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材料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新宇來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新宇來了

郭明也罷,寧中英也罷,他們的思維仍然停留在“政治掛帥”的階段,面對著政治上的壓力,一切規則都必須讓路。而秦海是後世穿越眾,信奉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制度至上的觀念,所以對於各家企業的逼宮行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會造成什麼樣的政治影響,而是這個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青鋒廠、平苑縣、北溪市政府等等都進入了高速運轉的狀態。

青鋒廠除繼續準備現場會之外,還主動地增加了與各協作廠的溝通,探聽他們的底線。各協作廠早已建立了攻守同盟,都指望著利用這一次機會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對青鋒廠的回答也是統一口徑,那就是:第一,對價格不滿;第二,服從大局,不會破壞現場會的和諧;第三,因為客觀原因,未來一段時間將不得不中斷或者減少供貨。

這樣大的事情,郭明和寧中英都不可能不向北溪市政府彙報,在全面聽取了寧中英的意見之後,柴培德毅然做出了決策,那就是站在寧中英的一方,支援協議的嚴肅性。他安排市經委及各工業局的領導給下屬企業打電話、做工作,要求各企業放棄向青鋒廠發難的計劃。但是,各企業的回答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什麼市裡光給我們施加壓力,不給青鋒廠施加壓力呢?

時間在不停的扯皮中匆匆而過,臨到現場會召開的前一天,市裡仍然未能做通各家企業的工作,而青鋒廠也是一口咬住,堅決不接受城下之盟。到了這個時候,郭明也無計可施了。只能硬著頭皮等待可能來臨的風暴。

“楊主任,這就是青鋒農機廠。”

一輛小轎車輕盈地開進了青鋒廠的廠區,從車上走下來浦桑國產化辦副主任楊新宇和秘書路曉琳,陪同他們的則是郭明和潘勝傑二人。楊新宇一行是在前一天從浦江飛抵紅澤的,又從紅澤乘車來到了平苑。他們謝絕了平苑縣政府的款待,要求馬上前往青鋒廠參觀視察。

寧中英帶著一干下屬早已等待在厂部小樓前。見楊新宇下車,他大踏步地迎上前去,與楊新宇握手問候:“楊主任,一路辛苦了。”

“寧廠長,咱們又見面了。這半年來,你們青鋒農機廠給我們的幫助實在是太大了,我一直想抽個時間過來當面向寧廠長致謝,再看望一下進行技術攻關的同志們,無奈到今日才能成行。”楊新宇熱情地說道。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還要感謝國產化辦給我們這樣的信任呢。”寧中英答道,隨後,便開始向楊新宇介紹廠裡的領導和幹部,還有安河工學院在廠裡幫助搞技術攻關的教授們。

“你就是李林廣教授?久仰久仰。”在寧中英介紹到李林廣的時候,楊新宇眼睛一亮,把一隻手換成了兩隻手,緊緊地與李林廣相握,那份景仰之情溢於言表。

饒是李林廣生性灑脫。也被楊新宇的熱情弄得手足無措了,連聲說道:“楊主任太客氣了。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科研人員而已。”

楊新宇大搖其頭:“李教授,我看過你在《汽車工業》、《冶金》等幾份雜誌上發表的論文,都是關於我們的配件國產化工藝的,我們這邊的幾個專家以及德方的專家都表示,這些論文的水平非常高。德方人員甚至認為,中國有像李教授這樣的優秀學者。在十年之內解決浦桑汽車的全部國產化問題也是完全可能的。”

“其實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有很多關鍵的思想都是小秦貢獻的。論文署名的時候,他執意要署在後面,倒讓我這個老人佔了小年輕的便宜了。”李林廣紅著臉解釋道。

楊新宇當然知道李林廣說的“小秦”是何許人也,他抬頭掃了一眼。看到了站在人群背後的秦海,便呵呵笑著指了一下,說道:“秦海同志,別站在後面了,你是這次國產化工作的主要功臣之一,部裡的領導可是指名道姓要見你的哦。”

“其實我真的沒做啥。”秦海裝出一副靦腆的樣子,走上前來,一邊與楊新宇握手,一邊向楊新宇身邊的路曉琳點頭微笑,結果換來了路曉琳一個佯嗔的白眼。

互相寒暄之後,遵照楊新宇的要求,寧中英開始陪同他參觀青鋒廠的生產車間和實驗室。這半年來,青鋒廠新建了兩個專門進行熱處理的車間,原來建在工棚裡的材料實驗室也搬進了新建的兩層樓房。在各個車間裡,楊新宇一行既看到了嶄新的機器設備,也看到了青鋒廠因陋就簡自己製造的各種工藝裝備。等到走進材料實驗室的時候,見多識廣的楊新宇也驚呆了。

“這就是你們的材料實驗室?我怎麼覺得,部裡的機電研究所,都沒有你們闊氣啊!”楊新宇略帶些誇張地讚歎道。

青鋒廠的實驗室從總體規模上說當然無法與部裡的機電研究所相比,但具體到一個實驗室裡,看起來的確是要闊氣得多,因為其中的實驗裝置絕大多數都是新近採購的,無論是外觀的成色,還是技術水平,都超出了科研資金極其拮据的機電研究所。

“沒辦法,我們承接的這些配件,核心技術難題都是集中在材料技術上,沒有一個像樣的材料實驗室,怎麼能解決這些技術問題?要說建這個實驗室,可費了勁了,我們廠幾乎是砸鍋賣鐵,才湊出買這些裝置的錢呢。”寧中英嘴上叫著苦,臉上卻盡是得意之色。不說他這話本身還有水分,就算是真的,別家企業可是連砸鍋賣鐵的資本都沒有呢,他有何理由不感到得意呢?

李林廣在一旁補充道:“青鋒廠的領導的確是非常有眼光、有魄力,在科研投入方面不惜代價。沒有這樣強有力的支援,我們這些研究人員就算是拼出老命,也不可能拿出這些成果的。”

楊新宇笑著對寧中英說道:“寧廠長,我作為一個外人多一句嘴。李教授他們為這個專案貢獻了智慧,你們應該按他們的貢獻給他們支付應得的報酬。現在社會上說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你們不能讓搞材料的不如賣木料的。”

“不會的,不會的。”李林廣搶著回答道,“寧廠長他們對我們非常照顧,給我們的報酬……唉。說出來我們都臉紅,不好意思拿呢。這半年來,我們教研室的老師利用這些實驗裝置,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當向寧廠長他們交實驗費才對呢。”

“哈哈,原來是這樣。”楊新宇爽朗地笑著,說道:“這樣就好,生產和科研相結合。這是我們一貫提倡的作法嘛。在這次現場會上,你們也要就這個問題做一個經驗介紹,以便在全國進行推廣。”

這一圈參觀下來,楊新宇十分滿意。他知道,青鋒廠的這些硬體條件,足以讓部裡下來的領導也感到驚奇。在此前,由於國產化辦把37個配件的生產任務交給了一家農機廠,部裡還有一些官員在背地裡嘀咕。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農機廠不過就是一群穿著皮圍裙的老鐵匠在用鐵錘製造農具而已。現在一看。青鋒農機廠的技術裝備與浦江的一些骨幹機械廠相比也並不遜色,這就足夠讓那些嘀咕的人閉嘴了吧?

離開車間,一行人來到了厂部會議室,楊新宇坐在主位上,開始聽取平苑縣和青鋒廠關於現場會各項準備工作的彙報。

“……上面就是我們根據國產化辦提出的要求所擬定的會議流程,有關的細節。都在這些檔案裡,楊主任和路秘書可以翻看。關於這次現場會,楊主任還有什麼要求,請指示。”郭明把青鋒廠準備的彙報材料念了一遍,然後畢恭畢敬地對楊新宇請示道。

楊新宇看了看自己隨手記錄下來的彙報內容。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考慮得很周全,準備也很充分,大的方面,我沒有什麼意見。不過……”

他這一“不過”,郭明的汗毛都倒豎起來了,準備了這麼長時間,他最怕聽到的,就是這個“不過”了。

楊新宇故意地沉了沉,然後笑著說道:“不過,從你們彙報的情況來看,平苑縣為這一次現場會的投入可不少,這不符合節約辦事的原則哦。”

尼瑪!郭明差點就要跳腳罵娘了,你要表揚我,我很開心,可是你別玩這種先抑後揚的文字遊戲好不好?大官一句玩笑,小官三升冷汗,你好歹也是個司局級幹部,不帶這樣欺負我們小撲街的!

“楊主任批評得對,我們在準備工作方面,的確是有些奢侈浪費了,以後一定積極改正。”郭明帶著滿臉謙卑,向楊新宇誠懇地做著自我批評。

楊新宇玩笑開過也就開過了,並不繼續糾纏。他重新審視了一遍會場流程,然後嚴肅地說道:“剛才說的是玩笑,倒是有另外一點要求,你們看是不是能夠滿足。我們這個現場會,不要光形成一個表彰會、表揚會,除了經驗之外,涉及到哪些教訓或者存在的問題,也應當充分體現出來。各位,你們覺得這樣可行嗎?”(未完待續。。)

ps: 還是繼續解釋一下:有些書友批評橙子更新量少,一天只有兩更,不過癮。橙子很感謝大家的厚愛,也請求大家原諒。橙子是個兼職寫手,一天6000字差不多就是全部業餘時間了。有時候工作閒,能夠多寫幾章,但還得存著,以便有突發工作影響碼字的時候拿出來頂一頂。這一點真的無法與專職寫手相比,請大家諒解。..............................................................................

另外,再次推薦橙子的小學師弟牛貝塔的工業題材小說《科技霸業》,老牛的閱歷很深厚,文筆老道,情節不溫不火,頗有大家風範。現在已經12萬字了,有些漸入佳境的狀態,懇請大家收藏、推薦、點選、打賞、催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