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夢迴隋唐之我是李建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雁門被圍(一)

十日後,楊廣帶領護送的大軍,后妃、宗室、僧道、一行二十餘萬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太原。李淵帶著麾下的官吏迎接楊廣到來。

“臣李淵帶領四子,及麾下文武官員恭迎聖上駕臨。”楊廣從御用馬車中出來,看到從城門中到城外十里之內的地面,全部用黃色錦緞鋪著,樹幹全部都用綠色錦緞包裹,樹上全部用紅色、藍色的錦緞做成的花。

“哈哈!好啊!眾卿平身,讓百姓們都起來吧!”

兩旁的百姓起身後揮舞著紅色的絲綢大呼:

“恭迎萬歲駕臨太原,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恭迎皇上駕臨太原,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看著李淵如此奢侈和大氣的排場,楊廣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皇上,晉陽宮已經建好,請皇上駕臨。”李淵向楊廣躬身說道:

“好!愛卿前面帶路。”

“是!皇上請!”在李淵的帶領下,楊廣來到了晉陽宮,只見晉陽宮雖然不想長安、洛陽那樣的圍在高牆之中,但也是山莊宏偉,進入裡面,一派小橋流水,江南氣象,讓他趕到久違的江南氣息,在楊廣的心中,最喜歡的還是他的龍興之地,江南揚州。楊廣看到了這座宮殿的佈置,心情舒暢,微微的笑容浮在了臉上,跟隨在楊廣身邊侍候多年的太監宮女看到楊廣的笑容,都竊竊私語:

“看!皇上笑了。”聽了太監和宮女的議論,李淵和在場的四個兒子都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可由人不願意讓李淵他們舒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啟稟皇上,李淵犯了欺君之罪,按律當斬,當誅九族,家產充公!請皇上立即下旨,殺了李淵,以正朝綱!”聽了這話,李淵、李建成父子都知道是誰——護駕大將軍宇文成都的父親,宇文化及。自從宇文述死後,楊廣便把對宇文述的寵愛全都放在了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父子二人的身上。宇文成都本來武藝超群,而宇文化及本來在別人眼中本就是個小人,再加上手段比起其父親來更加毒辣,因而李氏父子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哦!宇文愛卿,你說說,這李淵督建晉陽宮有功,何罪之有啊?!”

“陛下,以晉陽宮的規模,以臣估算,最起碼要一年才能成功,可李淵卻用了短短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完工,還建造的如此美輪美奐,這分明是事先建好的,而宮殿是只有皇上才能居住的,李淵私造宮殿,請皇上治李淵欺君之罪。”李淵聽後,大驚失色。

“皇上,皇上,臣冤枉啊!臣。。。。。。。。”李淵跪在地上,渾身顫抖。李元霸沉不住氣,直接站起身來:

“好你個大壞蛋,竟敢誣陷我們全家造反,我李元霸今天絕不饒你!”說完,馬上向宇文化及撲去,宇文化及借勢亂喊:

“李元霸謀刺陛下,快快護駕。”李元霸才不管宇文化及喊什麼,直接想宇文化及撲去。宇文化及大驚,害怕的要喊出來,他的兒子宇文成都擋在他的面前。與李元霸大戰起來,李淵和他其他的三個兒子被刀槍壓著,李淵大聲呼喊:

“元霸還不快點住手,不得在陛下面前無禮。”李建成也在一旁呼喊。李元霸聽到父親和哥哥的呼喊聲,停下了動作,宇文成都也退到了一旁,把雙手放在後面,拼命的揉著。宇文化及暗中看著,知道李元霸是自己兒子的勁敵,馬上向楊廣進讒言:

“皇上,李家私造宮殿,這是欺君之罪,李元霸刺王殺駕,證據確鑿,請皇上立即下旨。將李氏父子下獄收監,明日刑場斬首示眾。以正朝綱。”楊廣聽了宇文述的話,心裡開始尋思。當年,宇文化及的父親宇文述死的時候,楊廣的心裡很難過,可蕭皇後的讓他有了一種警覺,‘是啊!宇文家的權威實在是太大了,自古寵臣倚仗皇帝寵信派出異己,加大自己的權勢,氣候權重逼主,篡奪了主子的江山例子比比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防。’想到這,楊廣不由的往李元霸那看了一眼。說句實話,李元霸的彪悍看在楊廣眼裡,民間有句俗話叫國亂思良將。如今天下叛亂起義此起彼伏,如果有這麼一員良將,他的江山不愁不穩啊!可木子得國的樹葉和桃李兒歌,還有安伽的讖語,讓楊廣的心裡對李姓朝臣非常的忌憚。想到這裡,楊廣望著李淵父子,沒有說話。李世民大聲喊叫:

“陛下,臣冤枉啊!臣有一策,能證實臣一家的清白。”

“哦!你能證明自己的清白,好!你說說看,如果是真的,朕就放了你們全家,若是不能證明,朕立斬不饒。”楊廣一聽李世民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也非常好奇,想知道他有什麼法子。

“皇上,請檢查修建宮廷的鐵釘,如果是早就建好的,鐵釘早就生鏽了,如果沒有生鏽,那就是剛剛建成的。請皇上查驗。”楊廣聽到李世民的解釋,馬上下旨檢驗,一如李世民所說,鐵釘是新的,楊廣看後揮揮手,讓侍衛們把李淵及他的四個兒子放開。

“謝皇上大恩!皇上,行宮已經佈置好,臣略擺宴席為陛下接風!”楊廣不置可否,倒是身旁的蕭皇後來了一句,嚇出了李淵一陣冷汗:

“聽說貴公子最近以豬肉做出了一道很好吃的菜,不知道宴席上有沒有這道菜!”李淵和李建成一聽,心頭驚出了冷汗,豬肉的烹調改進方法李府從未想歪傳授,他們不由的都看向蕭皇後,李淵的心裡想著:‘不愧是天家,什麼都知道。’李建成看向蕭皇後:‘真是個智慧而精明的女人。’也許是望的有點久了,蕭皇後對他們的目光有些嚴厲,李淵父子倆趕快把頭低下。

“請娘娘恕罪!宴席上沒有這道菜。”

“那就太可惜了,我從小生活在民間,吃的最多的就是豬肉,可是豬肉不好吃,現在聽說你們吧豬肉的烹調法改良了,所以我想嚐嚐。”蕭皇後出生時,正是二月,其父西梁孝明帝蕭巋依照江南風俗認為不吉,遂輾轉由叔、舅收養。這段生長在民間的歷史不光皇室知道,朝廷百官都知道。

“娘娘,若娘娘想吃,臣在晚上的晚宴上一定讓娘娘吃到。”

“不必了,梓潼想吃何必等到晚上,反正現在朕也不餓,你快點讓他們準備,朕也想知道這道才有什麼神奇之處,能讓梓潼如此的著迷。”楊廣說著,握住了蕭皇後的手。李淵唯唯諾諾的退下,向李建成招了招手。他們二人來到廚房後,命令下人們馬上宰殺一頭膘肥體胖的大肥豬,把最好的裡脊五花肉拿出,烹調好之後,用最好的銀盤呈到了楊廣和蕭皇後的面前,蕭皇後看到那金瑩剔透的豬肉,大為歡喜,趕緊夾了一塊給楊廣:

“皇上,您先嚐嚐!”楊廣吃著,覺得這豬肉香嫩滑膩,不住的叫好。

“好好好!這真是人間美味,天下一絕呀!李淵,你們父子真是膳食人才,食神之名當之無愧呀!”

“謝皇上誇獎。”李淵在楊廣面前表現的誠惶誠恐。楊廣對李淵的表現比較滿意,宇文化及在一旁看的不知道有多麼的記恨,宇文成都對李元霸更是恨上心頭。向楊廣啟奏說:

“皇上,有酒無餚,時光難熬,如今有酒有肉,末將想與李元霸在酒宴上比武,一助皇上酒興。”宇文化及一聽宇文成都要與李元霸比武,知道他好勇鬥狠的習性又上來了。害怕他有所損傷。也向楊廣啟奏:

“皇上,刀槍無眼!必有損傷,還望皇上不要讓他們比武。”宇文成都一聽到父親這話,更是犟勁上來了。

“父親,你認為孩兒會輸嗎?孩兒不服!”宇文化及氣的不顧皇帝在場,衝上去直接給了宇文成都一巴掌。

“你這個孽障,難道你就不能讓我這個父親省省心嗎?”又跪在楊廣的面前。

“皇上,請饒恕臣失儀之罪,臣只不過是愛子心切,這場比試我們認輸。”

“父親。”宇文成都還想喊,被宇文化及的眼神一渾,也就不說話了,李元霸也躍躍欲試,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拼命的按住他。李淵也跑到楊廣的面前。

“皇上,宇文成都大將軍武功蓋世,武藝無雙,我們認輸了。”見李淵和宇文化及二人都不願意比武,楊廣的臉色有些陰沉。虞世基看到後知道楊廣心裡還是希望看到他們兩隻老虎相爭,誰更厲害。正好自己剛剛上位,心裡馬上有了一個主意。

“皇上,臣剛剛來到這行宮時看到行宮門口的石獅子不錯,就想請問唐國公,那兩隻石獅子有多重,當初搬運的時候用了多少人力。”

“回大人話,門前的那對石獅子一隻大概有千斤之重,當初把它們從山上運下來的時候用了二十匹馬,一百多人才安穩的放在行宮門口。”

“哦!是這樣啊!啟稟陛下,臣有一個想法,不如就用門口前的那對石獅子作為比試工具,讓他們二人把門口的那對石獅子舉起,拿到這來放下,再把石獅子還原至原位,誰做的最好,誰就算贏,皇上以為此意如何?”

“好!愛卿此意甚合朕意。李淵、宇文化及,二位愛卿意下如何?”李淵和宇文化及哪裡還敢有半句反對。一致說皇上此意甚好。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二人也同意了虞世基的建議。宇文成都不願意讓李元霸搶了風頭。第一個來到石獅子前,運了運氣。雙手抱住石獅子,艱難的舉起,搖搖晃晃的把石獅子慢慢的搬到了楊廣和蕭後的面前。楊廣看到宇文成都滿頭大汗,笑著說:

“宇文愛卿辛苦了。”李元霸看到宇文成都瑤瑤晃晃的樣子,並且還把行宮的地板給踩破了,心中對他更是輕蔑。對李建成說:

“大哥,看他那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哪像個武將,就是個病夫。”李建成到底還是穩重些,勸李元霸:

“元霸,不要多嘴。”李元霸不以為然。還是大聲的說道:

“如果是我,我就把石獅子高高舉起,輕輕的放下。才不會像他那樣呢?”宇文成都聽到後,氣的臉色發綠。

“你有本事,你來!”李元霸不理他,直接走到石獅子的前面,運運氣,將石獅子高高的向天上拋去。其後一隻手接住,眾人看的是心驚肉跳。李元霸一隻手託著石獅子,慢慢的向楊廣和蕭皇後走去。慢慢的把石獅子放在了楊廣的面前。楊廣看的是目瞪口呆:

“好,好啊!我大隋真是人才輩出。李元霸聽封。”李淵馬上帶著自己的四個兒子跪在楊廣面前。

“李元霸!朕今天特別的高興,朕就賜你為勇闖大將軍號,授予騎都尉官職。你與你大哥李建成一同在朕身邊,隨行護駕。另外,李淵,你修建晉陽宮和育子有功,朕賜你錦緞百匹。聽說你的夫人體弱多病,朕看長安一帶比起河東那可是名醫輩出啊!就讓夫人去長安修養吧!你意下如何。”李淵聽後,暗暗叫苦,只好遵旨從命。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父子也是恨恨地看著李淵。而最開心的是楊廣,自己一個小花招就把李淵的夫人扣在長安做為人質,另外把李淵最勇猛的兩個兒子支開,還參入了宇文化及控制的護駕隊伍中,挑起了宇文家和李家的矛盾,他的心裡不知道有多麼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