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航空產業佈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7章 航空產業佈局

渦扇發動機開始是用來替代渦噴民用飛機。

從60年代開始逐步進入軍用飛機市場。

現代先進三代機全是渦輪風扇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用於第一二代噴氣式戰鬥機以及噴氣式民用飛機。

我國的殲7、殲8就是用渦輪噴氣發動機,且都是仿製前蘇聯的。

為了擺脫幾十年來沒有自主航發的尷尬境地,整整兩三代人為此付出了青春。

核心技術如果不掌握,很容易被人拿住把柄。

這種虧,咱們經歷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最明顯的就是“銀河號”,因為被切斷了衛星導航,找不到航線,船員們整整在海上漂泊了半個月。

……

以前某段時間,出現了一種風氣。

因為航空科研人員和資金的匱乏,某些人就想著自己鑽研還不如買技術直接生產。

技術買來了,卻又發現材料不達標,加工裝置精度又不夠。

然後就想著去買現成的,有現成的何必再花錢、花時間去搞研究,搞生產。

現如今,整個樺國汽車行業已經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當中。

要知道,汽車工業是民族工業中最重要一個基石之一。

由此延伸的各種產業,甚至可以佔到整個國家四分之一。

如果不自主研發,那麼永遠不會擁有最先進的技術。

國際對最新技術的封鎖已經形成國際慣例。

市場上買得到的,往往是生產國用剩的上個世代的產品或技術。

頂尖的最新技術是絕對不會賣的。

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航發,那就是因為航發延伸出來的產業鏈實在太廣了。

風神一號自主研發的成功有助於樺國發展整個工業體系。

比如渦扇發動機小型化的研發,就能讓樺國研製的戰鬥機動力裝置達到世界最先進水準。

又比如燃氣輪機的研發,雖然兩者設計理念或許不同,但製造工藝卻是大致相當。

世界上主要的航發製造商,在國際燃氣輪機市場也是佔據了主導地位,如北美的普惠和通用,英格蘭的羅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燃氣輪機又主要運用於電力、船舶動力、大型化工等領域。

而隨著航發和燃氣輪機的持續發展,又可以帶動特種金屬、材料學等科學技術的發展。

……

所以,風神一號的研制成功,幾乎瞬間就把樺國帶入到了“一流工業國家”行列。

縱觀全世界,為什麼只有北美,前蘇聯可以在全世界叱吒風雲?

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了自主研發和製造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能力。

他們可以製造出優秀的戰略級潛艇,跨洲際的戰略轟炸機。

現在,風神一號的成功,代表著樺國半隻腳邁入了工業大國的行列。

在不久的將來,完全有資格參與世界秩序得重新劃分。

英、法也可以獨立自主研製渦扇發動機,只不過壽命和可靠性、功率不如人。

島國和德意志經濟如此之強,卻不能反噬已經日落西山的英格蘭,就是因為沒有完全掌握最頂尖的航空航天工業。

沒有這種最頂尖的航發技術,就意味著不能獨立自主的任意發展軍工。

包括大型飛機,軍用戰機,大型艦船,深海潛艇等都需要航發相關的技術支撐。

風神渦扇發動機的試車成功,對樺國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大飛機專案了。

它己經代表樺國工業正在向高精尖方面轉型。

落後、廉價的工業產品在不久的時間後將會徹底成為歷史的塵埃。

現在世界上能自主獨立製造渦輪發動機的國家有很多,但是造優秀的先進的就不多了。

島國和和德意志差不多,先進的渦扇發動機也是個弱項。

猶太國、維京、瑞士、加麻大、意呆利也都是和島國差不多的二把刀國家。

勉勉強強可以生產,卻不怎麼樣,最終還是要買發動機,要不就用渦噴發動機。

他們所有的弱點全在渦扇發動機上。

迄今為止,歐洲空客的民用航空客機多還是使用英格蘭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渦扇發動機。

另外,阿三也曾宣佈能生產,除了他們自己人,幾乎沒人信。

他們國產的發動機就連他們的空軍都不要,比如lca光輝戰鬥機。

儘管如此,他們每年還是要從空中掉下來不少的飛機。

世界噴氣式民用飛機領域的最主要的發動機被三家公司壟斷,北美的普惠(P&W),通用電氣(GE),英格蘭的羅羅公司。

……

現階段而言,樺國在高階產業上的發展和佈局,就要圍繞風神一號展開研究。

鑑於風神一號的落後產能,就必須大力引進高階生產線。

姜餘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引進意呆利的高階生產流水線和工業用機器人。

然後,透過逆向工程和人工智慧全力發展這種高階配套產業。

只要把這種高階產業提升上去了,樺國的經濟就可以迎來跨越式增長。

因為,樺國本身就是一個未開發的超級大市場。

民用航空、民用大型船舶,民用汽車等等,這些產業在樺國大多都是未開發或者急需更新換代。

除此之外,透過樺國低廉的研發費用和充足的勞動力,完全可以把這些產業面向國際市場,與那些歐美跨國公司競爭。

姜餘在XF航空基地呆了三四天,便返回了京都。

這次回來主要還是為了與俄羅斯那邊的石油管道路線,以及他們的聯合農場專案。

按照中俄兩國之前約定的線路,姜餘需要付出大概50億美元的修建費用。

這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雙管道的大型工程項目。

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希望得到這個工程的承包權。

因為他們的技術和實力在全世界都算是頂尖的。

尤其是在冰天雪地的伯利亞和蒙古,更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只要能夠拿下這個工程項目,他們還承諾無償提供兩種管道運輸的技術永久授權。

除此之外,在工程開啟後,他們還保證兩國工人的相等待遇。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聯合農場專案,姜餘就沒想過賺太多錢。

他需要在那邊樹立權威,擴大影響力。

該專案雖然來錢不是很快,但所需要的農民和工人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姜餘希望首批派出100萬農民和工人支援建設。

可別小看這個專案,憑藉樺國人吃苦耐勞的本質,每一個人最少都可以賺到三、四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