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寧王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五章 寧王島

看著寧王府大包小包的東西,鄭和好心提醒道:“寧王殿下,咱家不得不提醒您一下,您所佔用的船隻都是要收費的,多佔一艘船隻您就要多出一份錢。這長途運輸的費用很貴,咱家勸您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您還是留在大明委託一可靠家人變賣,最後帶著銀子或者你們積蓄的物資去就藩,不然您會後悔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權一聽發配老子還要讓老子掏路費,頓時毛了,直接一甩袖子,說道:“不去了,讓朱棣的孫子來殺了老夫吧,反正老夫也不想活了!”

“殿下不要太過火,不然咱家很難做!剛才的話咱家就當什麼都沒聽見,若是再有類似的話,咱家可以保證殿下全家一個都活不下來。”鄭和的臉沉了下來,直接用上了最嚴厲的敲打。

朱權一下子冷靜了下來,這要是讓朱瞻基抓到更大的把柄,說不定還真的把他全家都滅了。

俗話說得好,好漢不吃眼前虧,等到了藩地再慢慢積蓄力量,總有一天寧王一系會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別人朱權信不過,他只信任自己的世子,於是他問鄭和:“馬公公!老夫留下世子處理財物瑣事可好?”

“留下誰是殿下自由,咱家干涉不了,不過咱家提醒您一句,不管誰留下,他所謂的世子郡王的爵位統統作廢,只能以普通人的身份行動,若是被人舉報用寧王府名義作惡,將會以冒充宗室的罪名會受到嚴懲。”

“你……”朱權一股火頂到腦門子上,什麼時候老朱家子孫,不能承認自己是朱家子孫了。

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朱權嘆了口氣:“罷了!我兒抓緊時間處理完這些瑣事之後就趕緊離開大明吧!”

“是!父王趕緊上船吧,別讓鄭公公等太久!”

朱權老淚縱橫,他知道自己這一登上海船,這輩子就再也沒有回到大明的機會了。

突然朱權雙膝跪地,雙手匍匐在地嚎啕大哭道:“父皇!兒臣再也見不到您老人家了!”

幾個兒子趕緊將老父親攙扶起來,朱權抹了一把眼淚頭也不回的登上了海船。

海軍船隊揚帆起航,乘風破浪在一個多月後靠近了此行的目的地——寧王島(巴拉望島)。

經過一段時間暈船的適應,朱權已經適應了船上的生活,自從出了澎湖巡檢司,朱權就再也沒有看到陸地。

現在終於看到了陸地,頓時眼前一亮,一把拉住釣魚的鄭和問道:“馬公公!這陸地可是老夫的封地?”

鄭和點點頭道:“確實是!不過現在我們還在這個島的北面,咱家給您選擇的登陸點在島子的東南邊,只有那邊才是平原地區,更適合耕種生息!”

朱權眼巴巴的看著這個鬱鬱蔥蔥的島嶼,問道:“這個島子有多大?可有一縣之地?”

“何止一縣之地,就是一個府也沒有這麼大啊!此島從東北斜插向西南,長約八百多裡,最寬的地方大約有八十裡左右!”

朱權心裡盤算了一下這個島有多大,然後問道:“島上有民幾何?耕地幾何?”

“島上可能會有一些連衣服都沒學會穿的土人,耕地一畝都沒有,要等到殿下登島之後自己開墾!”

一聽這話,朱權的冷汗就下來了,這要是被丟到這個島上,就算上島開始開墾荒地,種上糧食,要想收穫至少要幾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跟著他下南洋的這一萬多人難道要喝西北風嗎?

朱權狐疑地問鄭和:“朝廷打算餓死老夫嗎?”

“殿下說得哪裡話,朝廷若是想讓殿下死何必大老遠把您拉到這裡?”

“那老夫這一萬多人上了島後吃什麼?”

“咱家的船上給殿下帶了足夠殿下手下吃一個月的糧食,當然這些糧食殿下一樣要花錢購買。”

這個時候朱權哪裡還在乎什麼錢的事,他看出來了,等到上了這個島後銀錢就成了最沒用的東西。

若是這些銀錢能夠換來糧食,所有錢都用來換糧食他朱權都樂意。可是鄭和只能給他提供一個月的口糧,一個月後那可就又要面臨缺糧的境地。

一個月後就算有地可耕,也長不出糧食來。事關生死,朱權急切的問道:“那一個月之後呢,老夫這一萬多人難道就等著餓死嗎?”

鄭和哈哈大笑道:“殿下可知漢王如今封在在哪裡。”

漢王就藩漢王島是邸報公開刊載的,朱權當然知道。可是漢王島在哪裡他可就一點兒也不知道了,不過鄭和既然如此一問,那說明朱高煦肯定離這裡不遠。

“難道朱高煦那小子也封到了這附近了嗎?”

“離殿下的藩國還有不到一千裡的海路,海船航行一天一夜差不多也就到了。殿下的糧食缺口完全可以求助於漢王殿下,咱家可以給殿下當個中間人。”

一聽一天一夜就能到了漢王的封地,朱權眼前一亮,連忙問道:“能讓老夫去漢王封地看看嗎?”

“您若想去,等到你們登陸上岸之後,殿下就可以跟著咱家去一趟漢王島!”

海軍船隊繞過寧王島與一個小島(利納帕坎島)中間的海峽,沿著海岸線來到一處天然的港灣(公主港),鄭和下令道:“導航員放下小船,前方探路!”

“是!”

負責檢查水文的導航員放下小船乘著小船向岸邊劃去,一邊走一邊用竹竿做下記號。只有水深夠深的時候,才會用長竹竿做下標記。

很快小船就劃到了岸邊,導航員紛紛棄船登陸,第一艘滿載護衛人員的海船優先駛進港口,直到走到最後一根竹竿的地方,大船放下鐵錨。

海軍官兵放下小船開始用小船向岸上運送護衛,這些護衛上岸之後就會跟著先期上岸的導航員去砍樹。直到簡易的棧橋修好,大船才能靠向棧橋。

朱權看著海軍官兵指揮著寧王府護衛有條不紊的忙碌,不禁感嘆道:“真是隔行如隔山,老夫想不到水師靠港竟然也是一門技術活!”

“熟能生巧罷了!海軍下南洋大多數地方都沒有現成的港口,只能自己上岸搭建港口,時間久了自然也就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