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埋大清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1章 大清團結,商方有‘轟’!(求訂閱,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11章 大清團結,商方有‘轟’!(求訂閱,求月票)

朕又是他們的大皇帝了!

聽見底下人的歡呼,康熙汗心裡頭終於長舒了口氣兒。

已經幹了二十幾年皇帝、太上皇、大汗的康熙,已經深知君王之道了。君王不僅要有名分,還必須有足夠的爪牙可以驅使,而驅使爪牙的關鍵就是賞罰......能讓人富貴,也能讓人家破人亡!

現在的康熙汗暫時動不了儒八旗和科爾沁的大人物,要不然就是一場內戰了。因為儒八旗和科爾沁蒙古並不是他康麻子的奴才, 而是自成一體的封臣集團。他們有自己的地盤和軍隊,根本不是康熙汗一道旨意就能拿捏的。

要動他們,只有打內戰!

而對於以寡臨眾,又有大明這個超級強敵的康熙來說,打一場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科爾沁蒙古之間的內戰等於找死。因為這四股力量都是他的核心盤,沒有他們,回八旗、印八旗、錫克綠營,還有布哈拉、希瓦、哈薩克、阿富汗、拉傑普特等部十有八九會造反。

所以康熙汗必須保持蒙八旗、清八旗、儒八旗和科爾沁蒙古這四部核心盤的團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這種情況下, “賞”就成了康熙汗可以採取的唯一手段。

當然了,光有賞沒有罰也是不行。只不過罰得放在賞後面......等上上下下都打點好了,再拎幾個出來狠狠的罰一下,這儒八旗和科爾沁就能服服帖帖了。

“大汗!”

康熙正得意的時候,他耳邊忽然傳來了一個很刺耳的山東口音,這是孔聖公在說話。

“聖公弟弟,”康熙汗回頭看著孔聖公,用親熱的語氣問,“你有什麼良策要獻?”

孔聖公走到抗清跟前,向著康熙躬身一禮道:“大汗,日前大蒙古副汗同和碩特汗遣使上京告急,說策妄阿拉布坦引明寇數萬已經攻入葉兒羌,準部兵馬及葉兒羌各部人馬難以抵擋,形勢十萬火急......臣提議由西清大王掛帥,統領西清、科爾沁所部精兵東征, 救援準部人馬。”

胤礽聽他老丈人這麼一說,馬上也跑到康熙跟前下跪道:“皇阿瑪, 我大清和準噶爾互為唇齒,唇亡必定齒寒!若準部滅亡, 哈薩克草原也必為明寇侵攻,到時候科爾沁再無寧日,上京也有可能為寇所擾。請皇阿瑪准許兒臣和聖公一起出兵,援救準部,以保哈薩克草原安寧!”

康熙汗當然知道孔聖公和胤礽的心思了......這是要藉著出兵,把儒八旗、科爾沁、準噶爾、和碩特四部力量凝聚在一起啊!

不過他剛剛高舉反明復清的大旗,也不好馬上就打自己的臉啊!

於是只能讚許地點點頭:“好!吾兒果然少年出英雄......朕馬上讓人從北京城調些槍炮糖藥來上京。等太皇太后大喪之後,就讓你和孔聖公一起出兵!”

.......

西曆1687年11月,果阿,新開張的子貢堂商號,今兒有貴客來訪!

所謂的子貢堂商號,當然不是孔子的好學生端木子貢開的,而是儒宗總堂下屬的負責營商貿易的商號......現在的儒宗那可真是好好奮鬥,天天進步了。已經不是《四書六經》了,而是發自出了《四書十經》,其中的“十經”,除了《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傳統的五經之外,還“發掘”出了《反經》、《農經》、《工經》、《商經》、《兵經》等新五經!

而這個新五經都是指導實際工作的,所以都有對應分堂,其中《反經》對應暗堂......造反嘛, 總要暗中進行的。《農經》對應的是食堂......聽著像排隊打飯的地方,實際上是管理上京府境內一部分由儒宗控制的農場、牧場的。《工經》對應的是器械堂,就是管理打造各種兵器、農具的手工工場的機構。《兵經》對應的是講武堂,其實就是個軍校。而《商經》對應的則是這個子貢堂,取了孔子的“土豪徒弟”端木賜的字號“子貢”為名兒,其實就是個屬於儒宗的特許貿易公司!

在康熙汗拿下了富饒的印度西北之後,大蒙古國和儒宗都有了進行對外貿易的需求,而這個時代的對外貿易,當然也包括那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特許貿易”了。

而子貢堂的“特許貿易”物件,主意是南印度的各個土邦王國和印度洋沿岸的天方教國家,同時也負責和大明、印度斯坦帝國和西洋各國進行貿易。

此外,由南京平天府生產的白糖,也由子貢堂負責對外國進行銷售!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子貢堂就是含著金鑰匙開張的!

不過今兒前來拜訪的貴客卻不是為了白糖而來,而是為了“文物”而來......為了幾件寶貴的中國商周時代的文物而來!

在果阿子貢堂商號二樓的一間會客廳內,幾盞清茶,正散發著鳥娜變幻的茶香。

剛剛帶著新做好的文物趕來的張英、圖海,已經和英國的約翰.丘吉爾、法國的馬丁、瑞典的瓦倫堡,葡萄牙的印度總督(果阿總督)羅德裡戈.達科斯塔,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科倫坡總督雷傑森,還有負責替洋人掌眼的東方學泰斗紀大寶等人,已經在那裡寒暄了一會兒了。

看見幾個洋鬼子都露出了不耐煩的表情,張英和圖海二人互相望了一眼,終於結束了他們寒暄的場面話,開始說起了正事兒。就看見張英一臉嚴肅:“諸位洋大人,這次兄弟和圖大人一塊兒在上京城拜訪了儒宗的孔聖公,好說歹說的,總算從他老人家那裡求來了一樣寶貝,那可都是周朝時候傳下來的好東西,無價之寶啊!如果不是大汗放了話,那是根本拿不來的。”

圖海接著他的話又往下道:“諸位,圖某這次也從西清大王那裡得來了幾樣好東西......有朝鮮國轉送的海外商方的貢品,還有朝鮮國王給大清攝政王上的奏章的出抄件。”

他們倆的話都被紀大寶翻譯成了拉丁文,在場的洋鬼子一聽,眼珠子都瞪圓了。

真有啊!

約翰.丘吉爾連忙對紀大寶道:“紀教授,你讓他們快點把文物拿出來,我們急等著看呢!”

看?紀大寶心說:“你識貨嗎?那個可不是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的寶貝,是周朝傳下來的......我都沒見過!”

想到這裡,他連忙笑著對張英、圖海道:“二位大人,丘爵爺對古物很感興趣,家裡面收了不少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的寶貝,對咱們中華的文物也是很感興趣的,您二位能不能把寶貝拿出來讓丘爵爺開開眼?”

“好!”張英說著就伸出巴掌“啪啪啪”的拍了三下。然後就看見四個穿著印度麗紗,身材粗壯有力,戴著面紗的印度侍女抬著兩個箱子走進了會客廳,然後將兩個箱子並排擺在了客廳中間的一張八仙桌上。箱子上都貼著封條,一看就知道沒開啟過。

張英和圖海一起站起身,走到桌子旁邊。張英揮揮手,讓四個印度侍女退下,然後自己親自動手,開啟了其中一個箱子,又和圖海合力從裡面取出了一樣造型非常古樸,顏色青綠,一看就知道很古老的青銅器皿。

而那個對古羅馬、古希臘、古埃及文物極有研究的丘吉爾男爵一眼就認出了這件青銅古物,然後勐地站起身,抬起胳膊指著那“寶貝”,結結巴巴道:“臼,臼,臼......炮!我的上帝啊,他們兩千多年前就有臼炮了!”

在場的另外幾個洋人也給驚到了。

因為他們看見的分明就是一門年代久遠的小型臼炮......其中鑄造青銅火炮的技術難度並不高,就是個圓柱體當中開個洞。許多稀奇古怪的青銅器的鑄造難度遠比一門小型臼炮要高。

發明火炮的真正難點其實是火藥,而火藥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在了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史料支援火藥古老到兩千幾百年就已經出現,但是有許多東西在歷史上曾經多次被發明或發現,然後又失傳,然後又被發明或發現出來......火藥這種東西被多次發明也不奇怪。

而且早期的火器威力有限,甚至不適合當成殺傷敵人的武器使用,而是用來發出聲響或煙霧,用於戰場通訊或許嚇唬敵人。

這樣的火器會失傳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但也有一種可能,這種火老的火器在中國本土失傳了,但是逃離中國的商人又把它們傳承下去了......

紀大寶也給驚呆了:“這,這是臼炮啊!張大人,圖大人,這真是從孔聖公那裡得來的?”

張英一本正經道:“這不是臼炮,這叫‘轟’,是一種軍樂之器,是這樣用的。”

說著話,他又從箱子裡取出一根短棒,然後輕輕的在這個名叫“轟”的樂器上敲了一下,發出了一聲“當”。

“聽見沒有?”張英說,“敲一下就會發出‘轟’的聲音。”

說著,他又敲了一下,還是“當”的一聲。

紀大寶心說:“你這個大人是個聾子嗎?還‘轟’......明明就是‘當’啊!”

他正在懷疑張英耳朵有毛病的時候,圖海又招呼紀大寶道:“紀先生,您看這裡......這個‘轟’器的表面上還刻著一百零八個鐘鼎文。”

“鐘鼎文是......哪朝的文字?”紀大寶這個“東方學家”水分那真是足足的,連鐘鼎文是什麼都不知道!

聽他這麼一問,張英、圖海就放心了。

圖海解釋道:“所謂鐘鼎文就是刻在青銅器上面的文字,又稱金文,通常是商周時期的文字。”

長學問了!

紀大寶趕緊拿出一個放大鏡,裝模作樣的開始辨認那些鐘鼎文......基本上不認識!

紀大寶“不認字”,那就只能虛心求教了,“張大人,圖大人,這上面的文字是什麼意思?”

張英道:“紀先生,這個鐘鼎文因為年代久遠,大多已經失傳,只有少數內容還有人知道。好在聖公祖上家學淵源,多少代人一個字兒一個字兒的考證,總算是能認出幾百個鐘鼎文。而這個‘轟’器上的鐘鼎文一共就一百零八個,現在能夠辨認出來的有五十一個。”

說著話,他又從那個箱子裡面摸出個線裝本,然後遞給紀大寶,“都在這上面,能夠認出的那五十一個字兒都解釋得明明白白。‘轟’器上一共有二十二段文字,也都儘可能進行了釋義。大致上的意思是武王歸天,商方復國,攻佔三年,終為周方所敗,於是渡海東遷,以尋海外樂土,並鑄‘轟’器以祭海神......這個‘轟’器,據說就是齊侯,也就是姜子牙的人在現在北直隸的海邊一帶的祭壇中發現,後來被齊國當成國寶收藏。在秦滅六國後流落民間,後被齊王劉肥所得,又轉贈聖公的先人,然後就代代相傳。紀先生,我說的這些話,給您的本子上都寫著呢。”

紀大寶翻了翻,還真寫了,而且還有‘轟’器的圖樣,倒是明明白白的,看著就真實!

很顯然,這個‘轟’就是個真品!

圖海這個時候又開啟了另外一個皮箱子,裡面也有七八件小號的‘轟’器和一疊題本。這些‘轟’器和那個周朝傳下來的‘轟’又不一樣了,明顯精緻了許多,而且個頭也小,而且還帶著木柄和看著有點複雜的機關。

圖海伸手抓起一個‘轟’,展示給紀大寶和幾個洋鬼子看,然後又把他們給驚著了。

“燧發手槍?這是青銅的燧發手槍?”丘吉爾男爵大聲驚呼。

紀大寶也驚呼道:“這是手槍啊!這也是周朝傳下來的?”

圖海搖搖頭,將手裡的這個‘轟’的‘轟口’對準了紀大寶的腦門,笑道:“紀先生,您仔細瞧瞧,這不是手槍,這也是個‘轟’,它的全名叫‘自生火轟’也是個禮器。不過不是商周傳下來的,而是知朝鮮國事李成桂轉給明太祖朱元章的海外商方國禮品。是用來恭賀大明驅逐鬼方,恢復商方故土的。”

“什麼?”紀大寶更驚訝了,“他們,他們在明太祖那個時候就有燧發手槍了?”

圖海搖搖頭,笑道:“還要更早一點......據李成桂的奏本上說,這個‘轟’器早在北宋年間就有了,一直都是海外商方國送到高麗朝鮮,然後請他們轉給中原王朝的‘轟’器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