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末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章 統領大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章 統領大軍

熱門推薦:、 、 、 、 、 、 、

對發展科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加入書架”,;本書在接下來的章節馬上就要發展現代科技了。

聽到這些,村長心中暗想:“軍中高瞻遠矚之人還真是太少啊!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而要守好天下更是難上加難啊。軍中多草莽,如果大家都隨意而為,擾民傷財,則所作所為與元軍相比又何異,那打下的城池還不是會遲早丟掉。如今亂世,缺少的不是莽夫,而是心繫天下之人啊!”

看到眾人的反應,村長心中瞭然,他慢慢呷了口茶水,耐心的向眾人解釋:“不管大家對軍師的看法如何,但軍師領軍管民的才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試問軍中可還有如此大才之人?就算我們全福建行省,像軍師這樣心懷乾坤之人也是寥寥可數。”

“大家細想軍師以往的所作所為,可有半點是為了自己享福?他對諸位將士嚴苛,那是為了保持我們軍隊的戰鬥力,保證我們有一個穩定的後方。他獨斷專行那說明他對自己信心十足,他的謀略早已超越了你們。而他招攬各方人才,更是將其祖傳配方和手藝傳與他們,這其中任何一樣拿出來都至少抵得上幾個縣城的財富,而他毫不藏私的目的,都是為了給大軍獲取強大的武力支援。我相信不久大家就都看到成效的。軍師早已心懷大局,我們卻還都在行小人之心。這統領一職,還真非軍師莫屬。”

如果此時正在蹲小黑屋的張光華在場,一定緊抱村長的大腿,高呼:“知我者,村長也!”

看到眾人已心有所動,村長繼續趁熱打鐵的說道:“還有大家的擔心,那完全是多餘的,自古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雖然大家表面上受軍師節制,但軍權照樣實打實的掌握在李將軍手中,而謀略佈局、治理百姓皆是萬分瑣碎之事,交給軍師處理是再好不過。而諸位只需上陣殺敵,積累軍功,日後等天下太平,謀一個封妻廕子還能有差?”

……

傍晚時分,勞累至極的呂氏兄弟與其他張光華的部下終於在李將軍親衛軍的幫助下找到了軍師的下落。

原來攻破仙遊城時,逃出的一隊“元軍”在得知軍師會在沒有守衛的情況下逛街時,邊設法擄走了校長。他們把軍師關在了郊外的一處院子裡,準備向他拷問義軍具體的軍事情報,然後好將情報和軍師首級獻給泉州路的千戶邀功。但幸好這些邪惡的人被正義的村民舉報,而此時他們正在被親衛軍圍攻。

等到眾人趕到郊外,剛好看到“元軍”狼狽逃竄的背影,反觀李將軍的親衛軍,則各個毫髮無傷,威武異常,充分展現了我義軍的戰鬥力與軍威。大家開啟院角的柴房木門,果然看見軍師被蒙著眼睛,結結實實的被捆在了木樁上。

當晚,被解救出的張光華並沒有隨呂一山他們回府邸壓驚休息,而是去了軍營與李將軍、呂將軍還有李村長徹夜長談。當晚除了他們幾人,並沒有其他人知道談話的內容,只知道那裡的燭光亮了整整一夜。

指揮所,剛剛被解救的張光華正坐在首座細細品茗,而李大和呂光甫正一臉尷尬的坐在左右兩旁。之前村長將張光華請到首座,並告訴他下午眾將士已經奉他為首的訊息後,他就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閉目養神。短暫的尷尬後張光華還是開口打破了這沉默。其實在被俘之後張光華就隱約猜到了原因,甚至還舉一反三想到了自己第一次被綁架的情形。憤怒之餘,他也深刻的反省了自己,自己一直想按自己的現代化夢想推動社會的進步,卻忘了古人與自己理念的不同,自己一直想著如何達到民主共和,但大家的觀念卻都還在停留在君權主義之上。是自己操之過急了。

剛剛確定了自己被俘原因說他不憤怒那是假的,但現在卻並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

“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讓國家昌盛,如何才能讓每一個百姓都生活的富足、生活的幸福?”

李大和呂光甫沒想到張光華不是先責怪他們,而是問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們一臉驚訝的望著張光華。

“當然是君主英明愛國,群臣竭力治國。”村長這時睜開眼睛,替李大兩人答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村長說的不錯。那我問你,自秦隋唐宋元以來,哪一朝不是開國時國泰民安,但最後都是君主昏庸無能,群臣貪汙**,百姓民不聊生。這又是為什麼?”

看到三人啞口無言,張光華開始自問自答:“君主一代聖明,但能保證子孫也兢兢業業?臣子一代賢明,但能保證後代世襲後也能像他一樣忠心治國?開國君臣皆知天下來之不易,自當竭盡全力。但後人卻生則享有一切,不歷艱險,怎知珍惜?當然會肆意揮霍。現在大家飢不果腹,義民四起,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天災**?!”

“實際上是這個理念,這種制度,這一切從一開始就錯了。”

“那軍師你難道有更好的對策。”這時完全被顛覆了忠君愛國理念的李大開口問道。

聽到李司令這麼問,張光華終於笑了,說道:“對!國家,說到底是所有百姓的國家,理應由所有人共治之,而方法就是議會共和。什麼是議會共和?就是由大家從讀書人中選出一部分有能力的代表組成議會,接著又選出議會中最傑出的人才擔當總理。由總理牽頭、議會配合共同治理國家。而議會成員和國家總理並不是終生制,而是5年一選,每次都要更新。”

看眾人皆若有所思,張光華繼續說道:“國家也並不是沒有皇帝、沒有君主,皇帝可以世襲,但是不能管理國家,只能監督天下百官,誰做的不好就要彈劾他。但皇帝也不能隨便彈劾,百官的哪些做法值得彈劾還應該形成明文規定,天下人有目共睹之。我姑且稱這種規定為名叫國典(憲法)的律法,國典規定皇帝的職責與許可權,議會和總理推舉的章程,各個官員治理國家的權力和限制。國家的一切執行都要有據可循,有章可查。誰敢貪汙、欺壓百姓,定當世人共誅之。”

“為了防止出現群臣內鬥,還有民不能告官的現象發生,我們還並不能讓國家所有的事情都有議會和總理做主,他們應該只可以治理國家。而掌管刑獄、制定律法和軍隊應該獨立出來。總理沒有權利更改律法,百姓也可以在刑律司狀告官員甚至皇帝,而只要符合律法就該判刑。還有為了防止有人奪權,國典應該規定軍人不能參政,軍隊只能作為一個征戰邊疆、保衛國土的存在,更不能隨意欺壓百姓。”

“總而言之,就是君主監督國家,治國(行政)、立法、刑獄(司法)、軍隊四權分立。為了統領四權,我們還可以設立一個首相,這個首相就像現在我這個統領一樣,我可以命令李司令你出兵攻打德化縣城,但實際上軍隊仍然是你的軍隊,如何出兵都由你來決定。首相可以管理四權,但卻不能掌握四權。”說到最後,張光華還給李司令開了一個玩笑。

聽完張光華所描述的“君主立憲制”,李大和呂光甫都還在慢慢理解和消化。但村長已經開始舉一反三的向張光華問道:“那麼皇帝是不是就可以讓開國時功勞最大的人擔當,可以李大來當,可以呂光甫當,也可以你當。而不管誰來當這個皇帝其實都並沒有什麼不同,整個國家都會在律法的規定下執行,誰都不得違背?”

“村長所言極是!這就是所謂的法治社會,在法律下,包括農戶和皇帝的所有人在內人人平等。所以這樣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律法,而國家最根本的律法就是描述這種國家制度的《國典》,這也是國家最根本的法典,任何人都不得違背,包括皇帝。”看到村長一觸即通,張光華也是非常高興的回答道。

“《國典》,真是巧妙。如果真能依法治國,國家不難萬代昌盛。而律法不完善時還可以靠立法不斷改進和進步。此治國方法道理簡單而有效,是能放之四海皆準的治世良方啊!”此時村長已經是高興的自言自語,像是得到了最心愛玩具的小孩子。

其實他生命的一半時光都在見證著元朝的衰落和百姓越來越困苦的生活,他也曾想改變這個世界,但無奈大半輩子都沒找到可行的方法。此時發現張光華全新的理念完全解決了自己的問題,而現在還有一個大好的機會讓自己去實現這個理念,哪有不高興的道理。

好不容易才讓情緒緩解下來,村長笑著對張光華說道:“我還真想不到有什麼東西能難道軍師你啊!連如此巧妙的方法都能想到。這個《國典》我一定要將之完善,看來以後少不了要和主席你討論的時候了。”

聽到村長如此推心置腹的一番話,張光華也是喜笑顏開,自己在改革的路上又多了一大助力啊。

(30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