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宣德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加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八章 加稅

張本當然說不出百姓會有什麼不滿的地方,新政一出,不是民不聊生,而是紳不聊生。

張本有些尷尬的站起來說道:“陛下為何對士紳又如此的成見?”

朱瞻基皺了一下眉頭,這算是直接對抗了嗎?

“朕對任何人都沒有成見,朕只尊重事實。士紳也好、百姓也罷,想要獲取利益無可厚非。可是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不能不顧天下的死活,大明現在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田畝稅收是朝廷的最主要的財政組成部分。

士紳們把大部分的土地壟斷,卻不願意交一文錢的稅,而官府為了完成地方的稅賦定額,反而將賦稅分攤在本就生活在貧困線下的黔首百姓身上。

百姓們除了逃亡之外,就只剩下了死亡和投身大戶人家為奴等為數不多的路可走,這個時候若是有陰謀者煽動,百姓揭竿而起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是誰逼反了百姓,逼反的百姓首先要打倒的又是誰,你們認真的想過沒有?朕真害怕有一天你們會說出‘百姓怎麼不在家等著餓死,非要跑出來造反’這樣的話,真要是到了這一天,大明就徹底沒救了。”

眾人聽出了皇帝話語中的蕭瑟意味,不明白皇帝為何會有如此悲觀的心理,眾臣雖然對白蓮妖人的叛亂著急上火,但是沒人覺得這些人能有多大的作為。

他們著急的是兗州有一個不可出事的人家,這家人就是儒家的象徵,一旦出現不忍言之事,儒家在大明的名聲可就徹底的臭了。

如果說叛賊真的能奪了大明的江山還好,大不了就叫做順天應命,儒家還是能自圓其說。可是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只要人眼睛不瞎就能看得出來,大明如今正在走在蒸蒸日上的路上。

“陛下!臣等知道,現在士紳確實有些不像話,可是陛下也不能一棒子將人打死,還是應該治病救人為主。”

“朕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百姓能在新政下獲得好處,士紳就不行嗎?”

這就是皇帝與文官的主要矛盾所在,皇帝想的是所有人都在一個公平的制度下競爭,誰有本事誰吃好的。

文官為代表的士紳卻想的是依靠特權牟利,總想著不勞而獲,享受好處還不想承擔義務,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陛下!士紳若是與普通百姓一樣對待,那以後還有誰願意十年寒窗苦讀,沒有人讀書科舉,誰來為陛下牧民?”

朱瞻基冷笑一聲:“這天下缺什麼人也不缺想當官的人,朕還不妨告訴你們,你們再不學會改變,儒家這塊牌子早晚都會砸在你們的手裡。

不論任何的學問都要有開拓的精神,故步自封、妄自尊大只會走向滅亡。”

話說到這裡,又是不歡而散,朱瞻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文官們也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雙方完全就不在一條道上。,

回了內閣,楊士奇將人留在內閣繼續商議接下來該如何處置山東之事。

“諸位準備湊錢吧!我們必須在幾日內將平叛的錢糧湊出來,然後兵部才能有錢糧調動軍隊。我們出了錢,陛下絕不會出來阻撓,陛下是個最講規矩之人。”

“憑什麼朝廷平叛要我們出錢,朝廷現在都已經欠了我們兩個月的俸祿了!”工部尚書吳中一直沒有說話,他是技術官僚,對這些政治上的東西不感興趣,可是一聽要讓自己掏錢幫朝廷平叛,立馬不幹了。

楊士奇知道自己這個提議很難透過,沒想到他們這些最高層次的人中間竟然還有反對之人。能到這個層次的高官最起碼的政治敏感度還是應該有的吧,可是沒想到吳中會第一個反對。

“吳大人,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陛下是想絕我名教的根本啊!”

“那又如何?天下沒有儒家的時候,也一樣過得很好,老夫又不靠儒吃飯!”

楊士奇呆愣了一下,想起這位工部尚書是以實學入仕,根本和儒學沒有關係。

“吳大人不願意捐資,你們呢?你們也不靠儒吃飯嗎?”

“士奇!朝廷之事,依靠你我個人捐資,能起多大作用,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本官家中並無餘財!”

張本的話引起了眾人的共鳴,紛紛表示自家家無餘財,捐不出多少錢來。

楊士奇心灰意冷,擺擺手說道:“散了吧!”

六部尚書散去之後,楊榮腦袋上頂著剛包紮好的紗布,從外面走了進來。從乾清宮出來,楊榮就去了太醫院,請太醫給他包紮了一下傷口。

這被皇帝給開瓢的感覺實在是酸爽,到現在他還心驚肉跳,楊榮從沒想到皇帝會突然翻臉。他算是明白了,涉及到皇帝的產業問題,那就是皇帝的逆鱗,誰打主意誰倒黴。

楊榮也是有苦難言,他這個人太貪財,可是拿人錢財就得替人消災,拿了錢就得辦事,皇帝開銀行明顯的擋了放印子錢的財路,士紳大戶有幾個不放印子錢的。

從太醫院回到內閣就看到六部尚書從內閣出來,黑著臉走了。進門就見楊士奇正坐在椅子上垂頭喪氣,其他幾人也是臉色凝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怎麼了?”

“士奇希望大家一起捐資,渡過這個難關,不給皇帝全面接手山東的機會。一旦山東全部落入陛下的手裡,憑著山東的府縣培養治政之才,用不了多少年大明就再也看不到當官的儒生了。

儒生不當官,還有別的出路嗎?偏偏大家都只顧著自己的私利,根本就不想我輩今後該何去何從!”金幼孜說道。

楊榮聽完搖搖頭說道:“這讓人掏出自家的錢做公家的事,不願意那是人之常情,要老夫說,與其讓人捐資,不如加稅,只要一畝地加一分(百分之一),就足夠朝廷解決所有的開支。”

“加稅?沒有陛下點頭,這稅根本就加不了,況且百姓本就已經生活艱難,朝廷加一分,底下就敢收十分,到時候別山東叛亂沒有平息下去,其他地方的叛亂又起來了。真要到了那種地步,陛下可真就要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