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利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章 利潤

其實棉布的細密問題更多的是紡紗問題,要想棉布細密首先就要紡出細紗來,有了細紗才能織出細布。

紡織業的重點在於紡,這也是西方珍妮紡紗機出現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因。

什麼時候能有合格的棉布出來,朱瞻基並不是太過著急,他更希望大明的工業基礎能夠紮紮實實的推進,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提升。

為了更好的利用青樓女子這個資源,朱瞻基交待全旭調查大城之中的青樓有多少這樣過氣的女子,在錦衣衛專門成立一個贖買青樓女子的部門,專門負責天下所有過氣妓女的贖買。

這些識字的女子比起那些識字的讀書人要好用的多,她們可不會跟皇帝講什麼與民爭利這樣無聊的話,皇帝將她們救出苦海,給了她們一個自食其力的機會,她們心中肯定是心存感激,成為皇帝的死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論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錢糧的支撐,現在朱瞻基除了國庫撥給皇宮的一部分錢糧之外,所有的收入都在自己的兩家買賣手裡。

為了給大家吃一個定心丸,也為了知曉自己的家底有多少,朱瞻基看向李擎問道:“李掌櫃,這過去的一年全聚德的收入如何?”

“回陛下,由於一些食客的建議,他們從西城來到東城吃一頓烤鴨實在是不太方便,建議我們在西城再開一家店鋪,為了方便食客就餐的需要,‘全聚德’在今年又在西城開了一家分店。

兩家店鋪扣除成本之後,純利在五十萬兩左右,其中有二十萬兩是新店貢獻的利潤。臣計劃明年將在通州與保定府再開兩家分店,屆時我們的收益將會再上一個臺階。”

“做的不錯,兩家店鋪的利潤就趕上了一個大府的歲入,可見工商業之利潤的豐厚之處。不過這麼高的利潤可有納稅?”

“回陛下,順天府與大興縣都知道這是陛下的產業,無人敢來收稅,臣這裡沒有交一文錢的稅。”

“你們聽聽,這麼大一家飯店,養著幾百口的人,竟然不用交一文錢的稅,整個行在‘全聚德’不是特例吧,別的貴人家裡的店鋪是不是也是如此,不用繳納一文錢的稅?”

一眾勳貴武臣都低下了頭,他們的家中哪個沒有買賣在街上,誰都沒有交過稅,也沒人敢來收他們的稅。

看樣子皇帝以後是真要收他們的稅了,躲是躲不過了,還不如大方一點在皇帝那裡留個好印象,爭取將國內的損失在海外貿易中撈回來。

眾人紛紛表示願意交稅,不能因為自己的那點蠅頭小利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朱瞻基知道若不是自己先給了他們足夠的好處,這些人怎麼可能輕易的妥協。不過朱瞻基繼續將眼光看向郭宜林問道:“你們那裡也是一樣嗎?”

“回陛下,是的!剛開始是有小吏前來徵稅,臣問他們要徵稅的憑證,胥吏不但不給憑證,還嚇唬臣若是不交稅就讓臣站枷籠示眾,卻隻字不提徵稅憑證之事。

臣懷疑他們就算是徵到稅也不一定會上交朝廷,而是會假朝廷名義以肥自身。

臣不願意這錢交的不明不白,便告訴他們這是宮中的產業,這些小吏當時就嚇傻了,從此再沒有來徵過稅。”

“既然你們不用交稅,那這一年的利潤可不少吧?”

“一年利潤至少百萬兩,而且用人很少,整個‘保潔日化’上下不到五十人。”

眾人都知道皇帝弄出來的香皂與雪花膏是暴利產業,卻還是沒想到竟然有如此高的利潤。

這麼一家作坊的利潤能趕上一個小省的稅收,這簡直就是富可敵國啊!

朱瞻基卻對奢侈品的利潤心知肚明,不過從國家長遠發展來看,奢侈品並不會給國家帶來多少好處。相反還會成為腐敗的溫床。

“諸位覺得朕的這兩家產業,哪家更好一些?”朱瞻基問道。

眾人第一反應當然是利潤高的‘保潔日化’了,可是如果真這麼簡單,皇帝還需要去問他們嗎?

難道是‘全聚德’更好一些?沒道理啊,放著更掙錢的產業不選,偏偏選擇掙錢少的。

見眾人不敢回答,朱瞻基又問道:“假如朕現在賣掉這兩個產業,你們會選擇哪個?”

“當然是選擇香皂和雪花膏了,不選掙錢多的不是傻子嗎?”朱勇脫口而出,然後所有人都用看傻子的眼光看著他。

朱勇臉上有些掛不住,梗著脖子說道:“你們看著爺們兒幹什麼,難道爺們兒說的不對?”

朱瞻基笑呵呵的說道:“成國公站在個人的角度,一點兒都沒錯,沒人會嫌自己的錢多。

不過站在朕的角度上,若是二選一的話,朕首先會選‘全聚德’。”

朱勇現在明白了大家為何要用看傻子的眼光看他了,他這是指著皇帝罵傻子呢。

反應過來的朱勇補救道:“陛下,臣不是那個意思,臣是說臣是傻子!”

朱瞻基本來還沒覺得什麼,朱勇也是無心之語,可是朱勇再一解釋,性質可就不一樣了。

朱瞻基臉都綠了,可又不便發怒,咬著牙說道:“就當朕是傻子得了,不過諸位覺得朕為何要選擇‘全聚德’?”

朱勇這回不敢說話了,小眼睛來回亂轉,看著眾人的表情。

在場眾人裡只有唐三任大概明白一些原因,他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場合太出風頭,只是半閉著眼等別人回答。

小農經濟的農耕社會,讓人的眼光只盯著土地,眼界根本無法看出太遠。小農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將人束縛在土地上,以土地為根本,國家財政也是量入為出,一旦出現財政赤字,國家信用也就面臨破產的邊緣。

為了彌補高額的赤字,只能向生死線邊緣徘徊的黔首百姓加稅,本就要活不下去的百姓,哪裡還能承受這一次又一次的加稅。當有一個人站出來高呼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立刻從者如雲,王朝也會被這些他們平時根本看不起的韭菜們親手推翻,然而推翻舊的王朝,新的王朝又會在廢墟中站立起來,再一次新的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