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指揮官死了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指揮官死了嗎?

阿飛重生的前一天,姜餘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

“在遇到我之前,是什麼導致你的能源耗盡的?”

“報告指揮官,在飛船損毀的那一刻,中央系統需要足夠的能量產生護盾,我儲存能量全部被強制吸收了……”

這個回答很關鍵。

這是判斷阿飛是否有被控制的可能性。

顯然,阿飛這個低階人工智慧,還未被引起重視。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既然連指揮艙都有護盾加持,那飛船其他重要的船艙呢?

動力艙?

動植物養殖艙?

趁著回家拜年的時間,姜餘和阿飛再次來到了地下指揮艙內。

來這裡的主要目的,是有一個疑問想搞清楚。

前任指揮官到底死了沒有?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許久。

姜餘能夠走到了這一步,有時候是不由自主。

姜餘來到地下指揮艙後,就隱隱有種感覺:

這艘飛船並沒有完全損毀。

這艘飛船的其他殘骸可能只是分散在大炎星不知名的位置。

比如,北美51區……

比如,百慕大……

比如,樺國的崑崙山脈……

……

他感覺有人在冥冥中引導著他,去尋找這些殘骸。

而要找到這些殘骸,就必須有獨霸天下的實力,超強悍的裝備。

普通人如果要做到這些,簡直難如登天。

所以,姜餘才懷疑的前任指揮官並沒有死。

尤其是那個金融軟體和軍工快速成長模式。

他反覆回憶之前的種種。

在他第一次乘飛機去港島時,有那麼短暫的記憶空白時間。

當時還是空姐不斷推搡,才喚醒了他。

醒過來後,他也只是恍惚了一下,完全沒有任何印象。

當時姜餘並未在意,只當是不小心睡著了而已。

有時,躺在床上細細的回想,真的很可疑。

而且,這個所謂的自創k線圖是不是太屌了些?

就算他是數學天才,也不可能如此快速設計出如此完美的金融工具。

沒有完善經濟理論的支撐,沒有幾十年的閱歷,不可能創造出這種驚世駭俗的漲跌預測工具。

他感覺這些概念好像是被強行灌輸到大腦裡面。

還有那個人工智慧的軍工模式,感覺實在有些刻意。

為啥把那個23世紀的那個航空母艦弄出來引誘他?

人工智慧為啥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把它完全當做主人?

……

還有那個核聚變電池,為毛消耗如此之快?

指揮官座椅下的那個光腦,人工智慧為什麼不讓他拆下來?

姜餘不是之前的那個懵懵懂懂的高中生了。

他從科幻電影和科學雜志裡面知道了一些非常離譜的事情。

人類可以把自己的大腦意識透過神經連結技術完美複製進儲存系統。

也就是說,把人類的意識化作電子邏輯資訊片段儲存了起來。

這個意識如果完整的進入了儲存系統,並且這儲存系統沒有損壞,就意味著這個“人類”得到了永生。

這樣的技術在地球未來光腦技術成熟之後,完全可能實現。

姜餘很懷疑,前任指揮官的意識並沒有消亡。

只是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躲藏了起來。

姜餘望著指揮椅子底部。

那裡面有一個超強的光量子計算機。

他很懷疑前任指揮官把所有剩餘的核能電池能源運用到了光腦內。

他很想拆掉這臺光腦。

之所以如此,

但思慮良久後,還是放棄了。

算了,以後再說吧!

現在首先考慮的應該是,增強自身實力吧。

……

等他有了萬全的準備後,再來探究這艘飛船。

……

時間轉眼即逝,又到了開學日子。

學生們提著行李,揹著包裹回到學校。

他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生涯。

平靜且安寧的日子,剛過去沒多久,李世林就又打電話過來了。

最新的卡瑪斯柴油發動機樣機,已經製造出來了。

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居然被他搗鼓出來。

不僅如此,就連那個最複雜的變速箱也基本快弄出來了。

姜餘勉勵他們,繼續努力研發,一切已質量和安全為主。

既然,核心部件的研製如此之快,就必須要加速建設發動機廠和總裝廠了。

得到訊息的大衛·別克立刻前往德意志購買了四條卡車整車總裝流水生產線和五套柴油發動機總裝生產線。

另外,他又從克萊斯勒公司買了四條轎車整車總裝流水生產線,四套汽油發動機總裝生產線。

僅僅有了生產線還不行,還必須有相適應的零部件供應鏈體系,以及各種各樣的行業規範條款。

姜餘之前收購的兩家汽車軍工廠並不是很完善,很正規的汽車生產廠家。

不要說行業規範條款,就連最基本的電腦設計圖紙都沒有。

所以,任重而道遠。

要打入國際市場,就必須有相對應的國際標準。

1.所有相關的、完備的技術設計規範、標準和流程(整車、系統、零部件)。

2.相關汽車品牌的材料清單,CAD數模和圖紙,數據結構圖。

3.供應商開發管理體系:SOR(系統、零部件採購技術規範、要求、認可體系);供應商清單;物料成本清單等。

4.所有系統、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可能不完全)

5.滿足設計要求的試驗/試製計劃、流程和報告,CAE分析模型、計劃和報告。

6.整車製造體系:衝壓、焊裝、塗裝、總裝工藝卡;壓床資料;製造技術要求;終端檢測裝置清單及檢測程式等。

7.整車質量管理體系:質量評估流程及檔案;GCA Specs(顧客評審標準);白車身評審規範。

這7項內容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進入國際市場的最基本條件。

國內的幾家大型車企,或許能夠滿足這樣的規範條款,但是他們的質量不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進入國際市場,基本上沒有多少競爭力。

姜餘如果想讓自己的寶馬汽車,快速的進入國際市場,就必須有一個成熟的汽車行業管理團隊。

也或者收購一個瀕臨破產的國外知名汽車企業。

當然,如果只是針對國內,或者針對亞非拉這樣的國際市場,就沒必要對自己那麼嚴苛。

姜餘絕對是不想做一個三流的汽車企業。

他打算先把汽車廠建立起來,收購的事情委託給大衛·別克。

這傢伙因為長生仙釀的關係,現在的人脈關系非常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