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津港造船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6章 津港造船廠

埃裡克·拉梅茲在京都呆了半個月才戀戀不捨的回去了。

這傢伙極度怕死,他每天都會去做一次ct或者磁共振。

他要確認癌變細胞是否真的被控制住。

直到他的私人醫生鄭重其事的告訴他,已經沒問題了。

姜餘自從第一次見面後,就沒再關注這個傢伙了。

10億美元,不少了,但也不多。

這家公司每年打官司賠出去的錢,也差不多這個數字。

埃裡克·拉梅茲作為世上有數的富豪,10億美元的身價還是不能夠匹配他的身份。

姜餘覺得自己太善良了,要價有些偏低。

“算了算了,細水長流嘛,希望這傢伙回去後,能給自己公司的品牌攢點口碑…”

……

今天他要跟楊校長去一趟造船廠。

自從航空母艦立項以來,姜餘還沒有去過造船廠。

聽楊校長說,這津港造船廠是合資收購過來的,價錢並不貴,不到一個億。

作為航母研究的主力,姜餘和京都理工各佔總股份的35%,剩餘的30%留給了哈工大、哈工程。

為啥軍工和國資委沒有入股?

很簡單!

人家壓根就不信這三所大學能搞出個名堂出來。

他們認為姜餘是愛國情懷氾濫了,自掏腰包準備拼一把,所以並不看好。

楊校長看好的造船廠在京都和天津的交匯處。

跟那裡相隔五千多米,沿著國道向西五百米是火車站點和汽車站,交通條件得天獨厚。

但因為造船廠經濟效益不好,通往船廠的那條路年久失修,已經是破破爛爛了。

蘭博基尼在荒野中飛馳,輪胎在沙土路面碾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車窗兩邊的景物在飛速後退,後面的道路變得越來越顛簸。

汽車開始爬坡,車窗外側是崎嶇的山路。

姜餘透過車窗觀看這裡的地形,感覺非常不靠譜。

“老楊啊!您是不是被坑了?”

“您咋會選擇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楊校長也有些囧,上次來這裡時是坐船,感覺問題並不大呀。

連條路都修不好,還說要1億?

這不是坑爹麼?

“你小子,唧唧歪歪要幹啥?”

“到了地方,你就知道到底值不值得?”

姜餘不想跟他爭辯。

待會兒到了,如果還是那樣垃圾,那就必須要把他損到底……

“小子,北青兩所學校已經換帥了,你知道嗎?”

楊校長轉移話題,不想在這條破路上糾結了。

姜餘有點吃驚的問道。

“怎麼會這樣呢?按道理,也不可能同時換啊!”

“還不是你這臭小子,上次在老王家說的話被某人捅上去了。”

“換了也好,要是再呆幾年,這兩所學校就徹底廢了。”

姜餘心裡沒任何愧疚。

自作孽,不可活。

“他們那樣就是作死,兩個學校的領導層目中無人,好像全樺國就他們兩個學校牛逼似的。”

“今年華清招多少外國留學生,明年我北大就一定要趕上你。”

“今年北大有多少出國留學生,明年我華清就一定要超過你。”

“兩個學校居然在這個方面叫上勁了,簡直就是可笑。”

楊校長也是搖搖頭,很不屑這樣的學校風氣。

姜餘繼續說道。

“國內對外國留學生設定的門檻較低,就會導致別人不珍惜,甚至以為自己高人一等。”

“而那些費盡千辛萬苦考進學校的尖子生,卻發現那些“洋垃圾”競比自己地位還高,內心憋屈肯定是有的……”

“如果是換作我,才不受那個窩囊氣,早他媽退學了……”

楊校長微微頷首,意味深長的說道。

“這種誤解必須消除,只有一視同仁,才能讓大家坦然接受。”

“而且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和底氣……”

國內高校確實需要提高留學生招收門檻,讓那些有一些真才實學的人到國內留學,學習相關知識,提升綜合素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並非是來者不拒,給予“超國民待遇”。

換位思考下,我們國家的很多留學生到國外留學。

他們大多數都是憑藉自身的綜合實力,才獲得國外高校的OFFER。

其間付出了許多的努力,當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國內高校的做法,讓很多頂尖學子們寒心了,從而選擇了一去不復返……。

姜餘好奇的問道。

“換了兩個校長都是誰?”

楊校長也沒有隱瞞,又不是大秘密,過幾天就公佈了。

“一個是華清的副校長,這傢伙是個硬骨頭,對學校的這些風氣看不慣,所以經常黑自己的學校,任何場合都沒放過。”

“他本來也打算出走,結果你知道的……”

“北大聽說是換了一個姓鄭的小夥子,大概也就30多歲吧?”

“這傢伙沒接觸過,不知道咋樣,應該算是臨時聘用吧,沒有級別。”

“聽說跟你一樣,最反對英語教學,反對英語高考……”

……

兩人一路聊天,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目的地。

姜餘叫阿飛停車,開啟車門,站在半山腰上,舉目四望。

他這時才明白了這條路為啥會坑坑窪窪,長期無人打理了。

這兒是一個環形佈局的半島。

往下漂流數公裡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天津港。

往上爬多幾公裡就是一個大型工業區。

要是腦袋不坑,一般都會坐個船從上面飄下來,最多十分鐘,省時又省力。

開車走爛路繞了一個大圈,那絕對是腦袋被驢踢了。

這裡到處都是建設工地,各種機器轟鳴的聲音讓人心煩意亂。

兩個人一起來到指揮辦公室。

這裡有一個3D模擬沙盤,楊校長指責那個最大的建築,說道。

“這就是組裝航母的十萬噸級船塢,我們打算直接建造兩座。”

“知道你小子有錢,咱可沒有替你省著花。”

姜餘沒有說什麼,他讓負責人把當初船廠的設計圖紙拿過來。

他覺得這個船廠的設計還是有點保守了,以後建造更大的船舶或者戰艦就有一點不夠用了。

這設計方面還是用人工智慧的好。

以後的造船廠,肯定是模塊化組裝,高強度的塔吊和龍門越大越牢固越好。

反正多不了多少錢,全部按照最高配一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