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埋大清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1章 還有第二戰場!(求收藏、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1章 還有第二戰場!(求收藏、求訂閱)

“二哥,真的是你啊!”

“三寶......你這是怎麼來的遼東?”

就在吳應麒和布林尼吵嘴的同一時刻,在大黑山腳下的金州關內,一座用土包堆起來的簡易稜堡裡面,吳應麒麾下的大將馬寶,正在和朱和墭這邊的“南昌原儒七子”之一的馬惟興正在抱頭痛哭。

原來這馬寶和馬惟興曾經是把兄弟,馬寶、馬惟興還有個馬進忠,都是流寇出生,後來又先後投靠了大明,在南明永歷時期,他們仨又機緣巧合地湊在了一起。因為都是陝西老鄉,都姓馬,都當過流寇,又都做了大明忠臣,於是就磕頭拜把子,結為“同姓把兄弟”,還被人合稱為“南明三馬”。

三馬之一的馬進忠早早的病死了,成了大明的“不二忠臣”——他是大流寇,上面沒有老大了,後來被左良玉招安。不過在左夢庚投降大清的時候他並沒有跟隨,而是率部逃跑,到了何騰蛟手下。之後就一直為南明作戰,直到病死。

而馬惟興和馬寶則跟隨李定國對抗大清,直到永曆出國,才向吳三桂投降。吳三桂本來打算將這兩人都留在帳下,但是大清朝廷擔心吳三桂手下不大服氣的南明降將太多,於是就把馬惟興調去了福建。

沒想到他們兩人居然在遼東又湊一塊兒了!

流了一會兒眼淚之後,馬寶就和義兄馬惟興說起了自己和吳應麒、布林尼的來意。

“二哥,額和吳應麒還有那個布林尼都被吳應熊給坑苦了,沒路走了,只好來投大明。。不過額們也不白投, 帶著見面禮......額和吳應麒帶來了騎兵五千,良馬一萬多匹。布林尼帶來了八千個蒙古人, 能戰的不下三千, 馬有兩萬多匹!怎麼樣?能給吳應麒、吳世琮、布林尼他們一人換個富家翁當當嗎?”

馬惟興聽了馬寶的話都有點傻了, 三四萬匹馬,八千騎兵......這簡直就是一筆飛來橫財啊!

早先大明在登州和應天府的江北老山一帶開設了兩個大型軍馬場, 專門用進口的大號種馬和能夠找到的大型母馬牽蹄子,忙活了好幾年,馬群的數目也就三四千匹。

而明軍騎兵的數目, 到目前為止也沒過萬,絕大部分明軍鎮屬的騎兵營都只是個唬人的名頭——只有兵,沒有馬,其實就是普普通通的步兵。

而明軍在遼東這邊開闢第二戰場的最大難度,其實也不是康熙的焦土戰術, 更不是那幾個山城, 而是實在沒有馬。沒有馬, 就沒辦法組建起可以掩護大軍向遼東平原地帶挺進的輕騎兵, 更無法保證漫長的後勤線的安全。

“能啊,太能了......”馬惟興反應過來後簡直要樂瘋了, 拉著把兄弟的手道, “三寶,實不相瞞,光是這幾萬匹馬, 就能給你和吳應熊還有布林尼一個封個爵了!至於銀子就更不是問題了……現在的大明不差錢!”

這話說的可真夠豪橫的!

馬寶看見馬惟興的反應, 就知道自己和吳應麒算是來對地方了。

而馬寶一提錢, 他又想起個事兒, 於是笑著問:“二哥,和你打聽個事兒......那個蓬萊銀號沒倒吧?”

“你在說什麼呢?”馬惟興笑著, “蓬萊銀號怎麼可能會倒?”

“我這不是聽說登州外城被清兵給打破了嗎?”

馬惟興哈哈大笑:“你以為登州外城被清妖打破了, 蓬萊銀號裡的銀子就給搶走了?”

馬寶問:“沒有被搶嗎?”

“怎麼可能被搶?”馬惟興道,“蓬萊銀號的大金庫在登州內城的總號裡面!外城的分號裡面只有一些應付日常兌付的小錢,而且事發的時候也大多運走了......三寶,你是不是在蓬萊銀號裡存了大錢了?”

馬寶連連搖頭,“沒,沒, 我哪有錢?是布林尼存了錢。”

馬惟興大笑道:“三寶, 你很快就會有錢了......投了咱們的大公皇帝, 還怕沒有錢使?

走走, 跟我去黃泥窪的天王城一趟, 遼東總督衙門和蓬萊銀號的遼東分號都在那裡!

咱們先去見劉制軍,然後再帶你去蓬萊銀號開戶,再一塊兒去請吳應麒和布林尼入關!”

黃泥窪的天王城是登州自由市的2.0,從登州自由市跑出來的那些人,包括“新登州人”和登州府下面的難民,大部分都被運到了遼東,都安置在南關嶺以西的金州半島上。

願意種地的,就發給種子、農具,分配土地,讓他們在金州半島上開墾。願意進城務工做買賣的,則都聚集到了黃泥窪附近,開始建設新的自由城市——天王城!

......

天王城現在還是個非常簡陋的城市,甚至都不能算是城市。就是一大圈土堆的圍牆裡面鋪了幾條夯土路,用圓木修了一些房屋。另外還搭建了許多氈帳——就是那種蒙古包,保暖性相當不錯,明軍為了這次遼東之戰,也準備了好上萬頂。

現在這些氈帳中的半數,都用來安置從登州遷來的難民了。

不過遼東總督劉進忠,金州知府王士元等高官還是有木頭房子可以居住的。

在得知了吳應麒、布林尼居然兵敗來投後,劉進忠、王士元也高興壞了。一邊命令正忙著在金州搞建設的幾個鎮戒嚴,一邊親自出迎,大開關門,將吳應麒、布林尼等人請進了金州半島。

在安頓好了吳應麒、布林尼等人之後,劉進忠和王士元又馬上給南京方面送去了奏章,向太上天王和大公皇帝報喜!

……

吳應麒和布林尼這夥“馬匪”逃往遼東金州投明的訊息,也被巴海用六百裡加急送到了西安。這個時候,已經是六月下旬了。

為什麼送西安?

因為康熙皇帝現在就在西安,他是藉著南征湖廣的名義進駐西安的——西安距離武昌只有一千四百裡,而北京距離武昌有兩千裡,差了整整六百裡!

另外,康熙的軍隊還從陰山腳下的察哈爾部的老營那裡解救出了一批“老北京”,都是些婦孺。康熙沒有把他們送回北京,而是將他們“就近”安置到了西安。

西安因為吳應麒所部的遷移,騰出了大量的土地,康熙看到機會難得,趕緊就從山西衝到陝西把地兒給佔了。

而且康熙還力排眾議,將西安改名京兆府,定為了大清的西京,地位和盛京等同。

當然了,這段時間他也沒忘記“援吳”,派了費揚古率領一個固山的八旗新軍開進了樊城。還命令之前率部圍攻登州的嶽樂也率領兩個固山的軍隊向襄陽移動。

至於大舉出兵,暫時還不是時候。

就在康熙等待湖廣這邊開戰的時機時,遼東那邊卻出了這麼個紕漏。

這讓康熙很有點頭疼了。

遼東明軍本來就很強,現在又和這股“馬匪”合夥,卻馬的難題將會得到大大的緩解。

看來也不得不防了。

可這要怎麼防呢?

“萬歲爺,盛京方面有巴海在,應該沒有大礙。”南書房內,圖海又在給康熙皇帝支招了,“但是寧遠、錦州方面的防務還是有點空虛……萬一偽明逆賊趁我軍主力南下的時候突襲寧錦甚至是山海關,那可就麻煩了!”

“偽明入關攻打我大清?”康熙的眉頭頓時緊了下,“那就讓王輔臣去守寧遠、錦州、山海關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