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章 廢材加傻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3章 廢材加傻子

果然,杜邦最後還是讓埃裡克·拉梅茲失望了。

不過,最後臨走之前,杜邦送給他一個訊息。

在樺國可能有他所需要的東西……

埃裡克·拉梅茲可是上達通天的人物,這些訊息真難不住他。

樺國有一個癌症靶向藥已經完成了臨床試驗。

總共800多人接受了試驗,有腸癌、肝癌、肺癌等各型別的患者。

根據跟蹤反饋,大部分患者基本上都恢復了日常生活。

拜耳醫藥去烏克蘭找了一些做過臨床試驗的患者瞭解了一下情況,甚至還出錢請他們去了一趟柏林做了幾次全身檢查。

癌變部位雖然沒有清除,但也沒有發現癌細胞擴散的趨勢。

這跟《巨匠》發表論文是一致的。

雖然沒有藥到病除,但那些隱患已得到了控制,很難繼續擴散。

其實這已經很好了,惡性腫瘤已經轉變成良性的,基本上就等於治癒了。

等到以後科技越發先進,手術切除的機率還是很高的。

最關鍵的就是,沒有化療和放射治療……

埃裡克·拉梅茲為了不耽誤治療時間,他第一時間就搭乘航班,前往樺國了。

……

樺國,陝北。

姜餘和王麗櫻趁著五一假期,一起來到了這裡。

陝北地區是革命老區,也是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這裡不同於江南小鎮的柔和細膩,也沒有塞外的冰飛雪舞。

陝北的風景拋棄了嬌柔細膩,這裡是粗獷蒼涼的曠世原野。

因為深處黃土高原,沒有足夠的木材,當地的農戶們大多挖窯洞做房子。

王福寬所在“指揮室”也沒有免俗,同樣是如此簡陋的房屋。

姜餘站在高高的山樑灣子上,一眼望去是一望無垠的黃土高原。

貧瘠的山樑如凝固的波浪,縱橫起伏地延伸向遠方。

這裡真窮!

除了房屋面前的幾棵杏樹,那些山區好像再也看不到綠蔥蔥的樹木。

他之所以要親自來一趟,就是想看看黃土高原生活的居民,到底有多苦。

他也想在這裡看一下,能不能改變這邊農民的生產模式。

這一回姜餘可是來真的了。

他已經讓馬里奧·阿爾瓦雷斯從澳鼠國、北美、加麻大等地足足訂購了100億美元的小麥和大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糧食將會分三年全部免費供應給退耕還林的農民。

而這些農民要做的就是,承包土地植樹種草,養雞養鴨。

在此之前,這裡的傳統就是養山羊。

因為這畜牲的經濟價效比是最高的。

農民們也知道這畜牲對環境的破壞力比較大,尤其是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可是不養這個……

有誰不願意自己家鄉好起來,但總得養家餬口吧。

……

王福寬作為資深的農業專家和地質專家,並非浪得虛名。

70年代的時候,他在這裡也呆了幾年。

對這裡的土壤和植物的搭配,很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他建議黃土高原主要種植黑麥草、紫花苜蓿和俄羅斯飼料菜這三種經濟作物。

黑麥草種子發芽快,幼苗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黑麥草其質地較為細嫩,抗病蟲害以及抗水抗旱的能力也很強。

紫花苜蓿苜蓿被稱作為“牧草之王”。

其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蛋白質含量高,對人體有益,可以預防一些疾病。

紫花苜蓿適應性廣、抗寒性強、耐乾旱、產量高,再生性強,一年可以收割4~6次。

同時它也是山區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俄羅斯飼料菜簇葉多,葉片寬大肥厚,每年可收割5~6茬,每茬每畝可收穫20000~30000公斤。

並且含有的粗蛋白含量超過其他青飼料,營養豐富,適口性好,適用於牛、羊、豬、兔、雞、鴨、鵝餵養的優質牧草。

並且俄羅斯飼料菜的再生力強,既耐寒又抗高溫,種植時不挑土地,易種植並且高產量。

姜餘有這樣經濟實力,有這樣的魄力,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支援和廣大農民們的齊心協力。

王福寬保證三年內,至少有一半的黃土高原將不再是黃色。

趁著閒餘的時間,姜餘帶著王麗櫻在附近的幾個鄉鎮遊玩。

這裡的羊肉絕對是一絕,相比南方的山羊,簡直就是天地之差。

他倆也沒客氣,一路遊玩一路擼著串。

逍遙自在!

在其中一個村子,他們碰到了不同尋常的景色。

在一處小河灘上,她們居然碰到了成片成片的樹林。

在這遍地都是黃土的高原上可是非常罕見的。

姜餘找了一些人打聽後才得知,這是兩個傻瓜加廢柴的作品。

這村裡有兩個兄弟,一個雙目失明,一個沒有手臂。

對村裡人來說,這兩人都廢了,沒有勞動能力了。

但就是這樣的兩個廢人,在這20年當中,將這一片荒灘變成了綠洲。

對這樣的兄弟倆,姜餘倆人都很好奇。

是什麼樣的動力,居然驅動這兩個傻瓜做出這樣的驚天偉業。

他們不是知識分子,更不是叫獸磚家,居然有這樣的覺悟?

第二天清早,姜餘和王麗櫻早早來到河灘邊上。

沒多久,兩個傻子就過來了。

一個雙目失明的瞎子,一隻手扛著鐵鍬,另一只手抓著前面一個空洞洞的袖子。

空洞袖子的那人,用肩膀扛著籃子和一把鋤頭在前面帶路。

兩人走到河灘附近,找到一個可以種樹的地方。

因為沒有樹苗,他們只能扦插育苗。

雙手殘疾者跪下,用肩膀頂著瞎子爬上去。

瞎子摸索著爬上樹,找到枝條砍下來。

下面的那個沒有手臂的人,用腳把這些散亂的枝條一根根收起來。

然後他用脖子夾著鐵鍬挖坑,瞎子則在旁邊用著鋤頭刨土。

……

瞎子摸索著樹枝,把它插在洞裡,另外那人就用脖子夾著水桶,用河裡打來的水澆灌……

然後,他倆又不斷重複剛才的動作……

直至夕陽西下。

你是我的雙手,我為你的雙眼。

靠著這原始低效的方式,這一對廢人,成了別人眼中的傻瓜。

他們就這樣一直傻了20年,整整一代人的時間。

這片綠洲,這1萬多棵樹。

就這樣被“傻”了出來。

曾經,一次種了800多棵樹,只活了兩顆。

成為了許多人的笑柄。

曾經,一場大水把所有樹苗沖走。

多少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曾經,一場大雪把……

他倆人開始沒有那麼崇高的目的,只是想砍樹賣錢,圖個生計。

但看著樹苗一天天長大,高過了腰,齊平了頭,長過了房頂,又遮住了太陽。

他們捨不得揮起斧頭,那些可都是他們辛辛苦苦種下的啊!

十多年來的艱辛,難道就這樣被毀了嗎?

看到這,姜餘沉默了。

王麗櫻早已蹲在地上,淚流滿面……

這就是被他們嘲笑的傻子?

這就是被所有人認為的廢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