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夢迴隋唐之我是李建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伍佰零九章 招賢納士(一)

長安太極宮,李建成正在聽著張季齡的奏報:

“陛下!據臣在三清觀內觀察謝映登,發現謝映登自從從長安回到三清觀之後,已經開始動搖,而且,據草民所知,謝映登身邊的靈臺道長和三清觀主持顯修道長也在暗中使力,希望謝映登還俗!為陛下效力。”

“哦!是嗎?”李建成笑著,心裡暗中對張季齡說著:張愛卿啊!這件事情朕早就知道了,並且朕不但知道謝映登身邊的靈臺道長和三清觀主持顯修道長也在暗中使力,希望謝映登還俗!就連閉關修煉的道家泰斗李唐國師岐暉道長也暗中使力。

“陛下!只是……”看到張季齡欲言又止的樣子,李建成向張季齡問道:

“張卿,你有什麼心裡話,只管說出來!”

“陛下!草民心裡有一點不自在!”

“張卿請說!”

“陛下!臣知道陛下求賢若渴,但是,以臣對謝映登的瞭解,此人心高氣傲,當初其不願意參與陛下與幾個弟弟之間的爭鬥,自願投入了三清觀出家,如今再讓謝映登自己從三清觀出來,恐怕謝映登自己也不好意思。”聽了張季齡的話,李建成心中冷笑——哼!什麼心高氣傲,不過就是向在自己的臉上多弄幾塊遮羞布,不過這沒有什麼!自古有才華的人都會有些怪脾氣,說的好聽叫怪脾氣,說的不好聽,這就是在裝逼。不過,作為君主,尤其是求賢若渴的君主,適當的容忍還是需要的。

“張卿不要擔心,朕心中自有打算!”張季齡聽了李建成的話後,不再有什麼言語,直接退了出去。第二天,長安最熱鬧的朱雀大街又張貼出了一道皇榜,長安的百姓們都在皇榜下圍觀:

“呃!吳二哥,你認識字,這皇榜上面寫的都是什麼呢?”那個吳二哥看著皇榜,細細地念著:

“朕初登大寶,內外諸事繁多,但朕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因而頒佈求諫令,自皇榜釋出日起,朕特地在長安和洛陽兩地各自設立一銅櫃,我李唐天下,不管是皇親宗室、文武官員、平民百姓、和尚道士,皆可向朕提出治國之大義,若是政策可行,可以立即面君,授予官職!另外,並且言者無罪!另外,自今日起,朝廷七品及七品以上官員必須向朕推薦一名以上賢才,被推薦人等必須手持推薦人等的推薦信,經朕面試之後,也可授予官職,欽此!”周圍的百姓一聽,馬上議論紛紛:

“啊!皇上又要求諫了。真是世間明君啊!”

“皇上從諫如流,我大唐有望了。”

“還有,若是政策可行,可以立即面君,授予官職!還有,自今日起,朝廷七品及七品以上官員必須向朕推薦一名以上賢才,被推薦人等必須手持推薦人等的推薦信,經朕面試之後,也可授予官職,並且言者無罪!哎呀!太好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當官了。”做官是老百姓的最終願望,只要是人,都想出人頭地,自從科舉又被廢除之後,官員的選拔又重新回到看門第,出身和明人舉薦的位置,普通老百姓最多只能做一員小吏,想入朝廷品級,那是難上加難!如今,只要可以直接向皇上上書,如果能夠入皇上法眼,到時候就可以面聖授予官職,大家都彷彿看到了一條雲霄大道擺在自己的面前,一時之間,向李建成上書的銅櫃前面站滿了向裡頭投書的百姓人等,甚至和尚道士都向裡頭投書。另外,李唐各地的地方官員,哪怕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家裡,都擠滿了想拿推薦信的人。三清觀,謝映登脫下了自己道袍,穿上了朝廷頒發的軍服,張季齡的兒子張千財是宮中禁軍軍官,已經將謝映登舉薦上去了,李建成已經下令,將謝映登編入京城守備軍當中,出任軍官。今天,正好是謝映登將要去上任的日子,謝映登收拾好自己的行李之後,看到了門口站著的顯修道長和自己的叔叔——靈臺道長,謝映登跪在顯修道長和靈臺道長的面前:

“徒兒多謝師傅和叔叔這些年的扶植、包容和照顧,但是,皇命在身,徒兒不能不從,不能在師傅和叔叔叔面前孝敬,只希望師傅和叔叔好好保重自己。”顯修道長撫摸著謝映登的頭髮:

“靈官啊!不,現在應該叫謝將軍了,到了軍中,一定要好好幹!另外,軍中不比觀中,規矩更多,你可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千萬不可在亂動拳腳啊!”謝映登知道顯修道長說的是自己剛剛進入三清觀,與以年輕道人動拳腳的事情。當初,如果不是顯修道長袒護,按照道觀的規矩,同門互相毆鬥,那是要被逐出道觀的。謝映登馬上磕頭:

“師傅,靈官一定遵從師傅教誨,從此,一定行事忍讓為先。”顯修道長點點頭,又向靈臺道長使了個眼色,謝弘道長馬上拿出一摞道家的經書,顯修道長繼續說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靈官,這些都是三清四帝的神之教旨,本教精華所在,你要多多研讀一二啊!”謝映登將那一摞道家的經書收好後,又向顯修道長和靈臺道長磕了一個頭,隨後,提起自己的行李下山去了。謝弘道長看著謝映登遠去的背影,心中有著一絲淒涼。顯修道長拍了拍謝弘道長的肩頭:

“謝映登如今已經走了自己的路,我們應該為謝映登高興才對呀!”謝弘道長點點頭。

長安太極宮,李建成也在翻閱著堆成山的推薦信件和上書。自從求諫令發出之後,全國各地向李建成推薦人才的信件和上書就源源不斷的湧向長安和洛陽銅櫃。而李建成也忙了許多,一天到晚的就是看信件上書,再就是接見前來被保舉的人,弄的李建成連線見嬪妃的時間都沒有,鄭婉珍和楊豔到沒有什麼,只是曹語嫣那個丫頭,心中耐不住寂寞,時常以擔心李建成的身體為名,派人送來些補品,人參燕窩湯,鮑魚燉母雞等物,李建成知道,曹語嫣這是在提醒自己,要時不時的去找一下她 ,不過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李建成也只有說上一聲抱歉了。李建成看著這些上書和推薦信,突然,有一封上書引起了李建成的注意——《運河兩岸倉儲書》,只見上面寫著:

“自前隋之大運河溝通南北和關中漕運之後,江南賦稅運送開始變得容易!但是,關中百姓糧食問題還是尚未解決,主要因為運河兩岸沒有倉儲,容易引發糧食黴爛,因而無法大規模運送,再加上路上船工消耗,每次只是將長安一帶的糧食倉儲填充六成就完畢,地方官員一方面防止陛下怪罪,另外一方面為了邀寵,因而將布帛金銀等物多加,再就是從前隋之時,一旦關中發生災荒,皇帝便以減少關中物資消耗為名帶領文武百官前往洛陽躲避災荒。臣特請與運河兩岸建造糧倉,這樣,一面可以多運糧食,另外一方面,一旦關中再次發生災荒,可以就近調糧,免去從江南齊魯調糧之苦。”看了這封上書之後,李建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關中自從秦漢定都咸陽長安以來,到後來的隋唐,經歷了數朝,人口暴增,有此引發了耕地數量嚴重不足,再加上長安是帝都,天下商賈以及每天前往長安求官的人絡繹不絕,所以,一旦遇到天災兵禍,關中一帶就會餓殍遍野。饑民遍地。當初,楊廣修大運河,前提本來是想調動齊魯江南糧食來解決關中一帶的困境,誰知道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楊廣做皇帝之後,就將當初的想法丟到了一邊,借交通之變,前往四方巡遊,誰知道到了江南之後,一方面因為中原動盪,使得楊廣不能回到中原,另外,主要是江南佳麗美景迷住了楊廣的眼睛,回想到這裡,李建成心中不忍嘆息,李建成又想到,在後世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的關中著名商人王元寶和天寶年間的奸相楊國忠,他們兩個的發跡都是因為在運河兩岸一帶建造倉儲,使得江南齊魯的糧食能夠百分之百的運送到關中各地,緩解了關中的糧食危機。唐玄宗開元年間,關中還是時常發生糧荒,唐玄宗李隆基下旨,命江南齊魯的地方官員向關中多運糧食,江南齊魯的地方官員不敢違抗皇帝聖旨,只好多帶,但是,糧食無法儲存,引發黴爛,使得多名官員被唐玄宗李隆基問罪丟官,王元寶便在運河的每一段都建造了儲存糧食的倉庫,一旦江南齊魯一帶的運糧船一到,便將糧倉租給官府,用於儲藏糧食,而官府也樂於與王元寶合作,租王元寶的倉庫,而王元寶也藉助這種生意成為長安一帶的豪商巨賈。產業遍佈長安,號稱半長安之說,而楊國忠就是因為弄清楚了王元寶的這種發財之道,密奏於李隆基,李隆基藉助行政手段強取豪奪王元寶手中的倉庫產業,才使得關中糧荒徹底解決。而楊國忠也藉此機會獲得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重用。加速了李唐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