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何為君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七章 何為君子

王二沒想到皇帝又把問題拋給了自己,不過皇帝問話他不能不回答。看著忙碌的勞工,王二想了想說道:“陛下!記得您曾經講過一個關於如何省力的知識,臣覺得應該在碼頭設定省力工具。比如我們可以透過滑輪組製作一個省力吊裝工具,這樣可以讓底倉的糧食不用人工背上甲板,只要在底倉裝在麻包中,透過滑輪組吊裝工具,就可以輕鬆的將幾個人的工作減少成一個人或者兩個人。”

“好!這樣做一定能夠提高解除安裝的效率,那麼糧食到了甲板上,你又能用什麼辦法更加快捷省力的將糧食搬運到碼頭上?”

王二看了看停靠在棧橋上的寶船,發現寶船的甲板要比棧橋高出一人多高,頓時就有了主意:“陛下這個好辦,只要做一個滑梯搭在船舷上固定住,下面是一輛運輸用的平板車。甲板上的勞工將麻包放到滑梯上,麻包就著斜坡自己就會滑到下面的平板車上,這樣不就省了揹著麻包下船的力氣,而且還能更輕鬆的將麻包裝載平板車上。”

朱瞻基指著一眾文武大臣說道:“你們聽聽,這是一個沒讀過一天書,只在軍隊裡學了一點兒文化知識的青年,他都能一眼看出該如何進行改進,才能更加有效率的進行裝卸作業。而諸位都號稱是棟梁之才,大明的國之重臣,這就是所謂的國之重臣嗎?”

如此毒舌的話說出來,群臣哪裡受得了,皇帝這是赤果果的在打臉啊。武臣臉皮厚,再說這本來也不在他們的專業之內,武臣的職責是打仗,是打勝仗,如何打勝仗才是武臣們第一考慮的問題。

文臣們可就受不了了,皇帝這是指著鼻子罵他們廢物呢,這要是不辯過來,那以後還不被人說成儒臣自己都承認自己是廢物了。

黃淮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術業有專攻,這設計工具,如何提高裝卸效率的問題,自然有工匠來解決。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才也是層出不窮,總有人才能夠解決這樣的小事。

陛下不該在這等小事上糾結,應該著眼於朝廷大局。朝廷有那麼多的大事等著陛下處置,怎能在這種小事上糾結。”

“你叫這事是小事,你知道如果提高裝卸效率,能夠節約下來更多的時間,這個時間完全可以去做任何有意義的事。若是各個行業都積極想辦法讓工作效率更加的提高,生產效率就會進一步的提高,老百姓還會因為一口飯而賣兒賣女嗎?若是這都叫小事,什麼事叫做大事,大明朝還沒有富裕到可以任意揮霍時間的地步。”王二根本不知道說話這老頭是誰,聽著這老頭張嘴就說提高生產效率是小事,當場就給懟了回去。

黃淮做夢都不會想到有朝一日會被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直接回懟,臉上當時就掛不住了,抬手指著王二的鼻子怒聲說道:“黃口孺子懂什麼?老夫與陛下論道哪裡輪得到你來插嘴,還有沒有一點兒規矩了!”

王二還想說話,被朱瞻基攔了下來,說道:“仲義,你去安排工匠按照你的想法製作勝利工具。抓緊時間把船上的貨物卸下來。”

看到皇帝明顯的迴護王二,黃淮更是怒不可遏,衝著皇帝咆哮道:“陛下怎能袒護如此佞臣,此等佞臣只知迎合上意,就該立刻明正典刑,以正視聽!”

這句話讓朱瞻基勃然大怒,心說:人命在你們這些儒臣的眼中就這麼不值錢嗎?就因為頂撞了你幾句就要人家的命,憑什麼?

“黃愛卿稍安勿躁,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王仲義不過是闡明自己的觀點,雖然與愛卿的觀點相悖,但是這也不是什麼錯誤,理不辨不明,這不是你們儒家尊崇的嗎,怎麼到了黃愛卿這裡連辯都不能辯了嗎?”

“臣怎會自降身份與一個兵卒辯論,贏了勝之不武。讓那兵卒與臣爭辯那就是對臣的羞辱。陛下當做守禮之君,不然煌煌史冊必然難逃口誅筆伐。”

“守禮?朕要守什麼禮?在你們編織的框架裡當一隻籠中鳥嗎?”

“陛下何出此言?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敢做如此悖逆之事?陛下這是聽信了哪個小人的讒言,做出親小人,遠君子之舉。”

“哈!哈!哈!”朱瞻基冷笑道:“黃愛卿既然自稱君子,君子當不做暗室之舉,去年的京城商人罷市,黃愛卿可有參與?若是參與了,現在坦白還不算晚,朕還可以從輕發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臣怎麼會參與如此無君無父的事!”黃淮心裡咯噔一下,難道事情終究還是敗露了嗎?

“黃愛卿記住你今天說的話,朕希望你到時候還能這麼硬氣!”

“臣行的端,坐得正,自然不怕任何歪門邪道的攻訐。”黃淮這時候只能硬撐著,寄希望於皇帝沒有拿到他的證據。

“既然說到了君子,誰來給解釋一下君子的意思?”

“‘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易經》《詩經》《尚書》廣泛使用‘君子’一詞。《周易·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書·虞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君子’一詞首重君字,君從尹、從口,尹乃是治事之人,廣義上說君子就是能夠發號施令之人。當然後人又將君子引申為道德楷模,並規範了君子的行為規範,比如說君子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人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己倍焉,君子恥之。

可以說君子五恥概括了君子的言行,是不是君子只要用這五恥衡量一下就能知道個差不多了。”談到這方面的知識,禮部尚書呂震可是博聞強記,對於這些儒家典故更是張口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