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蓮隱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蓮隱秘

楊士奇知道陳山進了宮,他們在內閣說的這些話都會原原本本的稟報給皇帝,這些話既然對著陳山說了,就是讓他去給皇帝傳話。

得讓皇帝知道內閣已經無計可施,皇帝若是撒手不管,山東可就徹底糜爛了。

朱瞻基會不知道內閣已經毫無辦法,不過他現在還沒有接手民政的打算。陳山來向他稟報內閣的抱怨,他只是一笑置之:“陳師傅不用擔心,幾個造反的蟊賊,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朝廷大軍一到頃刻間便灰飛煙滅。

剿賊容易,如何根除白蓮教這種造反組織生存的土壤才是關鍵,如果不對大明現在的政體進行徹底的刮骨療傷,就算沒有了白蓮教,也會出現什麼黑蓮教、紅蓮教。

文官們不明白這一點,還死抱著他們的特權不放,被歷史淘汰就是必然。就算沒有朱瞻基這樣的作弊者,在時代的大潮中,也一樣會被新的利益集團踩在腳下,成為新的利益集團上位的墊腳石。

對於白蓮教的造反,朱瞻基有著清醒的認識,這些人雖然沒有能力推翻一個王朝,但是卻完全可以動搖一個王朝的根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八百裡加急還沒有到京之前,錦衣衛已經將白蓮教造反的訊息送回了京城,朱瞻基傳旨唐三任帶著唐賽兒連夜進京。

接到皇帝的旨意,唐三任不敢怠慢,與況鍾進行了簡單的交接,讓況鍾暫時署理房山知州,具體什麼時候才能去掉署理二字,那得看況鍾在房山做出的成績如何。

唐三任帶著唐賽兒進了乾清宮,朱瞻基等二人行禮過後,問道:“叫你們兩個來主要是有個問題想問問唐夫人!”

唐賽兒一聽有問題問自己,怪不得旨意點名叫自己也進京呢,趕緊蹲身行禮道:“陛下有什麼問題要問奴家?”

“白蓮教又一次造反了!”

“陛下!賽兒已經徹底的脫離了白蓮教,與白蓮教沒有任何關係,臣拿性命擔保賽兒絕對與白蓮教無關!”唐三任撲通一下就又跪下了。

朱瞻基瞪了他一眼說道:“朕有說與唐夫人有關嗎?你急個什麼勁兒,朕是有事詢問唐夫人!”

唐三任尷尬的拱手賠罪道:“臣出言無狀衝撞了陛下,請陛下責罰!”

“你少跟朕扯這些沒用的,這麼多年朕是什麼脾氣你會不知道,你是關心則亂朕不怪你,不過你對朕不信任確實讓朕失望!”

“臣知錯!”

“行了!今天就沒你什麼事,在一邊等著吧!”

唐賽兒看到唐三任以性命維護自己,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她沒有看錯這個男人,這是個值得她一生託付之人。

“陛下!奴家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次造反的頭領叫做林仙兒,她在白蓮教是什麼地位?”

“她是亡夫的妹妹,是白蓮教新一代的聖女。奴家從小看著她長大,並不是一個以謀略見長之人,要說她會策劃造反奴家是不信的,她不過是被幕後之人推出來當傀儡的吉祥物。

林仙兒陛下也是見過的,刁蠻任性且狂妄自大,根本就不是個能夠做出造反這種天大決定的性子,還請陛下明鑑。”

“你對白蓮教內部的結構熟悉,你覺得誰才是真正的策劃者?”

“韓廣!”

“韓廣是誰,怎麼這麼熟悉?”

“陛下還記得那個蠱惑山賊劫糧的賊人嗎?”

“那個人雖然奴家沒見過,但是根據季重的描述,奴家可以肯定那人就是韓廣。”

“這人在白蓮教中地位超然,雖然不擔任教中具體位置,可是說出的話卻是舉足輕重。”

“這是為何?”

“說起來韓廣與亡夫還是堂兄弟,當年韓林兒被廖永安溺死之後,留下一個遺腹子。這個遺子在白蓮教眾的呵護下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剩下了兩個兒子,為了避免被朝廷發現,一網打盡。

兩個孩子長子隨父姓,也就是韓廣的父親,次子姓了韓林兒的林字,也就是林三的父親。

白蓮教也在經過兩代人的休養生息,發展壯大起來。與其說是白蓮教蠱惑人心,不如說是官府的橫徵暴斂給了白蓮教蠱惑人心的機會。

永樂大帝屢次北征,透支民力,每年的稅賦徭役壓得百姓透不過氣來,正是百姓活不下去,奴家這才帶著活不下去的百姓起兵造反。

這成了奴家這半生最後悔的事,不是後悔起兵造反,而是後悔沒有主動站出來讓朝廷把奴家抓起來,牽連了幾千無辜的女子。

奴家這一生都不得安寧,只希望能用餘生來贖罪!”

朱瞻基這就明白了,怪不得說著姓韓的在白蓮教中地位超然呢,敢情這還是龍鳳皇室的後裔呢!

“唐夫人給朕說說這個韓廣的性格特點!”

“這人在白蓮教被人成為冷麵狐,城府深沉,是白蓮教中智謀之士,可以說白蓮教中一些重大的決定都有他的影子。”

看來在白蓮教中,這人就是智囊的存在。朱瞻基又問道:“這次造反會不會是這個韓廣策劃的?”

唐賽兒點點頭道:“肯定是他策劃的,韓廣在白蓮教中有大批死忠之人,林仙兒不過是他們推出來引人注意的傀儡而已,與奴家當年沒有多少區別。”

“朕明白了,多謝唐夫人解惑!”

“陛下言重!奴家愧不敢當!”

白蓮教這點兒造反的事對於朱瞻基來說根本就不算事,他想的是如何在這次的造反事件中如何打擊士紳的氣焰。

只有全面壓制士紳的氣焰,才能為下一步改人丁稅為田畝稅打下基礎,不然天下士紳皆反,就算是最後能夠平定下來,大明也會元氣大傷。

在瞭解完唐賽兒所知道的白蓮教隱秘以後,朱瞻基又詢問了況鍾在房山的表現。

唐三任對況鍾很欣賞,雖然況鍾的思想比較保守,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但是這個人沒有一絲官老爺的習氣,願意放下身段去鄉間地頭瞭解百姓的真實情況,這是一個好官的最基本要素。

在皇帝詢問時,唐三任給了況鍾很高的評價,覺得讓況鍾接替自己掌管房山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