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1章 地表最強武器(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1章 地表最強武器(下)

正如雷毅所說,鎢棒在平時可能也就是一根比較重的燒火棍而已,就算從高空扔下來,也只能造成方圓四五公里的殺傷,跟核武相比就遜色多了。

但平射就不一樣了哦!

這可是一支疊加了各種“DeBuff”狀態的魔法鎢棒,只要用電磁炮發射出去,對敵方造成的不僅僅是貫穿傷害,還有直線型的範圍感染傷害。

這種武器製作簡單,價格實惠,又易儲存,最關鍵的還是高效綠色環保無汙染,且目標精準明確,事後不留作案證據。

尤其是從太空中發射,別說阻攔了,就是想要發現都極其困難。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這玩意兒都要比核武器強大太多,實乃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的必備良品。

眾人腦補了一下被聲波武器摧毀後的世界,俱都不寒而慄。

被鎢棒打擊過的城市,都會保留著完整建築結構,而並不像那些傳統戰爭片裡的一片廢墟。

並且,這樣的世界裡的植物都長得特別的旺盛,因為它們的天敵,不管是人類還是害蟲,都死了。

“總工!有情況!”

就在眾人陷入沉思中時,突然被這一聲大叫喚醒。

負責雷達監測的工程師突然呼叫了一聲,顯然是有突發情況。

“怎麼回事?有什麼情況?”維克托·科瓦爾斯基跑過來緊張的問道。

“朱雀號”可是他的命根子,要出現什麼意外,那就相當於要了他老命。

“您看,這裡出現了一道龍捲風,很突兀的就出現了。”

“哦,嚇死人了,那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就是龍捲風嗎?”維克托·科瓦爾斯基用手輕拍著胸脯,語氣中有些後怕,又有些氣惱。

“可是,這次龍捲風的出現可能與我們的測試有關。”工程師指著另外一個顯示器所呈現的影像說道。

顯示器中,龍捲風出現的位置恰好是鎢棒的落地點。

“這麼巧?”姜餘也趕了過來,看到了剛才的那一幕。

顯示器中的龍捲風正越來越強,空中形成的旋轉氣雲也越來越大,周邊的砂石也被這龍捲風吸進去了,影像開始變得越來越模糊。

不得已情況下,維克托·科瓦爾斯基通知“朱雀號”開啟上面的電子光學瞄準鏡,並把訊號傳輸過來。

“這怎麼回事?”

幾位大佬也一同趕了過來,看見顯示器呈現出的龍捲風,也是一臉的好奇。

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只好重新再解釋了一遍。

這一次的龍捲風很蹊蹺,大機率可能跟鎢棒的發射有關。

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因為龍捲風所出現的位置和運動軌跡,與鎢棒從高空落下來的軌跡不能說相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姜總,你們這鎢棒的設計師究竟是哪一位大神,居然把這鎢棒設計成了孫猴子的“金箍棒”了……”

“沒錯,沒錯,這鎢棒不僅威力大,殺傷範圍廣,還可以翻天覆地、攪動風雲,不比金箍棒差了。”

雖然搞不清楚具體原因,卻也不耽誤眾人的嘻笑和調侃。

姜餘臉上的表情有些錯愕,又有點古怪,不知該怎麼解釋才好。

“這玩意就是我設計的,當時考慮沒那麼多,就是要求快準狠,前面的螺旋體能擊破音障,後面三個螺旋短尾翼除了可精確定位,就是把剩餘的空氣分子震盪出去,僅此而已,真沒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道理其實很簡單,鎢棒快速旋轉時,透過其尾短翼迅速把周圍空氣激盪出去,並造成漩渦狀態。

漩渦狀態下的中心氣壓可以比周圍氣壓低,更加有利於減少鎢棒高速下墜時的阻力。

姜餘還有個重要原因沒說,就是這樣子看起來非常酷炫,比一根直挺挺的燒火棍強多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把這設計的活紿攬下來了,反正又不耽誤啥時間。

“姜總,能否把鎢棒的設計圖紙給我看一下?”雷毅在一旁問道。

他可不相信有那麼多巧合,這姜餘年紀輕輕就創下如此大的家業,要沒點本事,誰信啊?

“沒問題,這玩意兒許多人都看過,他們個個都誇讚這設計很拽,很養眼,哪想到……竟會出現如此多的風波。”

姜餘隨意點開了個資料夾,又把裡面鎢棒的設計圖紙最大化給顯示出來。

“姜總,您真是太謙虛了,”

雷毅湊到電腦前仔細看了一會,然後又連聲讚歎道:“厲害,果然是天才啊!您這設計水平比我們科學院都要強多了。”

聽到如此高的評價,姜餘和維克托·科瓦爾斯基彼此對視一眼,苦笑一聲,又都無奈的搖了搖頭。

姜餘說的話,維克托·科瓦爾斯基是絕對相信的。

因為姜餘拿筆畫圖時,他是站在一旁看著的,總共花了不到幾分鐘而已。

至於技術部後來是怎麼修改的,他是一頭霧水,但原始設計跟現在這幅圖八九不離十。

因為鎢棒的使用方式太過粗暴簡單,所以幾乎沒人關心這沒計,沒用就行。

雷毅越看越覺得這鎢棒設計的巧妙,不由得驚歎連連。

“姜總,您這尾翼的設計真是太絕了,在高速運動和旋轉下,他能夠輕而易舉的把周圍空氣激盪出去並造成無數個旋轉渦流,然後又在鎢棒針狀螺旋體幫助下形成一個源源不斷的旋轉熱氣雲,這樣一來龍捲風就形成了,簡直是太巧妙了,佩服,佩服。”

雷毅之所以成為空軍的武器專家,就是他在空氣流體學和彈藥學中都有很深的學術造詣。

他現在只看鎢棒設計圖紙,就能夠大致摸清龍捲風產生的原因。

“姜總不愧有天才之稱,隨意一個設計竟隱含有如此多的奧妙,厲害!厲害!”旁邊一位大佬由衷的說道。

“哪裡,哪裡!過獎了……”莫名奇妙的被眾人誇讚,姜餘是真有點不好意思。

就這麼一會兒的時間,檢測工程師報告說,龍捲風已從最初EF0級,連跨兩級達到了EF3級。

這時候的風速在218-266公里每小時,可以把一輛較重汽車吹翻,樹木被吹離地面,房屋一大半被毀,甚至把火車脫離軌道。

“哈哈哈,想不到還有意外收穫,這玩意兒居然又成了氣象武器,可以人工製造龍捲風。”

“是啊是啊!太出人意料了。”

“想不到,姜總如此年紀輕輕就學究天人,竟設計圖如此大殺器,得上報中央,給予重獎。”

“嗯,那必須的。”

“另外,把這些設計圖紙全部要列為最高機密保存起來,相關人等也必須重視起來。”

“人造龍捲風”絕對是一個“意外”,誰也沒想過會這樣出現。

在普魯士賓士的汽車博物館中就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龍捲風,而且可以持續不斷的生成。

原因是這個博物館剛建成時,在安全消防檢查時,發現沒有達到要求,而當時考慮到種種因素,博物館方不可能再去返工。

在不破壞原有設計的情況下,就來了這樣一個奇思妙想,在大廳頂部安裝上大功率抽風系統。

這樣當火災發生的時候,致命的濃煙就能迅速的被抽出去,這也就能夠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據說可以在火災發生時能瞬間抽空28噸氣體,火災時產生的濃煙也就不擔心了。

因為上面又設定了煙霧裝置和射燈,這個抽風系統瞬間被烘托成了一個巨型的龍捲風。

不過,那龍捲風也就30多米高而已,而且還是在室內意外生成的,不具代表性。

一陣說說笑笑後,雷達兵又報告說,龍捲風等級又提高了,達到了EF4級。

這時候的風速在267-322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汽車刮飛,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為平地,樹木被刮到幾百米高空。

再加上沙塵暴,那破壞力絕對驚人無比,好在,羅布泊本就是一座杳無人煙的沙漠,無需擔心。

“要不,再找兩個地方測試一下?”姜餘主動建議道。

現在就這地方只測試了一次,實驗依據太少,說服力不足,說不定就是巧合呢。

“我贊同,可以找一兩個地方再試一下。”

“沒錯,我也贊同。”

眾大佬達成一致,姜餘也不再客氣,直接開始坐鎮指揮。

“02,02,保持原高度,飛臨倭島上空,分別朝東京灣口和倭海試射一枚鎢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01,01,02明白,保證完成任務。”

那邊的氣候、風向和羅布泊完全不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作為測試點很適合。

發射很順利,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龍捲風的氣旋雲形成。

果然,不到十分鐘,兩道EF1級的龍捲風分別在倭島西北和南部的海域中形成。

眾所周知,廣闊的海平面上的風力和水汽遠遠高於內陸地區,海水和空氣中的溫差也很大,90%的颱風形成皆與此有關。

所以,鎢棒射出去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生成了EF1級龍捲風。

這還不算誇張,姜餘估計一刻鍾之內,這兩股龍捲風就可以升級為最高等級——EF5級。

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鎢棒發射出去後,在對流層和海平面之間停留的時間絕不超過一秒。

在這不到一秒的時間內,自上而下形成的旋轉氣流很均勻,龍捲風內部的能量達到最大化,再加上外部環境因素的加持,比無水沙漠中快不止一個層級。

眾大佬們坐在一旁要麼抽菸聊天,要麼喝茶靜等,他們也很想知道這“人造龍捲風”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威力?

(說實話,看這書的人真不多,可能是前面開頭沒寫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