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盛世寶鑑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2章 我給的底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52章 我給的底價

估價?

比賽進行到這個地步,只有品階宗師才知道其中的難度所在。

雖說這《閻羅審鬼圖》聲名遠播,尤其在品階宗師當中更是廣為傳播,但真正要給一副《閻羅審鬼圖》估價,其操作難度不比普通的寶貝容易。

首先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幅畫就是一件三無產品。

無落款標註,無判斷標準,無鑑定依據,這樣的一副畫作,想要給出真確的估價,無疑考驗了鑑寶宗師的綜合知識面。

首先得要判斷出這是哪個年代的作品,創作這幅畫的作者水平如何,是普通的半吊子水平,還是有繪畫功底、又或者說這幅畫當中蘊含了某位大師的筆跡,這些都需要鑑寶宗師去一一品鑑。

最後再根據這幅畫的各項資料給出最準確的估價,這個價格不一定有多高,因為其天花板就是石濤版本和張大千版本的,這兩個版本的畫作價格在一百萬左右。

換句話說,這幅畫的最終估價,大機率不會超過一百萬。

“我先來!”

這次還是鄭光榮首先亮出價格,他休息了幾分鐘的時間,面色這才算得以恢復了過來,真正讓他意外的是,沈秋的品階水準居然跟他是同一級別的。

確切的來說,沈秋也是個天才,一個綜合性的天才!而他只是在鑑寶速度上稍微快了一些,但正如劉陽東所說,他的那種優勢也僅僅在普通的尋寶撿漏上、在低階別的比賽上有所體現。

放到這種高階別的鑑寶鬥寶上,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優勢可言。

“我首先斷定這幅的年代是清朝的光緒年間!這一點從這幅畫的紙張就能分辨出一二,再來說這幅畫的畫工!怎麼說呢?這幅畫在有些人物細節處理上非常的優秀,筆鋒收的也十分的完美!”

“但是在其他細節上的處理就不敢恭維了!”鄭光榮指著畫作上巨大宮殿的繪製:“這閻羅殿的位置就沒有大氣磅礴的感覺,反倒顯得特別的拘謹!我這麼說吧!人物小細節上處理的非常的漂亮,大場景的繪製上經驗尚缺,綜合來說這是一副有利有弊、優點和缺點都同時存在的一副《閻羅審鬼圖》。”

“我師傅曾經給我列舉過關於這《閻羅審鬼圖》的等級制度,石濤、張大千版本的圖在當中是最頂級的天花板,其次就是當年的文徵明也曾經複製過一版,在我師傅的口中被定為二級,估價約莫在八十萬!再其次就是那些稍微有點名氣的師傅!他們所臨摹的作品分別被定在第三級!估價在三十萬左右!”

“眼前這幅畫的級別,我這裡把它定在第六級!它算不上名家的作品,可能就是在清朝時期的一位普通畫匠的作品,但再不濟他也是一副上百年的作品,所以綜合各項資料,我給它的最終估價是1。9w!”

一萬九?這個估價價值依據還算正常,眾人的目光隨之轉移到了沈秋的身上,都想看看在沈秋的眼中,這幅普通的畫作到底是價值多少錢。

“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我的價格如何,那這樣吧?我就不賣關子了,直截了當揭曉我的答案吧!”沈秋直截了當亮出了自己的估價題板:“九十塊錢!”

九十塊錢?

這個價格一經亮出,全場頓時就是轟的一聲,霎時間沸騰了開來,現場的觀眾,有一個算一個,無不適露出意外的表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真的假的?我沒看錯吧?沈秋居然只給了九十塊錢的價格?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這東西九十塊錢?怎麼可能?就算把它拿到外面的古玩攤位上去售賣,也能賣到個幾百塊的吧?”

“天吶!我還以為沈秋給出的價格一定會跟鄭光榮非常的接近,可誰知他居然給出了九十塊錢的估價,這個價格放在國師榜大賽上,那應該就是價格最低的一件藏品了吧?雖然我心裡非常的疑惑,但是我堅信一點,沈秋之所以給出這個價格,就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我選擇相信沈秋!”

“你以為沈秋是神吶?他說什麼你都相信是吧?你帶點腦子看這幅畫行嗎?拋開所有的細節不說,就說這幅字畫的紙張,這可是清朝光緒年間的絹布啊,你去潘家園市場上瞅瞅去,但凡是一百年開外的絹布,就沒有低於五百塊的!也就是說這幅畫就算再不值錢,那也不會低於五百塊!沈秋給出就是塊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九十塊?哈哈哈哈!沈秋你只給九十塊是吧?”鄭光榮看到這個結果的同時,直接就抑制不住的咧嘴笑開了花兒。

“沈秋!這把你輸定了!你剛才還信誓旦旦是說贏我三局?輸一局就算你輸?我問你,你說的那些話還算數嗎?”

“算數,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各位我還是那句話!總決賽的三局當中,我沈秋掉分一局就算我輸!可是鄭光榮?你憑什麼多久斷定一定是我輸!在我看來這幅畫的價值,至多不超過九十!”

“好!沈秋!你倒是說說看!為什麼這幅畫價值九十!鄭光榮就看你能說出個花兒來!”

沈秋來到那幅畫的正前方,腦海中重新浮現出關於這話的各種畫面:“各位,沈秋這就來給大家揭秘!為什麼說這幅畫只值九十塊,而且多一分都沒有!”

“首先大家都走進了一個誤區,都認為這是一副光緒年間的畫作!原因就是它的紙張是來自光緒年間造出來的紙張,其實你們都錯了!這確實是一張光緒年間的紙,但只是一張關旭年間的紙!”

沈秋上前將那幅畫雙手托起,並且網上傾斜了三十度的角度,在這個角度中,透過細微的觀察就能看出這幅畫的表面其實是厚度不一的。

“大家看出來沒有!這張絹布的厚度是凹凸不平的,厚的地方能拿到5毫米的厚度,而薄的地方只有三毫米!我剛才數了一下,這種現象在這幅畫上至少有十六個區域的呈現!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幅畫是由十六塊不同的區域平湊而成的!”

一開始眾人還都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沈秋讓工作人員將這幅畫的細節之處進行了無數倍的放大,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幅畫的構造是這樣形成的,整張紙的紙面發黃,表面纖維反應都是正常的,確實是光緒的絹布。

但這幅畫的構造就另當別論了,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張乾淨的絹布上,用貼貼畫的方式,貼出來一幅畫作,細節不全的位置再由人用畫筆補充,七湊八拼出來的一幅畫。

用下流行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副標準ps技術下的作品!

至於中間用來拼湊的這些圖層,那就厲害了,有清朝光緒畫家的遺漏,有乾隆年間畫家的補充,也有民國時期畫家的臨摹,毫不誇張的說,這幅畫就是由十七位畫家同時創作完成的一副作品。

“這……居然是這樣的……”就連鄭光榮本人也沒想到,這幅畫的構造居然是這麼一副狀態,別說他這個天才黃金瞳了,就連現場許多老師傅、老宗師都沒見過這種形式的畫作。

“不對!不對!沈秋!差點被你給糊弄了!”鄭光榮冷不防的爭辯道:“就算這幅畫是拼湊出來的!那麼它的價值也不是九十塊的吧!單獨這張老絹布的價格就不是九十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