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元末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章 三權分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章 三權分立

熱門推薦:、 、 、 、 、 、 、

犒賞士兵用的是縣衙的庫銀,去除了剛剛發放出去的就只剩5萬多兩了,軍械庫裡的裝備也不是很多,只有一些磨損的棉甲刀矛。估計是好一些的武器都在外面堆著了——之前它們還在元軍身上穿著的,不過等下扒下來就可以了。等武器統計出來了,張光華就決定明天全部發放下去。

之前發現的這些都是古代最普通的物資,而最讓張光華意外的是他竟然在庫房的角落裡發現好幾大桶黑火\藥和上百隻火銃,看來主要是今天的戰鬥時間太短了,這些東西還來不及被消耗掉。來到元朝這麼久,終於看到了能和現代掛鉤的東西,他激動地熱淚盈眶。

等統計完物資回到縣衙,另外一件事又將張光華刺激的不行。從縣府官員家中抄出了財物約300萬兩!這讓之前有了5萬兩府銀就覺得自己已變身高富帥的眾人瞬間陷入瘋狂。這才多少官員啊,也就一名達魯花赤、一名尹員、一名丞員、一名簿員、一名尉員、兩名典史和幾個百戶,這麼幾個人就抄出了這麼多家產,真是讓大家大跌眼鏡。這元朝竟能**如斯!

接過清單,張光華發現僅有一名尹員家中正常,只查出百兩白銀,而其餘人皆是身纏萬貫。

“為什麼此人家產相比如此之少?”張光華對前去抄家的將士問道。

“這位尹員名叫黃開正,主要負責縣衙的刑獄,我瞭解了一下,好像是因為他為人太過剛直,頗受達魯花赤排擠的緣故。”

聽到這裡,張光華心思一動,當即就吩咐釋放黃開正,只將他在家中軟禁,並且將他被抄家的物資全部退了回去,他有大用啊!

……

清晨的陽光溫暖而柔和,靜靜的撒滿了整個縣城。

等重要的事情全部做完,接下來的就都是細碎瑣事了。李大和呂光甫不想被這些俗事所累,就將權利全部下放給了張光華,自己回到營地抓緊時間訓練軍隊,他們感覺自己還是更適合金戈鐵馬的生活一些。

而張光華也樂得如此,他調遣憲兵在全城貼出安民告示,恢復市民秩序。然後又甄別俘虜,不夠看押資格的改釋放的釋放,剩下的讓軍隊吸收。而那些已確定看押的俘虜張光華也另有安排,日後自己是一定會開展工業化的,等不久生產線可以流水線化,他們可就是一批最好的工人啊,還是不要工資的那種。讓他們做幾年工人贖罪,再許諾年限滿了之後賦予他們公民的權利,這樣就既能提升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又能徹底轉化攻城略地後的負擔。由此可見,戰爭所帶來的紅利永遠是巨大的。

等一切安定,張光華就開始了太祖的那一套,公審!這幾天,他也熟悉了那名被被放出的尹員的事蹟,那可真是當代的包青天啊。元朝初期很重視法律,元代刑法的最大特點是寬刑慎法,犯罪處罰手段只有笞、杖、徒、流、死五種,而且《元典章》刑部對各種法制都有明確的定義。這位叫黃開正的泉州本地尹員,正是因為堅持為本縣人民做主,不把漢人當成第四等人,對他們的狀子堅持按《元典章》審理,引來本縣唯一的蒙古官員達魯花赤的不滿,後來達魯花赤尋了個理由讓他一直當了一個文書的閒職。

這次公審的“法律團”就是在黃開正的主導下組成的。張光華給黃開正下的就只有一個命令,那就是所有漢人、色目人(外國人)、蒙古人哪怕是俘虜,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法律依據就是原來的《元典章》。

公審是針對全縣所有的人,但是重點照顧那些官吏、鄉紳和商戶。張光華還派人到處宣傳,任何人都可以告狀,也可以狀告任何人,只要證據屬實,新組建的縣衙一定為民做主,對那些有權勢的人就算砍頭抄家絕不手軟——其實張光華自從嘗到了抄家的好處後就始終想著怎麼樣把城裡的大戶都給抄了。從昨天的抄家來看,果然還是“抄大戶”來錢最爽啊!

黃開正也有他的一套,先找了幾個託狀告達魯花赤,並且都還給了他們一片清明。有了前面幾個沉冤得雪的市民宣傳,整個縣城的民眾陷入集體瘋狂,真正將公審推向了**。

“看來這是個人才啊!”在見識到黃開正的能力後,張光華也終於認同了此人。

公審完畢後,張光華接著又重組縣衙,他決定快馬飛奔一步到位,直接行政司法分離。在絕對的武力之下,變革也並不會有想象中的那麼難。

張光華首先先組建領導班子,他讓黃開正提供了一批行政能力過硬的人作為候選人,然後讓各坊官(街道主任)和裡正(居委會主任)組織全縣有威望的人進行無記名投票。投票前照例給了每個候選人一段時間演講和宣傳,不過大部分候選人都只在張光華的強迫下上臺隨便說了幾句。而卻有一個例外的人,原縣衙的一名秀才小吏,竟然整出了“大字報”,到處張貼他的“治縣理念”,並在演講當中不厭其煩一條條解釋,估計獲得了不少民眾的支援。

接下來就是在軍隊的強制下開始“人民代表公投”了。不過這次選舉人中沒有軍人,這也是張光華本著“軍不干政”的原則而決定的,好在李大也沒意見,整個安溪縣現在都是他的,如果他對誰不滿意直接推翻政權再選一次就是了。

當場投票,當場唱票,張光華按原來官員人數的三倍編制選出了新官員。除了一把手的名字由達魯花赤改為知縣以外,其它的官制沒變。他對原來縣衙只有7個人的編制感到非常不可思議,最後硬是頂住多方壓力,將全縣官員的編制由7人增加到21人。

最後唱票的結果出來,果不其然,那個名叫趙山的四十多歲小吏當上了知縣。

當然黃開正的職務還是沒變,繼續當他的尹員,不過他和他的刑部卻被張光華獨立了出來,地位和縣衙同等,張光華可是深知政治的平衡之道,一權獨大只會滋生**。而且他已經決定從一開始就把司法獨立出來,行政、司法、立法和軍隊相互獨立,這樣才能相互制衡。

政權的變更,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根本沒任何影響,在一開始的新鮮感過去之後,他們照樣該幹嘛的幹嘛。

……

等局勢穩定,張光華和李大呂光甫商量了一下,覺得攻打其它縣城宜早不宜遲。現在元軍雖然已有所準備,但其它縣城內絕對還沒迎接到援軍——按元朝這烽煙四起的局勢,他們有沒有援軍在還真難說。

在李大進行出征準備的這兩天,張光華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招人,商人、木匠、鐵匠或者軍人都來者不拒,他要開始為他的“商業帝國”做準備了。

招募公告貼出來,第一個前來面試的是一個微胖的中年人,他眼睛很小,一笑起來就只看得到兩彎眉毛了。雖然他一進來是面帶著微笑,但得知面前這位年輕人竟然是義軍的軍師後,立馬“噗咚”一下跪在了地下,大呼恩公。

張光華被弄得莫名其妙,搞了好久才明白,原來自己之前讓黃開正對牢獄中的人進行了重新審理,對蒙冤入獄的人一律釋放。而這這個胖子恰恰就是其中一人,他名叫沈立,原本是一個商人,本來他家產頗豐,在安溪和鄰近的幾縣有十幾處產業,但兩年前被安溪縣的達魯花赤強取豪奪,自己蒙冤鋃鐺入獄,家人也都被迫逃亡外地,至今生死難知。

被平反後他身無分文,只能睡在大街上,在看到張光華的招聘啟事後立刻過來應聘,沒想到碰巧遇見了救命恩人。

接著在沈立的配合下,張光華又招到了幾名木匠和鐵匠,他們都是在亂世快活不下去的勞苦大眾。不過人員有了,另一件卻難倒了張光華,怎麼樣才能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拿到第一桶金呢?

對了,軍火!自古以來,軍火和毒\品生意往往是利潤最高的,而和政府做生意也是最穩定的。想做就做,將手底下幾個人叫到一起後,張光華就開始給他們上課,他找了一塊刷黑的木板和一些石灰,先教機械制圖,從座標系、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再到軸測圖教起,好在這些都不需要太多的代數知識,幾個匠人雖然聽得雲裡霧裡,卻也能明白幾分,倒是那個胖子商人沈立,到底是有數學底子的人,一學就會,一點就透。

教完了理論,張光華又翻出自己的電腦,直接抄襲了一份歷史上德國的制式火繩槍圖紙,他拿出自制的炭筆和圓規直尺,在1:1的圖紙上為大家講解火繩槍的零件圖、剖面圖、材料圖和組裝圖。因為只有兩天的時間教學,幾個匠人都似懂非懂,倒是沈立似乎掌握的差不多了,於是張光華就將自己破城的40兩賞金全部給了他,並督促他組織人員儘快將火繩槍研發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3056字)

一、達魯花赤,元代官民,類似於現在的“黨委書記”,各縣、府、路和行省的一把手都叫達魯花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