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材料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府家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九章 王府家宴

前蘇聯的衰敗以及後來的解體,是20世紀最後一次瓜分大國遺產的盛筵,作為穿越者的秦海自然不會忘記。事實上,早在幾年前,他就已經在暗中做著準備,只是當時時機還不成熟而已。最近一段時間,從各種渠道傳來的有關蘇聯經濟陷入困境以及社會陷入混亂的訊息越來越多,秦海知道自己該出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樊志淵、吉振榮這些人都是受著正統教育成長起來的,腦子裡從來就沒有“趁火打劫”這樣的詞彙,當然也更想不到要在這個時候到行將崩潰的蘇聯去撈什麼好處。聽到秦海言之鑿鑿地說要去蘇聯引進人才,他們只覺得腦子暈得厲害,說不清秦海的提議是好是壞。不過,既然秦海說了一切由他安排,樊、吉二人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只是照著秦海的吩咐去準備相關材料而已。

所謂相關材料,其實就是蒐集有關蘇聯科技界的資料,把那些值得去網羅的人才列出來。華清大學和化工設計院都有不少50年代留蘇的老學者,此外,當年化工設計院也是在蘇聯幫助下建立起來的,許多老人都曾經與蘇聯專家一起工作過。樊志淵、吉振榮他們要做的,就是找這些老人談一談,讓他們儘可能多地提供與蘇聯有關的線索。

秦海在化工設計院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之後便離開了,他讓司機把自己送到三里河附近,然後自己下車步行走進了一個綠樹成蔭的小院,去赴王哲奕的家庭便宴。

三里河一帶是著名的部委集中區,這些小院都是各部委的家屬院。這些始建於50年代的家屬樓,在當年應當屬於全京城最高級的豪宅,但到90年代初。就顯得有些落伍了。王哲奕給了秦海自家的樓號、單元號、房間號,秦海沒費什麼力氣,便來到了她家的門前。

“篤篤……”

秦海舉起手,剛剛在門上敲了兩下,房門就開啟了,門裡露出王哲奕欣喜的笑臉:

“秦海。你來了?真準時!”

“呵呵,到王小姐家裡來赴宴,當然得準時。”秦海笑著答道。

“哼,誰不知道秦老闆現在是有專職司機的,如果你擠公共汽車,看你能準時嗎?”王哲奕一邊調侃著,一邊側過身子,把秦海讓進家門。

“是小秦來了吧?”一個50出頭的男子出現在王哲奕的身後,笑吟吟地向秦海打著招呼。

王哲奕連忙給秦海做著介紹:“秦海。這是我爸爸;……爸,這就是秦海。”

“王伯伯好。”秦海客客氣氣地向王哲奕的父親點頭致意,他聽王哲奕說起過,她父親名叫王鴻生,在國家計委工作。對於這個資訊,秦海並不覺得意外,能夠住在三里河的,自然都是部委子弟。從王哲奕的各種作派來看,也的確符合大院子弟的特徵。

王鴻生如一般的機關幹部一樣。身上穿著有些泛舊的羊毛開衫,鼻樑上架著老花鏡,手裡還拿著幾張報紙,看起來和藹可親的樣子。他向秦海點了點頭,說道:“哲奕總提起你,說你是個商界奇才。所以我對你也是久仰大名了。”

秦海客氣道:“不敢不敢,在伯伯面前,我只是一個小字輩。一直聽說伯伯是在國家計委工作,不過我們企業過去沒有和計委打過交道,所以也一直無緣來拜訪伯伯。”

王鴻生道:“我聽說。你在委託華清大學和化工設計院搞80萬噸乙烯裝置的設計,如果要上這樣大的專案,那是必須要到計委來立項的,到時候你沒準就會成為我們計委的常客了。不過,我可事先說清楚,我在計委只是一個普通幹部,無職無權,可幫不上你什麼忙,到時候帶你認認門還行。”

“爸!誰說要求你幫忙了。”王哲奕挽著父親的手抱怨道,“你不能總讓客人站在門口跟你說話吧?”

“哦哦,是我糊塗了。”王鴻生對這個女兒看來頗為溺愛,聽王哲奕這樣一說,連忙道歉,“來來,小秦,我們到客廳坐。”

秦海隨著王鴻生向客廳走去,同時偷眼觀察著王哲奕的家。這是一套三居室的住宅,客廳有將近20平米,以當年的住宅標準來看,算是非常寬敞了。客廳裡的陳設比較簡單,有一套布面的沙發,一臺21寸的彩電,另外就是佔了整整一面牆的幾個書櫃,裡面滿滿當當地擺著各種書籍。

“來,坐吧,不用客氣,過去哲奕讀書的時候,也經常帶同學到家裡來玩的。”王鴻生自己先在一張單人沙發上坐下,用手指著另一張單人沙發,對秦海說道。

“謝謝王伯伯。”秦海道著謝,坐了下來,說道:“聽我妹妹說,阿姨經常做些好吃的,讓哲奕帶去給她吃,我替我妹妹謝謝伯伯和阿姨了。”

王鴻生道:“這不算什麼,學校裡的伙食,我是知道的,年輕人正長身體的時候,光吃學校的伙食哪夠?對了,我聽哲奕說,你們那裡考過來的兩個女孩子,一個是你妹妹秦珊,另一個叫寧靜的,學習都非常不錯。安河我去過很多次,你們北溪市我也去過,的確是人傑地靈,出才子的地方。”

“王伯伯過獎了。”秦海說道。

王哲奕端過來一杯茶,放在秦海面前,然後轉身坐在中間的長沙發上,看看父親,又看看秦海,笑著問道:“你們倆在聊什麼呢?”

“我正在向王伯伯誇你聰明能幹呢。”秦海笑著說道。

“我才不信。”王哲奕撇了撇嘴,“你秦老闆哪會有時間誇我這樣一個普通人,你成天考慮的都是大事情。對了,我今天請你來,可不是瞎耽誤你的時間哦,你可以跟我爸爸說說你的80萬噸乙烯,我爸爸認識幾個石油系統的人,說不定能幫你出點主意呢……是吧,爸?”

最後一句話,她是衝著王鴻生說的,王鴻生微微笑了笑,說道:“我能出什麼主意?不過,對於小秦的這個想法,我倒是挺感興趣的,如果不涉及什麼商業機密的話,我想聽小秦說說,學習學習。”

他的話說得很低調,但秦海從中分明聽出了一些暗示意味。在此前,王哲奕並沒有透露自己的父親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只是說要請秦海到家裡來坐坐,吃頓飯。此時她突然讓秦海把大乙烯的事情說給她的父親聽,顯然是她父親能夠在這件事情上給秦海幫上一些忙。秦海不知道王鴻生在計委是什麼職務,這一點王哲奕一直諱莫如深,但作為計委的官員,能夠給他幫上忙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謝謝伯伯。”秦海說道,“既然伯伯問起來,那我就把我的想法向伯伯彙報一下,不對的地方,還請伯伯指教。”

“嗯,你說吧。”王鴻生道。

秦海道:“乙烯是最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之一,以乙烯為原料的有機化工產品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滌綸、維綸、乙苯橡膠、丁苯橡膠等等,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這一點不用多說了。我國自1965年開始在乙烯生產上實現了零的突破,自1973年以來,先後引進了4套30萬噸乙烯裝置,加上其他小型裝置,目前形成了年產約200萬噸乙烯的規模,產量居世界第九位。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乙烯裝置規模偏小,總產量太低,與我們這樣一個10多億人口的大國不相適應。而且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型乙烯裝置完全信賴進口,這也與我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國家計委、石油部、機械部、國務院重大裝備辦等機構一直致力於大型乙烯裝置的國產化工作,但迄今為止進展不能令人滿意。”

“這個也不能怨研究部門吧,國家要做的事情很多,乙烯裝置國產化只是其中之一,不可能投入太多,這是研究工作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王鴻生沉聲說道。

秦海點了點頭,說道:“王伯伯說的原因很重要,我的看法是,國家沒錢來做,能不能由民間機構出錢來做?王伯伯可能知道,我因為機緣巧合,搞出了幾項新技術,透過出口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所以我想從我手頭的資金裡拿出一部分,來支援大型乙烯裝置的研究,剛才哲奕已經說了,我正在請華清大學、化工設計院等單位做這項工作。”

“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王鴻生問道。

秦海笑道:“讓王伯伯笑話了,我是個商人,做事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掙錢。我認為,未來中國市場對於乙烯的需求肯定會出現一個井噴,屆時市場的需求量可能不是200萬噸,而是400萬噸、1000萬,甚至幾千萬噸。這樣大的一個市場,不去佔領,實在是太可惜了。”

王鴻生搖了搖頭,道:“我看事情沒這麼簡單吧?你如果僅僅是想佔領乙烯市場,完全可以從國外引進乙烯裝置,為什麼要自己去搞研發呢?這就好比你想吃雞蛋,明明市場上就能夠買到,你卻要養一群母雞來下蛋,這不是多此一舉的事情嗎?”(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