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兵仗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兵仗局

朱瞻基現在學會了一些拉攏人心的手段,有時候臣子更需要的是君主的理解與支援,思想上的共鳴才更讓人心潮澎湃。

唐三任是個遊離於讀書人外圍的邊緣人,與讀儒家經典相比,他更願意讀經世濟用之書,這些書籍被讀書人稱為雜學,難登大雅之堂。

正因為愛讀這樣的書,歷次科舉都是名落孫山,透過監生謀了一個房山縣令的差事,本以為這輩子就在偏僻小縣裡來回打轉,混上幾轉之後,安然致仕,回家含飴弄孫,了此一生。

沒想到當時還是太孫的皇帝陛下來到了房山縣,從此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不在庸庸碌碌的活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可是唐三任的內心非常充實,因為他看到了房山縣因為他的努力發生的改變,老百姓見到他那種發自內心的尊重。讓唐三任感覺自己的努力非常的值得,為官一任就是要造福一方。

自己的努力不但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更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重,與升官的喜悅相比,唐三任更是感到了深深的責任。

皇帝是因為信任他唐三任才會把新政的試點選在房山,若是他把差事辦砸了怎麼對得起皇帝的信重,回房山的路上,唐三任一路都在思考房山未來的規劃,如何配合皇帝讓新政在房山落地生根。

與唐三任想著將未來的差事辦好不同的是,朱瞻基卻想著房山通判的人選,這個人必須要剛正不阿才能在新政中一直保持中立態度,不然選擇一個屁股坐歪的通判,不但不能幫助唐三任處理好政務,還會拖他的後腿。

朱瞻基首先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督察院右僉都御史于謙,可是于謙的官職已經升到了從四品,若是調到房山做通判那是貶官,肯定是不行的,人家于謙又沒有犯錯誤,憑什麼貶人家的官。

朱瞻基現在真後悔當時怎麼就一下子把于謙的官給升上去了呢?既然于謙不能使用,那就從於謙的同年中找一個人選,可以說朱瞻基對於科舉的名次一點都不信任。

別人不說就說於謙吧,他可是永樂十九年三甲第九十二名,可以說排名非常的靠後,然而同一年的進士當中于謙卻是最耀眼的一個。

朱瞻基隨意圈中了一個叫做夏希淳的監察御史,也是永樂十九年的進士,不過排名卻比於謙靠前了很多,人家可是二甲二十九名。

圈定了人選之後朱瞻基打算親自考核一下這個人,如果不合用趁早放棄。

第二天一早,皇帝的口諭就傳到了都察院,而且這口諭還是給一個七品的小小御史,傳夏希淳覲見。

都察院一眾御史對夏希淳投以羨慕嫉妒的眼光,皇帝冷不丁召見他們這樣的七品小官,說明他已經進入到了皇帝的視線裡。步步高昇指日可待,怎能不讓旁人羨慕?

夏希淳也是一頭霧水,他又不是如於謙那般頭鐵,早早的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就是想做一個按部就班的官僚,不出風頭也不犯錯誤。

要說他夏希淳也有抱負,也有升上閣臺輔佐聖君,調節陰陽開創盛世之心。

然而在都察院的幾年時間裡,官場的爾虞我詐早已將他的稜角磨平,即使是彈劾也是從眾,從來不特立獨行。幾年時間他已經蛻化成了一個混日子的小官僚。

曾經的那些扶保君王、匡扶社稷、名垂青史的抱負早已淹沒在塵煙之中,沒想到皇帝竟然要單獨召見他,夏希淳可不敢認為皇帝是閒的沒事找人閒聊。

夏希淳不敢耽擱,趕緊跟著傳口諭的小宦官一路來到乾清宮。剛到乾清宮門口就發現皇帝正帶著人準備出去,夏希淳剛想上前行禮,皇帝揮手道:“別行禮了,你就是夏希淳?”

“正是微臣!”

“朕準備去兵仗局,你跟上吧!”

夏希淳趕緊跟在皇帝的身後,看著皇帝上了御輦,車駕開始出了宮門直奔兵仗局而去。

一路上皇帝沒有同夏希淳說過一句話,夏希淳心中忐忑,皇帝這是什麼意思,召見他卻又不聞不問。

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夏希淳觀察著皇帝上朝之外的狀態。他發現皇帝陛下並沒有多大的架子,跟身邊的貼身內侍有說有笑。

很快進了兵仗局後,朱瞻基下了御輦在亦失哈陪伴下開始視察整個兵仗局的執行情況。

朱瞻基發現整個兵仗局的運作方式完全是在模仿皇家制造局,這就是標杆效應。人家制造局同樣的人工所生產的產品又多又好,而且成本還低,你兵仗局為什麼就不可以呢?

尤其現在這種按照軍方的意願採購的模式,軍方覺得你的產品不好,完全拒絕採購,沒有訂單整個兵仗局上下還不得餓死。

而且現在採購負責人就是皇帝,你敢賄賂皇帝,是嫌命長了嗎?正是這種嚴格的制度讓兵仗局不得不跟上皇家制造局改革的腳步。

如此才能拿到一部分軍方的訂單,不至於被皇家制造局擊垮。不得不說亦失哈是個有能力的管理者,雖然沒有經過朱瞻基的指點,但是憑著在制造局的觀摩就把兵仗局管理的像模像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受朱瞻基的影響,這些內宦對工匠們的態度都好了不少,他們擔心萬一哪天皇帝看中了哪個工匠,匠人們會把他們欺壓工匠的事抖落出去。

朱瞻基只是在其他地方走馬觀花一般轉了一圈,就讓亦失哈將他指引到箭矢組。

黎叔林正低著頭琢磨鋸木機械的改造,就感覺到眼前多了一片人影,抬頭一看一個身穿大紅龍紋服,與自己年歲差不多微胖的黑臉年輕人站在他的面前。年輕人的身後亦失哈等兵仗局的管事太監們都恭敬的肅立在年輕人的身後。

能讓這些太監如此恭敬的人,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這麼年輕的人還穿著皇家的衣服,這個年輕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黎叔林可不是書呆子,趕緊放下手中的工具,尺筆。跪倒在地叩首道:“微臣兵仗局掌司黎叔林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