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家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家宴

正旦大朝會結束之後,朱瞻基在皇宮之中擺開宴席,宴請群臣,與群臣君臣同樂。

群臣散去之後,緊接著就是家宴,朱瞻基要宴請整個大明在京城的宗室。主要就是仁宗留下的兒女們,朱瞻基這些有了封號的兄弟姐妹,年齡有大有小,年齡最大的二弟朱瞻埈已經二十三歲,完全已經到了就藩的年紀。

年齡最小的朱瞻埏還不到十歲,這些都已經封王的兄弟,朱瞻基一個都不會讓他們到地方上去禍害地方。

可是這些人必須要有一個安排,畢竟所有宗室都在盯著呢,朱瞻基沒有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安置宗室。

這些人從小經過名師教導,都是不錯的人才。若是不用皇室白白花費錢糧養著他們太虧了,若是用他們該安置在什麼位置上?

他們的起點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終點,位置低了肯定與他們的身份不符,整日與小吏為伍會讓宗室諸人認為自己堂堂天潢貴胄,如何能受小吏羞辱。

貿然安置高位更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這些人雖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是一點兒基層經驗都沒有,很容易就會被下屬架空,最後與下屬們沆瀣一氣,以宗室之身挖自己家的牆角。

既然是家宴朱瞻基這個皇帝就不是最尊貴的人,最尊貴的人是他的母親張太后。

張太后坐在主位上。兩側都是後宮嬪妃,有先帝留下的遺孀,也有朱瞻基他們這些兄弟的妻妾,鶯鶯燕燕坐了幾十人。

朱瞻基則與一眾宗室與兄弟坐在一起,開宴之前大家一起恭祝太后福壽安康,千秋萬歲。

張太后笑盈盈的接受了眾人拜年話,並給每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

閒聊了幾句後,張太后把話題引到封藩上:“皇帝!”

“兒臣在!”

“這大過年的哀家也不想說一些掃興的話,你父皇突然駕崩,對於皇子還沒來得及做出安排,就撒手人寰。如今大位傳給了你,你就要繼續完成你父皇未完成的事。

他們是你父皇的皇子,也是你的兄弟,你要合理安排他們。天家的一舉一動都被世人看在眼裡,咱們不能讓外人看了天家的笑話。”

“母後放心,兒臣定會妥善安排弟弟們,眼下他們還小,正好能陪在母后身邊,讓母后能享天倫之樂。”

“哀家一個老婦人,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前程!願意去就藩的,還是去就藩吧!”

朱瞻基沒有接母親的話,而是看向九個弟弟問道:“你們願意現在去就藩嗎?就藩之後無旨意就不得離開藩地了,你們可要想明白。”

年齡最大的朱瞻埈站起身來說道:“若是朝廷不逼著臣弟去就藩,臣弟才不去就藩呢,藩地有什麼好的,哪裡有在京城這麼熱鬧!”

其他幾個兄弟一想到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去藩地就藩,就有些不寒而慄。他們還沒有體會到就藩的好處,從小就在蜜罐子裡長大的孩子,哪裡願意離開現在的溫柔鄉,於是紛紛搖頭表示不願意去就藩。

朱瞻基攤攤手說道:“母后你看,他們根本不願意去就藩,兒臣也不想看著自己的手足兄弟去藩地受苦,母後就讓兄弟們在京城多待些日子吧,等弟弟們想去就藩的時候,再去就藩吧!”

張太后知道這些孩子現在還沒有真正經歷大事,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人心險惡。他們根本就看不出來皇帝根本就不願意讓他們就藩。

不過今天是過年,張太后也不願意點破,只是笑呵呵地說道:“哀家其實也不捨得你們離開哀家的身邊,既然你們不願意去就藩,那就留在京城吧!”

“謝母後恩典!”一眾兄弟起身謝恩。

本以為這就糊弄過去了,沒想到家宴散席之後,張太后命人將朱瞻基請進慈寧宮。

朱瞻基到了之後,張太后讓身邊伺候的大太監守在門口,吩咐道:“任何人不得靠近門口一丈之內。”

大太監答應一聲,便出了寢宮回手將門帶上搬了把椅子就坐在大門口,這時候已經到了掌燈時分,京城的正月正是冷的時候,大太監似乎對外面的寒冷熟視無睹,就這麼坐在椅子上看著外面慈寧宮的宮人與皇帝的儀仗。

慈寧宮中只剩下母子二人,看著母親如臨大敵的樣子,朱瞻基疑惑地問道:“母后出了什麼事了嗎?”

“你做的好事?”張太后臉沉了下來。

“兒臣沒做什麼事啊!”

“別以為老孃在這深宮中就是聾子瞎子,你是不是打算再次削藩?”

“沒有的事,兒臣怎麼可能會削藩呢?這可是祖制啊!”

“你少跟我這打馬虎眼,你是我生的,你有什麼心思別人看不出來,老孃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母後既然看出來了,兒臣也就不隱瞞了,兒臣是有削藩的想法,同時也可以說不是削藩,更確切的說是換個封地。”朱瞻基見隱瞞不住便承認了。

“兒啊!你可要小心行事啊,一不留神我家就得重蹈建文的覆轍,太祖的兒子們哪個是好惹的,你爺爺都不敢把他們的權力全部剝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些藩王哪個是好惹的,將他們逼急了,聯合起來就又是一次靖難啊!”

“母後放心,兒臣沒做好充分準備之前是不會貿然動手的,兒臣的這幾個弟弟暫時就留在京城,朕看著他們,不然他們肯定會被有心人利用。”

“你說得對,她們是你父皇的骨肉,最適合拿來當反對你的旗子,這麼看來將他們留在京城是對他們的保護。以後你打算如何安置你這幾個弟弟?”

“他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海外封藩,相比於國內的封藩徒有其名,海外封藩是地地道道的封國,以後不光是宗室會分封海外,就是勳貴也會分封海外。

如果不願意分封海外,那麼就只能世襲降爵制封王,朝廷只負責三代,第一代是親王,第二代是郡王,第三代是鎮國公。

第四代自己養活自己,可以當官,可以種地,也可以經商。當然這封王只能一人襲爵,其他人誰生的誰負責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