,對了,還有一年工期,臣願立軍令狀

楚風只覺得好笑:今後會名標月球環形山的人傑,此時還在為留名運河而積極爭取嗎

他板起手指頭算了算,勞動力嘛,部分使用阿拉伯民夫,再找奴隸販子買些努比亞黑奴,還能降低部分工價,你可以告訴黑奴幹得好就還他們自由,這樣他們會更加賣力的,說不定工期還能提前哩。這麼說陛下同意了郭守敬先是大喜。俄而又猶猶豫豫的道:方才陛下搖頭,是說

楚風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是說,你要竭誠盡忠,可以瀝血嘛就免了。我還要你替華夏蒼生多做幾件事情。卻不可單為了這運河就損折國之棟樑

得天子一言嘉許,足以令世間英雄折腰,郭守敬雖是淡泊名利,也絕非出世的莊周避世的陶淵明,再加上撫今追昔想起北元時天文臺缺錢整修,卻被迫無奈去替忽必烈修造能在冬天百花盛開的地暖花園。此時竟有兩世為人之感,激動難以自已:

陛下不以老臣身事北元而鄙薄,知遇之恩古個罕有,只臣本紫金山一鄉野村夫,性本鄙陋,常夙夜憂慢,恐負陛下之重託也。

楚風溫言撫慰道:是啊,聽說蒙古人曾飲馬多瑙河。此前更早的時候匈奴王阿提拉亦曾馬踏萊茵河,我想蠻夷去得,大漢為何去不得想那兩條河流水量豐沛奔流不歇,將來若是有機會,還要請郭愛卿去修建運河搭設水車,好好利用一番呢

多瑙河,萊茵河郭守敬曾聽馬可波羅說起這兩條歐洲的大河。楚風提起之後他的眼神一下子就變得敬畏欽佩,暗自思忖:陛下果然是一統寰宇囊括四海的英主,這雄心壯志竟過了唐宗宋祖不過要真能在那傳說中的大河上一展身手小還真令人憧憬呀

郭守敬兩隻眼睛冒花花,嘴微微張開。幸好他的弟子們都在遠處,否則一定會奇怪老二皇帝說了會子話,就變花痴了呢。

楚風慢慢踱步走回御輦。親眼見證軌道馬車系統的阿拉伯王公各國使節們,瞧著大漢皇帝的眼神裡除了本已有之的畏懼。又多了幾分由衷的欽佩。

破壞並不難,征服亦不難,天下至難的是建設,是文明。匈奴王阿提拉。蒙古西徵軍,他們在歐洲人心目中只不過是黃禍而已,人們畏懼他就像畏懼野獸,但絕對沒有人會尊敬欽佩一隻窮兇極惡的獸類。

大漢不同,在征服的同時,他還帶來了文明,這就難能可貴了,在他們熟知的歷史上,似乎也只有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阿巴斯王朝部分做到了這一點。

亞歷山大羅馬帝國阿巴斯王朝,在歐州和阿拉伯人心目中便已最為榮耀尊崇,新以色列王國的將軍博讓就在同國王亞伯拉罕嘀咕:也許,我們追隨的這位皇帝,將建立像亞歷山大或者凱撒那樣偉大的功業,而我們則會成為第二個帕曼紐。

不。亞伯拉罕輕輕的搖著頭:他的帝國已經過了羅馬過了阿拉伯,而他也註定比凱撒和亞歷山大留給後世更多的東西。

振奮敬畏欽佩,藩屬國度領和各國使節們重新評估這大漢的實力。並力圖替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在大漢建立的新秩序中找到安穩的位置。

只有阿凡提的心情萬分複雜小因為他現無論多麼該諧的語言,也無法抹殺大漢建立的豐功偉績,而自己被穆斯林兄弟廣為傳誦的那些所謂的智慧,在這條軌道馬車系統,還有那即將上馬的大運河工程面前卻顯得那麼的膚淺可笑。

整治幾個巴依老爺,說幾句俏皮話,怎麼可能和這改天換地的工程相提並論

楚風臉上淡淡的微笑,在阿凡提看來無疑是某種居高臨下的嘲諷,他再也無法用滑稽來掩飾那深深的自卑,迎著楚風的目光,略帶低沉的道:是的,你們在技術上領先了,可文明不僅僅是技術,阿拉伯的知識同樣浩如煙海,亞歷山大學派學者雲集,只怕並不輸給陛下的皇家科學院。

此時郭守敬已跟著過來了,聽阿凡提替亞歷山大學派吹噓,立馬就針鋒相對的道:早就聽說北面亞歷山大城有你們伊斯蘭世界最頂尖的學者,只不過公務繁忙沒有前去拜會,哼哼,我們中原有句話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願你口中的學者。不是抱著可蘭經說海洋並不相通而被陸地阻隔的那種學者。吧

阿拉伯的學者的確有不少是鑽研可蘭經的總教學者,談起聖刮頭頭是道,經世致用卻一無是處。

亞美尼亞聖梅洛醫院騎士團這些十字軍勢力的使者,加上以色列王國的君臣,登時就哈哈大笑起來,而哈辛以下的阿拉伯人,則變得尷尬萬分。

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郭守敬說的有道理,在此之前穆斯林絕不會懷疑至高無上的可蘭經。可大漢用事實給宗教學者們一記狠狠的耳光:海上君王號為的遠征艦隊,已經從印度洋沿著非州東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北上,從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最後出現在海法港外,直到現在還停在亞歷山大港

就算聾子。也集看見三千噸級海上君王號龐大的船身,哪怕瞎子,也能聽見每日操演那隆隆作響的炮聲,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阿凡提羞得面紅耳赤,不過他口舌一向靈便,當下就反唇相譏:天朝上國,不也說天圓地方,地如棋盤嗎聽說郭大人弄什麼四海測量,可測得大地平平如棋盤了

實事求是的說,海洋文明總是最先現地圓說的,因為船隻從海天相交處冒出來的場聳,自然的使人覺得地球呈圓形,而大陸文明就比較吃虧。平原上四面望望的確像棋盤一樣平整。所以地圓說在華夏中國,確實比歐洲和阿拉伯普及得晚。

郭守敬倒是一點兒也不生氣:想來先生很久沒有去過中原了吧哼哼,我國曲海鏡先生現地圓。而本人師兄王怕透過渾儀和四海測量,現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你們可曾知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阿幾提一時語塞,他並不是天文學家。在這方面可沒有本錢和郭守敬相辯難。

楚風哈哈笑著打了圓場:亞歷山大學派得享盛名,正好我也有事要去找他們,既然諸個談起,不妨現在就去一趟咱們從亞歷山大走海路回海法城,也是順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