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在末世預報天災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章 熵值轉換線,把冷區轉換成熱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章 熵值轉換線,把冷區轉換成熱區!

齊明在返程途中,看到了自己眼下的下一次天災的倒計時和型號:

109:37:55

109:37:54

III

還有109小時,就要面對下一次的『III型天災』了。

齊明回到了ECRO基地外的平臺上,關掉了自己身上的噴射裝置,找到了C組的其他成員。

小Q手裡拿著一塊螢幕,對大家說道:

“既然都到齊了,那麼我就介紹一下這次任務的安排。”

有關這一次的『天災』,根據目前觀測到的資料,可能跟太陽系的某些小行星有關。

之所以藍星上會有大量的『熱區』,是因為『熱區』中心發生了劇烈的『熵增』。

熵(Shang),是一種表示混亂程度的專用名詞。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完整的杯子,在被打碎之前我們認為它是完整且有序的,這時我們認為它的『熵』很低。

而如果我們把這個杯子打碎,你會得到散落一地的玻璃碎片,這些雜亂無章的玻璃碎片,我們就認為它的『熵』很高。

而將杯子打碎的這個過程,我們就稱之為『熵增反應』。

從宇宙的角度上講,『熵增』是自宇宙大爆發之後整個宇宙的發展趨勢。

通常,能量活動劇烈的地方,溫度都會很高,連帶著分子也開始雜亂無章地運動,因此『熵增』和『溫度』也是正相關的關係。

通俗地講,一個地方溫度越高,分子活動的混亂程度越高,熵也就越高。

這次『天災』的主題,就跟這個『熵』有關。

ECRO經過研究發現,這些『熱區』的中心是被『某種射線』進行了強制的『熵增』。

而一旦出現強制性的『熵增』,能量活動就會加劇,也就導致『熱區』的溫度上升。

這種特殊的射線稱作『熵值轉換射線』。

『熵值轉換射線』可能是某個『七維物體』的『三維展開』,展開之後,最長可以長達一億千米。

而據推測,這條線的『兩端』會分別出現一個『熱區』和一個『冷區』。

目前除了『藍星』,在『小行星帶』的一些小行星上,人類也發現了異常的『冷區』。

因為這些小行星的正常溫度應該是零下200攝氏度左右。

但不久前對宇宙紅外線的測試中,發現一些小行星的核心溫度變成了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推測這些小行星上應該是出現了『冷區』。

『冷區』顧名思義,恰好與『熱區』相反,是溫度異常下降,也就是熵減的區域。

在『冷區』的中心位置,溫度為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意味著所有的原子徹底停止熱運動,也就是混亂程度為零。

這裡也就是『熵減』的極致。

所以,ECRO推斷,『藍星』上出現的這些『熱區』的『熵值轉換射線』的另一端,應該就是在這些『小行星』上的『冷區』。

『熵值轉換射線』這名字的由來,就是用這些小行星上『冷區』的『熵的減少』,來置換成『藍星』上『熱區』的『熵的增加』,故名為『熵值轉換』。

不過,目前還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樣去切斷這條『熵值轉換射線』,從而減少『藍星』上的『熱區』的數量。

從逆向過程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對藍星上的『熱區』採用『熵減』的辦法,或者對小行星上的『冷區』採用『熵增』的辦法,

或許,把『熱區』的一端,也就是『冷區』,將其炸碎就可以,而且比起讓『熱區』『熵減』更容易操作。

這樣一來,被炸散的『小行星』進入了『混亂狀態』,或許就可以切斷『熵值轉換射線』。

這一切還有待在『小行星帶』上進一步的測試。

而就在不久前,ECRO獲得了太陽系內的『星際航行權』。

這樣一來,ECRO的人員就可以乘坐星際航行飛船,前往太陽系內的任何地點了。

“所以C組這次的任務,就是要去『小行星帶』嗎?”齊明問道。

“沒錯。”

薇薇恩激動地跳了起來:“太好了,這還是我第一次真正在星際航行呢!”

“是呀,大多數人類都因為沒有合法的『星際航行權』,而沒辦法離開『藍星』,我們很幸運。”慕容雪說道。

小Q補充道:“這次我們會和B組一起行動,駕駛兩艘星際飛船前往小行星帶。我們下面就先去『空間站』。”

說罷,所有人都已經坐上了『藍星』上的ECRO飛船,準備前往位於四十萬米高空處的『雷諾茲空間站』。

ECRO此前只能在『藍星大氣』之內使用普通的民用或戰術飛船,這種飛船是不允許駛出藍星大氣的。

而現在ECRO有了『軍事排程權』,可以排程幾艘『星際航行飛船』了。

C組現在需要乘坐普通飛船到『空間站』,然後換成『星際飛船』,再前往小行星帶。

齊明看著飛船外的藍星,天空的顏色從橙黃色,一點一點變成了淡藍色,然後是藍黑色,最後變成了黑色。

天空中僅剩點點的繁星。

由於『藍星』現在的大氣環境較為惡劣,天空時常陰雲密布。

而這燦爛的星空,似乎只能在古人的詩詞歌賦或者圖像資料才能看見。

上次在『升空炸衛星』的那次任務中,因為齊明對高空非常恐懼,所以並沒有仔細欣賞這美景。

現在,齊明就可以盡情欣賞這美景了。

不一會,齊明的視野中,出現了一個藍色的光點。

那光點漸漸變大了,一個菱形的充滿金屬質感的人類建築顯示在視野中央。

那藍色,就是這個建築上自帶的幽蘭色的光條。

這就是『雷諾茲空間站』。

它既是人類進行太空中轉活動的中心,可以理解為“機場”。

也是保護人類外太空的太空堡壘。

從側面看去,它像是一個菱形。

但等飛船漸漸靠近後,從頂部看過去,它是一個矩形的結構。

飛船緩緩駛入了一個佈滿了藍色光條的隧道中,然後在一個圓形平臺上停了下來。

所有人從飛船上跳了下來。

在飛船上所有人都已經離開飛船後,這個圓形平臺從地面上降了下去。

然後,兩扇白色的機械門將這個圓形平臺重新覆蓋起來。

這樣,就可以讓下一艘飛船繼續停放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