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美女的兵王保鏢最新章節列表 > 81 石經山(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1 石經山(二)

江寒嗯了一聲,眼睛只是盯著林詩妃。此時林詩妃已經補充夠了水分,正用手揉搓拍打小腿的肌肉,她今天沒穿裙子,穿了一條淺色的瘦身直筒西褲,儘管小腿沒有露在外面,但因為西褲的包裹,卻顯得她小腿越發的修長秀美,分外迷人,尤其是從她褲腳到腳踝露出來的那一小段纖細的腳腕,在肉色絲襪的掩映下,誘惑程度達到了四顆星,如果滿分是五顆星的話,只令人恨不得上去摸一把。江寒看得都要為之陶醉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詩妃低頭捶打了會兒痠痛的肌肉,偶然間抬頭,見江寒正直勾勾的看著自己,有些害臊,便狠狠瞪了他一眼。

江寒微微一笑,對孫搏道:“這山還真不低,要爬一陣子呢。”孫搏左右望了望,低聲道:“過會兒趕到那個雷音洞,要是裡面沒有遊客,那咱們是不是就能直接動手了?”江寒搖頭道:“不行,絕對不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有人進來,可就糟了。”孫搏嘆道:“那就只能等晚上了。”江寒道:“本來說的也是晚上動手啊,你急也不用急這麼一會兒。咱們先逛一圈,熟悉下山上的環境,等踩完點就下山,回車裡眯著。到晚上十一二點,夜深人靜的時候再動手。”

旁邊高鵬笑道:“說得這麼懸乎,跟盜墓也似的。”江寒笑道:“當是盜墓就對了,尋個刺激唄。你還真以為咱們是為了那批財寶來的?呵呵。”

林詩妃問道:“高鵬,怎麼聽你說的你好像盜過墓一樣啊?”高鵬忙擺手道:“我可沒有盜過墓,我一沒那個膽子,二沒那個技術,不過我喜歡看盜墓小說,呵呵,我剛才就是聽他們倆說夜裡動手,感覺有點盜墓的氣氛,才說了那麼一句。”

四人休息了片刻,繼續爬山,先後經過驢蹄印、靠背石、施茶亭、千年石階、聖水井,這就來到了一號洞跟前。經過觀看導遊標示圖,江寒等人已經瞭解到,石經山共有九洞,分列在兩層山腰上,而所要去的雷音洞是第五洞。這個洞是石經山藏經洞裡面最大的一個,曾經挖出過國寶級的佛祖赤色肉身舍利。有朋友可能會問了,這佛祖是哪位大神?自然是釋迦牟尼!

其實要說起來,江寒挺佩服這位西方大佛的,開創了佛教不說,死後還能留下那麼多的舍利。華國佛教名山、名塔、名洞,似乎很多地方都有他的舍利。也不知道哪裡的是真的,哪裡的是假的,更不知道,那麼多的舍利,又都是誰從當時的天竺國帶回國內的。

四人現在已經站到了一號洞前面,一號洞所在的這層山腰,分佈著從一號洞到五號洞的五個藏經洞,五號洞雷音洞就在這層山腰上。

幾人凝目看去,見一號洞與二號洞緊緊相挨,看上去非常的簡陋古樸,事實上,這兩個洞就是當年雲居寺的僧人們在山壁上手工開挖出來的洞穴,能不簡陋嗎?何況只是用來存放石經,也不會再搞裝修裝潢什麼的,說白了就是兩個倉庫。兩個石洞各自在洞口壘起一面石牆,形成了一間簡陋的用來藏經的房子,洞口石牆上雕有門窗,俱是白條漢白玉石雕刻而成。門前還各有石碑一座,不高,一米二三上下。

令人遺憾的是,這兩個洞都是封閉的,只能從石窗望進去看個究竟。江寒等人走到洞口前,湊眼到石窗那裡,往洞裡望去,發現裡面光線較暗,有六七平米大小,內裡地上擺放著各種石雕菩薩神仙,牆壁上模模糊糊的似乎都是石經,也就是刻著經文的石板。

不過四人目標並不在這,所以只是隨便看了兩眼就繼續向前,經過三號洞四號洞,最終來到五號洞跟前,也就是四人此行的目的地雷音洞。

五號洞同樣開挖於山壁上,所在是這層山腰的最高點,洞口前是一條狹窄的石階山道,最窄的地方兩個人並行都有點困難,山路靠外一側就是坡度很陡的山坡,若是失足滑落下這條小道,下場肯定是非死即傷。不過,鋪設這條山道的僧人們很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風險,所以特意用漢白玉石雕砌了一條長長的圍欄,圍住了這條狹窄山道,保證來往人等不會滾落山坡。這條圍欄雕刻的十分精美,上面每隔一段還雕出了蓮花石柱頭,令人歎為觀止。

當然,這圍欄就算雕刻的再美,也不會引起孫搏等人的興趣,事實上,他們也沒人留意這條圍欄,所有人都望向最裡面的五號洞,也就是雷音洞。這個五號洞,光看門口,就明顯比一二號洞氣派了許多,門口巨石堆砌工整,門券高大氣派,如若神仙洞府一般,果然不愧是石經山第一洞。

江寒壓低了聲音對林詩妃說:“詩妃,麻煩你在門口放哨,有人來了就咳嗽一聲。我們進去先踅摸踅摸。”林詩妃也知道自己這趟是來玩的,在尋寶小隊中的角色屬於打醬油的型別,因此也樂得承擔這種幫襯的任務,點頭表示知道,假作觀賞山間風景(其實是真的觀賞山景),站在了洞口前的圍欄旁。

江寒三人快步進入洞中,驚喜的發現洞內空無一人,正適合探尋那批財寶。不過,儘管一心想要找尋寶藏,但江寒還是抽時間瀏覽了下洞內情景。

此洞為開放式,也就是不像一二號洞那樣完全封上,是對外開放的。洞內寬廣如殿,差不多三四十平米的面積,並不很高,也就是一人來高,值得一提的是,洞頂並不是一樣的高度,而是靠石洞外牆一側較高,越往裡去越低,這種建築格局可能跟它的山洞前身有關,洞內四壁鑲嵌著密密麻麻的刻經石板,怕不有上百塊。洞中有四根粗大的八角形石柱,下據地,上支頂,柱身雕刻佛像無數尊,幾乎數不過來。

江寒之前看過導遊標示圖,知道這柱子還有個稱號,號稱千佛柱,是隋代雕刻中的精品,換句話說,這個雷音洞最少從隋朝開始就存在了,端的是歷史悠久。江寒還記得,導遊標示圖上還有雷音洞早期的歷史照片,洞裡滿滿地擺放著各種菩薩佛祖天王石像,可是現在,洞裡空空如也,只在正當中一座石臺上擺著尊黃色外漆的大肚彌勒佛,佛像前面是個供桌,供桌前是用作燒香的敞口石尊爐,照片上那些石像已經消失不見。江寒估摸著,可能是管委會的工作人員怕那些珍貴的石像被遊客們塗抹損毀,已經將其藏到別處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