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盛世寶鑑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9章 大禹治水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89章 大禹治水圖

燕京的春夜。

空氣中殘留一絲冬夜的寒冷,窗外寒氣逼人,屋子裡的幾個人卻是大汗淋漓。

尤其是林館長,打從沈秋進場之後他的神經就情不自禁緊繃了起來。

“沈秋師傅……”

林館長指著面前的青石玉雕開口說道:“原本我們從來就沒懷疑過《大禹治水圖》是真跡還是贗品,但從上個月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意識到情況的不對勁了。”

“首先我們讓人調查了藏本一郎的相關資料,發現他跟當年日島某研究社的社長是父子關系,這一點還不是關鍵的,關鍵是我們從故宮博物院找到了幾本史冊記載!是關於《大禹治水圖》的訊息記載!”

林館長隨即找來了幾張A4紙,紙張上分別列印了幾頁關於玉雕的文獻記載。

“沈秋師傅,這些紙上的內容都是乾隆時期的文獻記載,記載在乾隆16年,乾隆在研究製作《大禹治水圖》的時候,因為不小心將桌邊香爐的香灰打翻,點燃的長香就在玉雕作品上留下了比較明顯的烙印,體現在大禹治水圖種一座半山腰的山峰上,根據我們的推算大概就是在這個位置上!呈梅花的形狀。”

林館長伸手指著作品中山峰的位置:“可是回來之後,我們並未在這幅作品上找到梅花的烙印,當時我們上級領導的臉色就拉了下來,大家都沒說話,都在擔心一個問題!”

“擔心這幅玉雕作品是假的是吧?”

沈秋開口應了一聲,帶上博物館準好的手套,現實繞著玉雕一圈,將這幅玉雕的外表仔仔細細打量了一圈。

其實這幅作品的主要面貌就是山體,塑造的大禹穿梭在山脈之中,山脈之中雕有溪水、人物、景色、花草樹木。

藏品名稱是青玉雕刻,其實是採用青玉和和田玉結合雕刻而成,整體是一塊巨大的青石玉石,中間的裝飾品則是用和田玉取而代之,鑲嵌其中,在此之前沈秋也只是隔著玻璃在打量,此時此刻靜距離查驗,沈秋才算感受到了這件作品的精髓所在。

再接著沈秋伸手感受這件特殊的藏品,外表上傳來溫熱的溫度,僅憑這一點沈秋判斷出它的年代是對的,符合乾隆時期的熱度。

緊隨其後,沈秋的腦海中出現了各種關於《大禹治水圖》的製作畫面。

這些畫面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兩個人物,一個就是當年來自江南省雕刻大師,曹陽春大師,另一個應該就是這幅作品的總設計師,乾隆皇帝了!

單獨這幅作品從備料、設計、到加工製作。足足花了十一年的時間,這在乾隆時期足以堪稱是重量級別的大工程了,不過沈秋到時沒有發現史冊上記載的梅花形狀的烙印,這一點跟史冊上確實有所出入,事實證明不一定史冊上記載的事都是真的,所謂的三人成虎大概就是這麼來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沈秋長長舒出了一口氣:“林館長,今天晚上你們可以睡一個好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這件《大禹治水圖》是真跡!百分百的真跡!”

林館長幾個人還是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小心翼翼的問道:“沈秋師傅,您能說的更加詳細點的嗎?”

“《大禹治水圖》總共有三難,首先要說的就是這塊巨型的青玉石料,製造這麼一塊級別的玉雕,至少需要備下一塊巨大的料子,這種級別的料子現在已經極其罕見了,即使放在乾隆時期,也是要舉全國之力才能找到的,造假者想要找到一塊同級別的料子,那幾乎是大海撈針一般的難度係數,這是第一難!”

“第二難,就是曹陽春的獨特雕工,林館長,我們仔細看著遇到上的人物和風景,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打磨的光滑細緻,摸在手上光滑柔和,看似一個不起眼的細節,恰恰是費時費工的操作難度,真跡是花了十一年的時間打磨製造,造假者可沒有這個實力水準,如果造假者靠著這個賺錢吃飯的話,十多年的時間保準會被耗死!"

“各位再看,這幅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就在這裡了!”

沈秋手指著遇到作品尾端的位置,在山谷邊上的溪流河邊,有八個小孩正在小溪邊上玩耍溪水:“這個溪水的水流,用的是和田玉老冰種的翡翠,這種翡翠內心呈現出半透明的狀態,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就像是竄流不息的水流,這個的造假難度係數就最大了,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兩塊一模一樣的冰心翡翠,這就相當於是我們的指紋密碼,造假者想要找冰心翡翠容易,但想要找一模一樣的翡翠紋路的,那幾乎是不可能!”

“最值得一說的就是製作這件玉雕的工匠師傅了,曹陽春師傅,曹師傅從四十五歲開始製作,帶著數十號的徒弟,沒日沒夜雕刻了十多年,也是在這幅作品完成交付之後不久的第二年,曹師傅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可以說這件作品凝聚了曹陽春師傅大半生的心血,除非是曹陽春本人,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再有人能做出相同品相的作品了。”

聽完沈秋的分析,林館長幾個人終於是大松了一口氣,沈秋目前算的上燕京最有名的鑑寶宗師之一了,如果沈秋認定是真跡,那壓在他們心坎上的那塊石頭終於可以鬆懈了,紅山博物館終於可以胸有成竹的跟藏本一郎高調對峙了。

“古人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沈秋師傅的這一番話讓我們幡然醒悟啊,原來這件作品上有那麼多不為人知閃光點,要不是沈秋師傅提醒,恐怕我們一輩子都不一定發覺的出來,只是沈秋師傅有一點我不明白,史冊上記載的梅花狀的烙印,為什麼在這件作品上沒有體現的出來?”

沈秋認真的分析道:“剛才我還特意檢視了,林館長所指的那塊區域,玉石的打磨飽和度完成的很好,完全沒有看到檀香燙過的痕跡,別說燙痕了,就是普通的摩擦、劃痕都沒有,如此巨大的一件作品,能夠儲存的這般完好,確實不容易了。"

“對了!”

沈秋突然想起來一點,他指著底座上的兩塊落款,一塊是圓形的印章,一塊是正方形的印章,分別印著《寶親王寶》、《王誼王道》。

“這個兩塊印章都是乾隆的印章,眾所周知乾隆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印章批發商,他手上的印章至少有一百多個,雖然印章的數目多,但乾隆印章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外平內凸!”

“什麼是外平內凸?就是說用手去觸控他的印章本體,你就能明顯感受到,整個印章的觸控感是凹凸不平的,這就跟我們現在的鈔票製作的技術是一樣的,鈔票的防偽標記處,能夠明顯摸到偉人領口處有著凸起的紋路。”

“所以綜合這些特點,就不難發現,偽造一模一樣的《大禹治水圖》的難度係數有多高,你得先備一整塊的青石預料,再請到一個技術高超的雕刻大師,另外還得先偽造出乾隆的兩塊大印,所有的這些細節缺一不可,這麼一來,我都不用去現場,就能夠猜出來了,日島人手上的那件《大禹治水圖》一定是個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