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末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章 第一次圍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章 第一次圍剿

熱門推薦:、 、 、 、 、 、 、

大家記得登陸賬號看書啊,會給我們作者帶來支持率的,謝謝啦。

“回達魯花赤的話,興化的五千精兵已經入城了,福州成三寶萬戶親自率領的六千軍隊還在路上,估計趕過來還要三四天。”賽普丁雖然已經是一軍統帥,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他是波斯人,雖然地位比那些漢人要高很多,但和倒刺沙這種純正的蒙古人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嗯,你密切關注福州軍的動態,等他們一到我們就攻打安溪。李賊現在剛從仙遊出發不久,他想要攻下德化、永春再趕到安溪沒有十多天那是絕對辦不到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在中途設伏將他們各個擊破。”倒刺沙對元軍的機動能力還是很滿意的,安排了賽萬戶的任務後他就乘轎返回了衙門。

其實以他的經驗作出的判斷在當時來看的確是正確的,但他同樣還是算漏了張光華,他不知道因為張光華掌握了爆破技術,將原本需要兩三天的攻城過程大大縮短,而且義軍還以最大程度保留了自己的實力。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義軍和元軍的實力差距正在逐漸縮短。

……

與此同時,李大和呂光甫在得到訊息後都加快了行軍速度,而呂光甫已經帶領他的騎兵部隊先行一步趕回安溪,而並未隨大部隊在永春中轉停留,他還需要幫助守在安溪的表弟呂光信偵查敵情,並且通知城內做好防禦工事。

……

緊趕慢趕,李大終於在離開德化後的第七天早上趕到了西溪河上游,期間他還花了兩天時間攻下了永春。等過河後穿過金谷,再走上兩三個小時的路程就能趕回安溪縣了。自從知道元軍會派大軍圍攻安溪時大家就心急如焚,而此刻快要回到安溪了,大家是終於松了口氣。

等抽調附近漁村的船隻將上萬大軍送過河,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為了大軍的安全,李大決定安營紮寨休整一晚再出發。不過就在他們忙碌的時候,事情卻偏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報——李司令,呂將軍派人送來了訊息,現在人就在帳篷外。”外面的衛兵掀開帳篷,走進來向李大彙報。

“快傳。”李大停下了手下的事說道,他隱約有了一絲不好的預感。

“李司令,大事不好了。大批元軍已經開始在安溪城前集結,目測估計有兩萬人之巨。呂司令在元軍合圍之前派我出來報信,叫李司令千萬不要冒險過金谷,莫要中了元軍的埋伏。”傳令的士兵明顯是馬不停蹄的趕過來的,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聽到這個訊息李大頓時腦袋都懵了,兩萬多人啊。元軍一向騎兵眾多,估計此時軍中怕是有五六千的精銳騎兵,而自己只有一萬的步兵,在峽谷中根本不能排兵佈陣。況且峽谷的地勢非常便於埋伏,自己如果強行支援安溪怕是沒有絲毫勝算。但如果不去支援,就以城內的兩千多守軍,這城估計就很難守住了。

而面對這樣一個死局,估計只有守住了安溪,才能有一絲破解之法。可要守住安溪,可能嗎?

……

安溪縣大營。

“軍師。”看到張光華進來,眾人都向他問好。

呂光甫一把將張光華拉過去問道:“軍師,你看現在怎麼辦。元軍估計明天一早就會開始進攻了,這城要守住,難啊。”

不過張光華也只能對他乾笑,他又何嘗不知道。不過他還是打起了精神對大家說道:“自從接到了元軍會大舉入侵的訊息後,我已經派人將仙遊和德化的火銃與碗口銃全都運了過來,現在三個縣城的碗口銃加起來足有五六十門。一些守城器械也被運來了,城內的匠人此時也正在連夜生產工具。而且三個縣城積累的一千多杆火銃已經完成了準火繩槍的改造,可以發射帶鐵丸的定裝彈,雖然照樣沒有準頭,但發射頻率卻大大提高。”

看到周圍一臉不知所云的將領,他連忙向他們普及這些經過改進的火器知識。當他們知道改裝火銃的發射頻率足足增加了三倍,威力也可以翻倍後,都一個個驚訝的說不出話來。他們完全不明白,明明是同樣的火銃,為什麼加了一個扳機就能讓威力瞬間翻倍呢。

吩咐了呂光甫,先安排部隊熟悉改造火銃的用法後,張光華就去安排後勤了,這些事情可馬虎不得。

在全城軍民焦急不安的擔憂中,時間來到了第二天。張光華早早的就隨呂光甫來到城牆視察情況,被運過來的幾十門碗口銃也都在城牆上安裝完畢。

這次守城的兩千餘士兵被分成了三部分,呂光甫統領的一千兩百人為第一組,城內的守城器械和八百餘張弓分給了他。商人出身的沈立帶領著匠戶和原來的火銃手總共一百多人組成了第二組炮火支援組,用於操作殺傷力較強的碗口銃,另外張光華還安排三百多人的青壯給他們搬運彈藥。最後一組是呂一山領導的火銃組,只有僅僅六百人,但都是原來火器營的成員,他們對元朝的火銃非常熟悉,對改造後的火銃也能較快上手,而因為他們人少槍多,張光華同樣安排了七八百青壯為他們裝填火藥。這種“準火繩槍”不像後膛槍,因為需要從前方的槍口裝填彈藥,發射完了還要疏通槍管,射速還是較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剩下沒有安排的就只有張光華自己了,他的任務最重,他是這次守城的總司令,負責各小組的整體安排、後勤和傷員的救治,他只給自己留了極少的預備隊在身邊。

等到太陽在大地上射出第一縷光芒,對面駐紮的元軍終於開拔了。列完陣的元軍密密麻麻的從城前空地向遠處延伸,給人非常大的視覺衝擊。

隨著鼓點的響起,元軍的第一波攻擊開始了,一直都在攻城的起義軍,這次也終於嘗到了被別人圍攻的滋味,不過這次攻城的元軍可比他們精銳多了,兩萬人的軍隊估計可以抵得上五六萬起義軍了,按照十倍攻城的定律,如果不出意外,安溪城有九成是守不住的。

零零散散的石塊從元軍陣地的投石車上發射了過來,除了少量的落在城牆上外,其它的都往城內飛去,偶爾一兩聲元軍碗口銃的聲音傳來時,城牆就會被實心鐵彈擊得一震。

五六千人的第一批元軍也很快就清理完了城前的鹿柴,接著就抬著木板和短梯鋪護城河。隨著元軍進入射程,義軍弓箭手也將手中的箭矢源源不斷的向元軍射去。

但畢竟義軍兵力有限,護城河被整個被鋪平之後就有大量元軍湧了上來,越來越多的雲梯被豎起,又被義軍用滾木熱油給澆了下去。丟下了幾百具屍體後,元軍終於鳴金結束了這次試探性的攻擊。

得到喘息的眾人連忙將城牆上剩餘的雲梯推下去,各個都坐在地上休息。

因為元軍這次攻城的人員並不多,為了隱藏實力和誘使元軍開展密集性的進攻,張光華並未將他的火器展示出來。

果然,退兵後稍作休息的元軍馬上就開展了正式的進攻,隨著上萬人軍隊開始佈陣,元軍投石車和碗口銃射擊的頻率明顯加快,多虧了古代遠端攻擊器械的低命中率,否則一輪齊射就要把義軍報銷了。但即使這樣城牆上的士兵還是會經常的被擊中,呂光信率領的弓箭手只得蹲在牆下,拉滿弓後再站起來射擊,接著又蹲著躲起來。弓箭手越來越低的命中率讓元軍很快就衝到了城下。

看到沈立害怕的發抖,張光華真怕他一不小心就下令放碗口銃了,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做了幾次深呼吸。這次元軍優勢巨大,自己的殺手鐧就只有這些碗口銃,如果使用的太早讓元軍有了防備之心,那接下來就真的會一敗塗地了。越是危機的時刻越要冷靜,張光華給沈立的任務是放第一批人進來,等準火銃開始反擊後他再掃射元軍的第二波軍隊,用“霰彈槍”將元軍分割開來,爭取一次性將元軍打殘,而這也是他們唯一的一次獲勝機會。

隨著越來越多的元軍豎起了雲梯,呂一山也開始射擊了,五六百人在城牆上按甲乙組排成兩排,他以牛角為號,兩隊交替射擊,再加上開槍的火銃手不用裝彈,每人都有兩把槍,所以槍聲聽起來倒是密密麻麻的一片。果然剛才還佔優勢的元軍瞬間被壓了下去,擠壓在城下攻不上來。

看到優勢逐漸被扳回,元軍又開始擂鼓,更多的元軍抬著雲梯衝了過來,投石車的攻擊也密集起來。

“預備,第一組放!”不用張光華下令,沈立也知道攻擊的時候到了,一共兩組碗口銃中的一半開火,將衝在前面的元軍盡數掃倒。果然範圍殺傷性武器比直射型武器威力大了許多。

“第二組,放!”剩下的碗口銃在元軍的後續部隊中掃射開來,又成功的阻截了元軍一段時間。

但終究守城的人還是太少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元軍的弓箭也變得密集起來,守城的義軍被壓制得幾乎抬不出頭。因為射往城上的箭矢成倍成倍的增加,需要探出頭向外射擊的火銃手死傷大半,而因為火銃的操作需要專門訓練,根本沒有新的兵力補充。張光華眼睜睜看著元軍的先鋒軍爬了上城牆,焦急萬分,卻又無計可施。現在已經開始有了破城的徵兆了。

(3134字)

一、碗口銃,元朝並沒有大炮,只有和大炮類似的碗口銃,但和大炮相比它尺寸很小,倒更像一支霰彈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