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外星合夥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家最高科學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家最高科學獎

10月8號。

一晃之間國慶長假便過去。

無限夢那些仍在放假期間的員工,也陸續搭乘不同批次航班回國。

這次出國經歷,給不少華夏員工帶來令人難忘的經歷。

無限夢休息區內,幾乎聚集了無限夢全體員工。

他們正興奮的看著CCTV直播的‘國家最高科學獎頒獎現場。’

此時頒獎還沒有開始,兩百多位不同領域科學家陸續進入會場,記者拿著話筒正一個接一個的進行隨機訪問。

這次頒獎典禮不同以往。

首先是場館的佈置。

往常像這種大型會議應該佈置的都很嚴肅,但這次佈置的卻如同開茶話會一樣,‘主席臺’僅僅是一片高出來的臺階。

這種佈置在西方科學界很常見,但對華夏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改變,確切的說是:改革。

這是科學平等自由的象徵。

其次,這些科學家皆身著量身訂做的‘中山裝’。

以往這種場合,大家都是西裝襯衫。而這次要求穿中山裝,也是有一定內涵的。

要求科學家們身著中山裝的原因,是不忘民族氣節,並與西方科學家區分。

從進入0世紀以來,華夏全面模仿西方國度。

西裝、洋服,似乎只要是老外出品的就是高檔、高貴、高氣質的代表,而華夏自己的東西卻成了街邊貨。

這次舉辦方之所以如此要求,也是要一改過去的作風,不再盲目的跟隨西方國際的,打造自己的特色。

所謂‘身體力行’。

既然要改變,就要先做出行動。

或許有一天,西方人會穿上中山裝參加華夏的科學頒獎典禮。

最後一點不同的是:

現在領導和科學家們都沒有演講稿,大家可以自由的說自己想說的。

不過你要是早有準備,舉辦方也不會沒收。

只是不再按照過去的形式來走。

這三點雖然只是小小的改進,但對科學家來說不亞於當初的‘變革’。

透過這件事可以看出國家正在逐步的走向‘開放化’,不再只是表面,而是深層次。

這裡面,楊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頒獎會議舉辦前天,楊葉接道洪老爺子的邀請去香山做客。

午宴上,眾人小談政治,大談科學,從國內科學發展現狀,一直聊到科學未來的展望。

大老闆詢問了楊葉對這次活動舉辦的看法,於是楊葉便提出了‘不拘一格,與時俱進’這個理念。

‘與時俱進’。

實際就是說‘要與世界科學界的自由開放看齊’。

國內的科學界,說不好聽的就是政治傀儡,只是為了研究而研究,而不是為了興趣愛好而去研究。

談到這裡,楊葉專門向大老闆聊起‘胡越教授’的故事。

胡教授在10月4號已經出國,他走前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楊葉。

信中,胡教授用半文半白的語調向楊葉解釋自己的苦衷,並直言拒絕了他的建議。

正如他說的:“我很愧對賢弟的厚愛。君子之道貴在誠信,我既然已經同意美國機構,就不能再和你合作。”

最後他在郵箱附件中追加了一份‘電子文件’,文件內記錄著胡教授對‘地獄洛斯德’的看法和個人理論。

看到這份文件楊葉深受感動,當時便搭機從平安飛往花都,與胡教授見在華的最後一面。

當時雨下的很大,胡教授看到渾身溼漉漉的楊葉匆忙趕來,忍不住失聲痛哭,捶胸頓足的直呼:“慚愧,慚愧。”

楊葉也在雨水沖刷下流淚不止。

這幅畫面,很快就被花都日報記者捕捉到,很快網上便出現《老少科學家機場分別》的新聞圖片。

在人們熱論二人惺惺相惜的時候,又有誰知道胡教授離開的苦衷。

或許有人覺得他過於迂腐,太守誠信,但根本還在於沒有一個適於他的環境。

如果華夏有任何一個公司和組織願意資助胡教授,恐怕他就不會遠渡重洋前往美國。

聽完楊葉說的這個故事後,大老闆很有感觸,當時就拍案說要搞‘科學改革’!

本次頒獎會就是改變的第一步。

實際‘中山裝’的提議,就是楊葉提出的。

楊葉提出‘不拘一格,與時俱化’,就是告訴大老闆:在學術自由方面與國際一致,但我們也不用刻意的去模仿世界。

英國有自己的燕尾服,為什麼我們華夏不能有自己的中山裝?

於是,中山裝就成了這次典禮的一大亮點。

不出意外的話,會議結束後國務院就會出臺一項《有關華夏科學發展》的意見。

屆時政府會加大民間科學界發展的鼓勵與獎勵力度。

另外這次頒獎會上,楊葉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宣佈。

……

頒獎大廳。

現場的學術氣氛很濃。

因為到場的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加上本屆與眾不同的‘開放性’,使得到場媒體也很多。

不同領域學者專家,與記者間的互動也相當融洽,

其實從他們談話內容來說,已經不亞於國外科學界的水準,不過這些內容都處於理論方面,國內的大型實驗室還是相當缺乏的。

“楊先生,總算抓到你了。”

楊葉、柳飛燕、王峰三人一走進大廳,就受到不少記者的關注,那些老輩科學界們也紛紛看向這個新一代的接班人。

其中有不少都是火種實驗室裡的人。

今天楊葉這身中山裝很得體。

柔和的燈光下,整個人顯得利索又富有朝氣,看得不少女性服務人員都是‘如痴如醉’。

“呵呵,我又不是小動物,你抓到我也不能煮了吃。”

“呵呵……”

楊葉這番風趣的話,使得在座不分男女老少紛紛歡笑起來。

一套記者舉起話筒笑道:“作為本屆最年輕的的獲獎者,你有什麼看法?”

“看法?你想聽謙虛一點的,還是誠實一點的?”

聽到這裡,電視機前的觀眾,以及在場眾人收起笑容,專注的凝視著楊葉。

楊葉看著鏡頭直言道:“謙虛一點的說,我感覺這次能獲獎,完全是眾位老前輩的禮讓。”

“誠實一點的說……這是我應得的。”

“譁!”楊葉這番‘語出驚人’的話,就好像水滴油鍋似的!電視收視率直線上升。

華夏人講究‘溫文爾雅,謙虛厚德’。

不少人聽到楊葉這番話,都開始覺得他有點狂妄自大了。

“是不是覺得我很狂妄?沒有年輕人的謙虛?”

楊葉含笑與柳飛燕互視道:“那麼請問心裡面這麼認為我的人,您還何嘗不是因為一點點成就,就沾沾自喜,得意一輩子?”

“話可以謙虛,心態也可以謙虛,那麼科學成果能謙虛嗎?”

“如果哪位能做到我現在成就,我願意雙手把獎章送給你們。”

譁——

楊葉這番話說完,大廳內一片掌聲,不少人都有點明白他這番話的用意。

接下來,楊葉語氣變得平和謙虛起來。

“其實楊葉也沒做什麼貢獻,YOS是借雞生蛋,洛斯德也是誤打誤撞,植物發電以及淨水液都是我們實驗室那群兄弟的功勞。”

“我昨天想了一夜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把獎項給我。難道就應為我是殘疾人(神經病)?然後特殊照顧?”

(呵呵呵,現在和電視機紛紛輕笑。)

“華夏有14億人,與我同名同姓的少數,與我同樣擁有科學夢想也不在少數,為什麼我就能做到,你們不能?”

“難道14億大國,找不出第二個年輕人,非要這群老前輩來每年過來撐場嗎?”

說著,楊葉轉頭對一旁90高齡的李院士問道:“老李同志,你們誰想來?”

“孫子,你爺爺有關節炎。”李院士假裝惱火的揮舞著拳頭。

他這句話無疑表明了態度。

楊葉這番話,的確觸動了這群老一輩科學家的心。

從90年代華夏科學界就開始出現‘供血不足’的現象。

000年開始,大批的高材生湧入國外留學,然後一去不復返。

進入010年,華夏科研雖然如茶如火的開始發展,但根本上卻沒有拔尖人才的出現。

一個泱泱大國,14億人口,60年居然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說實話,這些老一輩的科學家早就想‘退位讓賢’了。

“看,老爺子有關節炎還要來參加頒獎典禮,這獎拿的真不容易。”

“呵呵……”現在笑聲零星的響起,更多是深思。

說到最後,楊葉深吸了一口氣,凝視著鏡頭道:“現在開始,我希望年輕人能拿出一股銳氣來!”

“買不起房,你可以抱怨國家……”

“考不上大學,成不了科學家,無法實現夢想,你還能抱怨國家,抱怨政府嗎?”

“我楊葉什麼情況,估計大家比我自己更清楚!我能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吊絲,站在這個舞臺上,為什麼你們不能?”

說著,楊葉赤紅著臉指向身後的演講臺說道:“除我之外,這裡還有9個席位虛位以待,只要你們肯努力,我敢保證這裡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沒錢我給你資助,沒實驗室我出自幫你建設……”

“就怕你們沒志氣,沒夢想,沒勇氣!”

“別給自己找藉口,也別把自己看的這麼低,每個人都是未來的諾貝爾,華盛頓,只要我們肯努力,世界都要為我們讓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誰覺得我楊葉說話狂妄,就憑著真本事,拿著你的科學專案來這裡見我!”

“呃……是不是看法有點多了?”

“哈哈哈,說的好!”

“鼓掌!你爺爺的,可算說道老子心坎了!”

“臭小子,嘴巴挺會說啊!”

隨著楊葉這聲幽默的結尾,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每一個在場科學家都激動的鼓掌。

站在舞臺背後的總書記等高層領導,也含笑著這個被榮譽環繞的年輕人拍手。

他這番話,說出了多年來國家想說,又說不出來的話……

“小葉終於成長為新一代的精神領袖了……好!我果然沒看錯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