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誰的天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誰的天下

朱瞻基與周忱的會面沒到天黑就已經報到了朱棣那裡,朱棣正在為軍器局案兩個主要犯人意外死亡大發雷霆。

誰有這麼大的能力,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將兩個重要戰犯同時弄死,除了自己那個貌似忠厚的老大之外,還有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動員如此龐大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之間弄死兩個在刑部天牢的重要欽犯。

朱高熾今天一天都在承受著老爹的怒火,不管朱棣如何威逼利誘,朱高熾就是一口咬定欽犯的死與他無關,為了表明態度,還自請廢掉他的太子之位。

朱棣臉上怒不可遏,心中卻對這個太子是滿意的,一個合格上位者,若是不能面厚心黑又怎麼能鎮得住手下的文臣武將。

正在爺倆在乾清宮頂牛的時候,錦衣衛送來了太孫與周忱的對話內容。

朱棣大略的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將寫著對話的紙丟給朱高熾道:“老大,看看吧,你的寶貝兒子覺得咱這大明要亡了呢!”

朱高熾撿起丟在地上的紙,大致看了一遍,發現紙上面寫著太孫問對周恂如,大明何時會亡?頓時嚇得魂不附體。這兒子是上天派來懲罰他的嗎?

剛剛擺平了軍器局案,怎麼還不消停。大明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時刻,怎麼可能會有亡國之虞?

“爹!這孩子是失心瘋了吧,不然怎麼會問出這種話來?”

“朕看他清醒的很,他看到了大明的弊端,雖然說亡國有些誇張,但是任何朝代亡國之時必定是積重難返,再無回天之力。你可知他為何要去捅開軍器局的蓋子?”

“兒子不知,這小子自從醒來之後就跟換了個人似的,若不是看著他長大,還以為是被人掉了包呢。”

“你不知,我看你是知之而不敢說吧,又或者是瞻基動了你的利益了。畢竟你與老二老三不同,你全靠文臣的支援。

軍器局案牽連下去受損最大的就是文臣,你擔心文臣會因為此案對你離心離德,所以你將兩個重要的欽犯悄悄處死,使這個案子的線索全部中斷,只能草草結案。朕說的沒錯吧?”

“兒臣冤枉啊,欽犯之死兒臣屬實不知,不過兒臣有監管不嚴之責,父皇如何處罰兒臣都沒有怨言。”朱高熾跪在地上叩首請罪。

“哼!你也不用在朕這裡裝無辜,要說論手段,你的兩個兄弟都不是你的對手,不過你是儲君,大明將來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這天下早晚是你的。你不能只想著把位置坐穩而忽略了大明存在的意義。”

“兒臣不敢或忘,我大明驅逐韃虜,重塑漢人天下,自然要為漢人守住這煌煌華夏。”

“那你來告訴朕,這大明是誰的?”

“當然是我朱家的啊!”朱高熾很清楚朱棣問的是什麼,可是這話無論如何都不能從他的嘴裡說出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哈哈哈!”朱棣哈哈大笑:“這天下是我朱家的,朕看不是吧,我朱家才能用掉天下多少財富,朝廷上下都覺得這天下是我朱家的,可是國庫的錢糧我朱家可能隨意揮霍?”

“當然不能隨意揮霍,陛下當知生民不易,聖君當體恤百姓,百姓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話讀過史之人誰都會說,有誰能做到,就說這軍器局案,為何這些貪腐的蛀蟲竟然還要你替他們遮掩,在朝堂上這些人口口聲聲的為民請命,背地裡幹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朕到覺得他們是想逼死人命。

向朕稟報的錦衣衛說,軍器局的工匠因為沒有吃食,剛生下的嬰兒居然要活活餓死。聽到這樣的彙報,朕能想到瞻基有多憤怒,那些人可有考慮過工匠的死活?”

“陛下,這樣的貪官汙吏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讀聖賢書的官員還是盡責的。”

“盡責?他們盡了什麼責,每天風花雪月、詩詞歌賦嗎?江南百姓早已怨聲載道了,他們可有任何的治國良方?”

這話朱高熾無法反駁,江南大量的官田,因為官吏肆意盤剝,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怨聲載道,長久下去江南甚至會釀成民變。

“江南之政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揭底還是太祖當時恨江南百姓支援張士誠而故意以重稅懲罰江南百姓。”朱高熾看了看乾清宮內的宮人,繼續說道:“父皇,親爹!咱不能改變祖制,這事就無法改變。”

“你少拿祖制說話,以為朕不知道嗎?什麼淋斛踢鬥,各種攤派,朝廷規定的糧稅三十稅一,他們能收到三稅一。

那些坐在大堂上的大老爺,可有想過百姓的民生艱難。恐怕都想著是不是再納一房小妾吧!”

面對老爹的咄咄逼人,朱高熾也是無可奈何。無論如何他也不能拿自己的根基開刀,這不是做事,這是給自己挖墳。

老爺子這是成心的逼自己站在讀書人的對立面上,這樣的傻事他朱高熾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做。可是偏偏自己這個兒子竟然不跟自己一條心,竟然要和自己的根基過不去。

那三個問題直指士紳的根本,甚至質疑了儒家的合理性。沒有土地作為依託,士紳又如何在地方上立足。儒家在中原存在了幾千年,自從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一直就是官學,顯學。

無論是多有本事之人,在儒家問題上都是只能修補,順道往裡面新增點私貨,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於公開質疑儒家的合理性。

“爹說的這些,兒子都明白,可是爹可有替代,不用讀書人,誰來為我朱家牧民,指望大字不識的百姓嗎?

那個愣頭青只看到了讀書人的陰暗之面,卻看不到讀書人與天家是相互依存的,正因為是相互依存,他們會盡力維持朝廷的穩定。

只有天下太平,朝局穩定,他們才能持續的獲得利益,安心的享受富貴,與其說是我們成全了讀書人,不如說天家與讀書人就是互相依賴的雙生子,君與士大夫共天下真的不是一句客套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