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判(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判(完)

李擎冷哼一聲道:“朝廷什麼時候說話不算過,除了你們背信棄義,朝廷可有對不起你們?朝廷考慮到你們的難處,才用羊毛這種你們自己都不要的東西抵債,朝廷這麼做的目的是讓你們明白,這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

大明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大明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百姓,有這些錢糧難道不會去幫助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嗎?”

這話說的讓於謙與阿魯臺以及坐在談判桌上的所有人都覺得臉紅,明人這邊都覺得,朝廷就應該對外展示仁義,方能顯示大明的強大以及博大的胸懷。

可是李擎的話讓於謙內心慚愧,他從小立志進入朝堂繼承先人之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是嘴上說的好聽,他卻從來沒有低頭去關注民生的疾苦,真不知道自己為的是哪個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韃靼那邊一直都是叢林法則,信奉強者通吃的原則,從來就沒覺得不勞而獲有什麼不對。今天讓李擎一句話就把這種假象撕破,在大明強大的前提下,大明不願意當冤大頭無條件幫助韃靼,一點兒問題沒有。

就像李擎所說大明的錢糧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麼白白給韃靼。在強勢的大明面前,韃靼要學會公平交易,任何想要不勞而獲的心理都會被無情的撲滅。

“李大人放心,若是朝廷收購羊毛,這軍費我韃靼出的起,一年還不上,兩年肯定還上。不知這羊毛到時候在哪裡交易?”阿魯臺急切的問。

“未來朝廷在宣府與你們的互市會設在興和城,就是你們現在圍住的小城,你們要是把我們的興和守備嚇壞了,可是要賠的!”

李擎小小的開了一個玩笑,阿魯臺尷尬地笑道:“李大人明鑑,我們從來就沒想過要攻打興和城,不過是看到城內如臨大敵,怕引起裡面的駐軍誤會才圍而不攻,保持對城內的震懾,以免他們做出不理智之事。”

阿魯臺倒是沒說謊話,他帶著韃靼部落前來大明邊牆謀求歸附,怎麼可能平一小城以增加自己歸附的難度。這樣對興和圍而不攻反而是對興和內部最好的保全。

一方面守將在韃靼軍隊沒有展開攻擊之前,不敢主動以卵擊石去進攻韃靼大軍,另一方面,即使守軍再害怕想要投降,也要等韃靼發出戰爭威脅之後再做出決定。不管哪一方面都對這個守備做出保全,使他不會失掉臣節。

“和寧王趕緊安排人把圍城的兵馬撤了吧,不然再圍下去,城內估計不但斷糧,連水都會斷了。眼下最先要做的就是組建聯合軍隊,朝廷會派遣一支三千人的軍隊進入你們的營地挑選士兵,組建好聯合軍隊。

大明將派出兵馬與韃靼部合兵一處,一起西進攻打佔據河套的瓦剌部,幫你們奪回河套,大明將在河套東勝衛故地重建新城,用於與韃靼部落的互市,到時候我們就有兩處可以互市的地方。”

阿魯臺沒想到大明在談判完成後竟然如此的慷慨,竟然主動提出幫助韃靼恢復疆土,這是天大的喜事,至於大明在河套建一座城,又有什麼問題,一座孤城在草原上能起多大的作用。

若是哪天韃靼羽翼豐滿隨時可以打掉這顆釘子,重新打進邊牆,到時候大明的一切還不是任由蒙古人予取予奪。

現在阿魯臺這樣想,可是再過一個多月之後,阿魯臺再也沒有這種想法,從那以後韃靼就成了大明死心塌地的藩屬國,再沒有生出反叛之心。

雙方就著談判的各種細節又仔細敲定了一遍,一場歷時五天的談判畫上了句號,阿魯臺帶著手下先行離開上方堡,回到上方堡解決韃靼的內部矛盾。

大明可不希望辛苦幾天的談判成果還沒等開始就結束了,阿魯臺回到韃靼大營之中,立刻召集所有王公貴族一起議事。

首先由失捏干將所有的談判結果向所有人做了說明,這個時代別說蒙古人,就是中原漢人對什麼修路權,採礦權之類的東西都不是很在意。

眾人最感興趣的是大明敞開收購草原的羊毛,大明給出的這個條件一瞬間就讓這些貴人們紅了眼,他們誰家的手裡沒有個幾十上百萬頭的羊。這些羊每年的羊毛那是大部分都成廢物,最後變成煮奶茶的柴火。

這要是大明願意收購,完全就是變廢為寶,各家從此就會在牛羊之外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有了這一條利好,沒有人敢反對阿魯臺簽訂的這個協議,誰反對那就是反對大家的錢袋子。

三天後一支三千人的軍隊開到韃靼營地旁邊,為首的軍官是大明新晉升的遊擊將軍石亨。這個年輕人這兩年躥升的很快,短短幾年時間就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兵,升到了羽林軍的遊擊將軍。

羽林軍的遊擊將軍的含金量可不是衛所與邊軍的遊擊將軍可以比擬的,那是實打實的軍權在握,手中指揮著羽林軍精銳二千五百多人。

正面作戰,這兩千五百人可以輕鬆擊敗三倍的衛所兵,兩倍的邊軍。不過石亨這個遊擊將軍是火線提拔,他帶領的這三千人骨幹是從羽林軍抽調,大多數兵員都是從邊軍中選拔。

這些選拔出來的邊軍士兵拿羽林軍八成的軍餉,什麼時候訓練合格了才能與羽林軍一樣拿全額的軍餉。就這樣也把這些選中的邊軍士兵樂壞了,這可比他們在邊軍系統中待遇好的太多。

儘管他們知道選中他們是去草原上韃靼人的地盤,卻沒有一個人害怕,他們不同於內地的衛所兵,已經多年不聞戰事,他們可是在直面蒙古人的襲擾和攻擊,每年大大小小的戰鬥不計其數。也就這兩年才消停了一些,只要待遇好,他們從來就不怕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玩兒命。

都是打老了仗的老兵,基本上將各級軍官安置好,訓練一下隊形,這支隊伍就已經像模像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