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重生穹頂之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9章 鹽瀆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9章 鹽瀆縣

曹操宴請了群臣,散了之後,又將自己幾個謀士留下。

對於張天志提出的策略,他有些心動。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謀士們竟然都贊同。

最後商議出結果,同時在許都附近郡縣,關中,和徐州三個地方屯田。

為了防止袁紹,袁術破壞,其他兩個地方都派大將領兵鎮守,又讓他們收攏流竄人口。

許都形式穩定,鍾繇總督關中,夏侯淵領兵關右,曹洪在徐州坐鎮。

卻說夏侯淵領兵西北,此時這裡胡族數十支,對如今潺弱的大漢嗤之以鼻,各自反叛。

夏侯淵領兵北上就是為了穩定大後方。

只要穩定了西北,曹操便可以上拒袁紹,下鎮劉表與袁術。

生命的種子灑下去,張天志也算是完成了第一個目標。

他現在要完成第二個目標,那就是鹽。

學堂的事情,四年級一畢業,那就只能停止。

張天志乾脆讓四年級的50多個學生考核透過之後,直接進行物理和化學研究,給他們佈置一些課題。

聽說張天志有事外出,甚至據說要兩三個月,馬超於是辭行。

馬通繼續留在許都上課也可以繼續,馬超就要回去了。

“張先生,承蒙您的照顧,學生在這裡受益良多,如今家中有事,趁著先生出行這段時間,學生也要回家一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你回去便是,你們西涼氣候與這邊大為不同,我給你講的一些土豆種植辦法,你一定要事事在意,不可浪費了種子。”

“謹遵先生教誨!對了,先生,丞相再次徵召,我已經答應,此次回鄉,安排好父親兄弟之事,便會回至許都。”

馬超竟然答應了曹操,要進入曹營了,這歷史被自己改變的,劉備少一員大將。

不僅僅是少一員大將,是少了西涼兵馬呀。

不過有自己在,劉備能不能順利的到巴蜀還不一定,

畢竟赤壁之戰張天志是絕對不會讓曹操失敗的。

而且會不會有赤壁之戰還很難說。

說句實話,誰統一誰做皇帝跟張天志一毛錢關係沒有,但是他在許都。

在許都曹操就是天然盟友。

六月底,正值盛夏,張天志出行了。

他的目的地是徐州廣陵郡鹽瀆縣,也就是後來的鹽城。

隨行的只有張豪史阿和八個四年級的學員。

畢竟張天志不會曬鹽,他也只是一知半解,需要人手實驗。

一行十一人,二十多匹馬,帶著食物和各種玻璃器皿上路,一千多裡,走走停停用了十多天。

當年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時,項伯乃拔劍助舞,以掩護劉邦,終使劉邦擺脫了這場危機。以後劉邦坐了天下,未忘項伯救駕之功,賜其為劉姓,並封為射陽侯。

其領地即為古射陽縣境。數十年後,射陽東部地區劃出單獨建縣為鹽瀆縣,時間為西漢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

鹽瀆縣是一個依託大海而生存的縣城,鹽成為鹽瀆的地域元素。

鹽瀆建縣之始,朝廷未派縣丞到任,僅設鹽鐵官,這便留下了“有縣無治“之說。較長的海岸線成為它“煮海為鹽“的獨特地理優勢。大小鹽場星如棋佈。鹽瀆縣便由此催生。

鹽瀆第一位縣丞是孫堅,是東漢熹平三年。現在這裡已經被曹操所佔,曹操當然不知道這麼小一個縣的縣長官是誰,張天志卻特意打聽了一番。此時的縣令為琅邪諸葛氏的諸葛瑾。

“怎麼可能!歷史成這樣了!諸葛瑾不是諸葛亮的哥哥,後來在東吳的麼?”

原來張天志不知道,這諸葛瑾去東吳也是在幾年以後。當時北方戰亂不斷,諸葛瑾也是躲避戰亂才去的東吳。

此時曹操早早收了徐州,諸葛瑾是個讀過書的,被廣陵太守召為鹽瀆縣令。鹽瀆縣相當小,如果不是產鹽,他只能算一個鄉。

張天志巡查了一圈,發現多數都是家庭為單位,煮水為鹽,然後有專門的鹽商將其收走,官府派人每日巡查,交易時就交稅三成。

“先生,我們來煮鹽,是不是得先有個落腳點?”眼看天就要黑了,張天志還沒走完這條海岸線,張豪提醒道。

張豪甚至以為張天志是煮鹽,關於曬鹽,他誰也沒說。

“落腳點?落腳點自然是有的,我們先去拜訪本地長官。”以他此時的名聲,如果是在這種小縣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這個小縣城就一條街,旁邊都是些老舊低矮房屋,張天志從頭看到尾。

“這TM叼根菸從這頭走到那頭還抽不完吧。”

縣衙也不大,關門了。

問了縣令的住處,街上的人隨便給他們指了一棟木房子,那就是諸葛瑾的住處。

寒酸。

張豪去敲門,開門的是一個青年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一問,竟然就是縣長諸葛瑾。

“要不要這麼兒戲?”張天志暗歎。

“原來是諸葛縣長大人當面,在下許都張天志,來到此地,特來拜訪!”

原本諸葛瑾嚇一跳,結果這人彬彬有禮,倒是個讀書人,一聽到名字,馬上想到某人,當下大驚道:“莫非鹿鳴亭侯張先生當面?”

“正是在下!”

“哎呀!竟然是張先生到了,快請快請,寒舍實在不堪入目,但本縣地小人少,只能如此了。待本縣另外安排住處,再宴請張先生。”

張天志連連搖手說不必,諸葛瑾當然知道這是客套,畢竟看著舟車勞頓的模樣,像不必的麼。

吃的是小米粥,不過菜倒是很合張天志胃口,全是海鮮吶。

“額滴神!來對了,全是原生態無汙染,青口、生蠔、海螺,我的神,這是啥?這TM是魚?”

海鮮很難儲存,特別是夏天。捕魚技術不高,加之儲存難度極大,幾天就臭了,所以海邊人也不過是保生活而已。

但張天志吃著卻連連稱讚,心想要是有個醬油芥末就好了。

但凡有碟子醬油,老子能喝三斤。

諸葛瑾也很高興,二人推杯換盞,將一眾跟班丟在院子裡自己吃。

隨後張天志也算是瞭解了鹽瀆縣形勢。

沿海的漁人都轉化成了煮鹽作坊,以戶為單位。官府收稅,鹽商進貨,海盜搶劫。

海盜搶劫的不是鹽戶,是商賈。

而有一家海盜絕對不會搶,那就是徐州麋家。

麋家乃徐州大戶,良田萬頃,人十萬眾,家丁都數千,海盜也不敢隨意招惹。

雖然如此,鹽商只要給些保護費,海盜也不殺雞取卵。最底層最悲慘的還是鹽戶。鹽戶所煮出來的鹽被算的死死的,一天到晚,只能維持生計。

鹽到了鹽商手裡,轉運到異地,便是天價,但這跟鹽戶沒有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