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天下第一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8章 開門見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8章 開門見山

果不其然,自從凌衍從京城出發之後一路上所作所為都被有心人記下然後上奏到了天下眼前,不過沒有一份得到皇帝的硃批,都是如同石沉大海毫無音信。

而這朝中一幫言臣當中發聲針對凌衍的除了那幾位赫赫有名的都御史和麾下一幫御史臺的官員之外,還有黃州以及滄州這邊的官員。

朝堂之上的傾軋許多時候不會關係到什麼合不合理,反正若是弄你對我有利益但便去做,至於這件事背後是不是有人暗中推波助瀾便不曉得了,不過以凌衍的脾氣若是知道的話肯定是要好好鬧騰的。

而對於朝中眾多官員來講,凌衍此次也一同給了他們個對監天司發難的機會,在大正廟堂之上大致分座文武兩派,而很不幸的便是監天司都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派,並且自監天司成立以來便一直受到兩派的打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作為武官中的最高那座山,樞密院秦武一直以來都請求削減監天司的權力,要知道監天司如今在大正不僅僅有四司專門稽查百官,還有另外三司分別設計到了情報,軍政,至於其中殺破營便是秦武這等經歷了數十年大戰的老將軍都有些覺得忌憚,再加上秦武以及一幫老臣都在擔憂,若是未來是大正君王鎮壓不住監天司這幫人怎麼辦?會不會出現那鎮世軍的局面。

當時諸侯之戰才結束一個鎮世軍的叛亂就險些讓朝廷軍隊分崩離析,若是未來監天司這處在哪朝哪代都沒有出現過的府衙不受朝廷控制怎麼辦?這短短十年時間,監天司已經密佈了天下,埋伏下了多少人也沒人曉得,從以前殺破營金縷衣鬼面營三者中勢力最微的變成了現在最為全面在天下威名最盛的一處機構。

金縷衣是雖然大正帝親掌,所掌握的資源相應更多親掌,但對天下人來講正因為金縷衣太過靠近天家所以就變得神秘起來,名聲威望反而不如如今的鬼面營強盛。

所以這些年在朝堂上無論是文武兩派的官員都明裡暗裡的針對監天司,不過暫時還沒有任何一人去挑戰監天司大司長洪落愚的威嚴,畢竟洪落愚與皇帝的情分大家都心中有數。所以這些都是慢慢尋找機會來,現在凌衍身為監天司四司司命既然在做奉旨出查的時節趁機擾亂地方。

為何朝廷只派遣了三十名兵部裡的官兵護送,而不是和以前一樣是禁軍護衛,便是不想讓欽差大臣擾亂地方軍政安寧,以往派遣的大臣也知曉其中深意,在京外反而是要更加小心翼翼的,但這位凌司命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抓住這個機會大家自然不能放過,御史臺裡坐著的那幫御史大人們的職責就是督察天下官員,也有著監督天子的作用,不過自從監天司成立御史臺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以往任何官員都要巴結的御史們可就開始不受人待見,所以這才能有個機會好好收拾一下監天司他們自然不能放過。御史臺最高大人都御史張政雨,雖然才是個正四品的官,但官威可不少,甚至還做過冒死勸諫天子的事來,不過後來年紀大了再加上監天司基本上將御史臺代替了他在朝堂上也就沒有翻出什麼名堂,不過,這今日已經賦閒了好幾年的張都御史卻是來勁了,天不亮就跑到了昭和門外跪著,高呼監天司四司司命凌衍品行不端,仗著身份超然便公然收受賄賂,枉顧情法。

這位都御史還有一大幫御史臣子們一齊跪在昭和門,不過很尷尬的是大正帝一次也沒有召見過他們。

遠在赫州的凌衍自然還沒這麼快就曉得這件事了,此時的他正大步邁入赫州令尹官邸之中,還有個別號如意居。

這座西南號稱最大的官邸如意居絲毫沒有辜負它的名稱,整座赫州城它便佔了四分之一大小,這樣的規格可是完全超過了朝廷對於一州官邸大小的規制,不過因赫州擁有基本三分之二的自主權,楊家這麼修建也沒有人敢亂說話。

官邸之中山水佈局全是真材實料,真的小山有著千奇百怪的模樣,奇山怪石在西南道本就不少見,其中的模樣在一座如意居里差不多都能看得出來了。

從深處地下滲透出來的泉水蓄積在了一起成了一座座湖,清澈凜冽,亭臺樓閣一點都不少,完全沒有見得到這是一直處於大正各州中最為貧瘠的赫州模樣,特別是凌衍自進城以來便沒有遇見任何一個沿街行討之人,見到的都是其樂融融的景象,至於在城外好幾裡地一群成百上千衣衫襤褸被趕出了來的百姓沒有誰人去注意。

要進如意居的大廳還要穿過一座荷塘,凌衍才剛走到這裡放眼望去盡是荷塘景色,再有個兩三月的時間這邊肯定就是荷花滿塘開,荷香自然來的景象了荷塘裡穿插著共計三道走廊,欄杆能齊腰高,等到荷花盛開的時候在這上面走著便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楊應風與凌衍並排走著,一路上都在講解著如意居的風貌,等到了那刻著一塊“玉環搖碧”四字的大石前他突然站住了向凌衍問道:“知道凌大人對古風古字有著頗深的研究,在月會之上更是試得了好幾副皇宮珍藏了股本典籍。要不,凌大人猜猜我這石碑上題的字是個什麼字,又是誰書寫的?”

凌衍停了下來,慢慢的看著這塊比自己還要高一頭的石頭,石塊四側圓潤,是上好的花崗石,天然紋路清奇,並且看來抹去稜角的時候還是花了些功夫了。

再瞧上面字,遒勁有力,鐵筆銀勾,不過看樣式凌衍心中頓時知曉了這是什麼字。

只聽凌衍慢慢的說道:“自大正征服諸國之後,統一了疆域之內度量衡和文字。規定凡是公文信件書寫都必須要用方體而書。不過對於這種碑文刻字以及像門匾之類的卻是不做要求,可以自行選擇。看楊大人這幅表情,這寫了玉環搖碧的人肯定身份也不低。”

楊應風點頭,說道:“這個倒是不假,當初請來那位來題字還是我拿著家父的書信去請的。否則以我的本事可還請不來。”

凌衍繼續說道:“既然是得讓楊老太爺出山才能請來的人,這身份便是的確了得了。另外我看四字應該就是諸侯國時代中期就被滅了國的燕國麥字,豪邁中帶有柔意,奔騰中又有收勢,也就只有麥字符合這些。不過因為燕國亡了至今大概也有將近兩百年了,這麥字哪怕流傳了下來但也是極其難學的,當世應該是基本上沒幾個會了。據我所知,我大正朝會寫麥字的不超過八十人,而能寫出這種趨於正統麥字意境來的,除了有著字字絕筆之稱的王曦易老先生了在我便想不出誰來了。”

楊楊應風心頭還是有些驚訝,沒想到這位早些年一直都被稱作不學無術的小王爺竟然能真的認出來,剛才自己這小小一問便是試試看這位到底是究竟是真有謀略呢還是靠著那座王府,不過現在看來的確是有真本事的。

“凌大人年紀輕輕就是如此學識淵博,難怪能有如今成就。”楊應風說了句好話又繼續說道:“本來當初從山中搬來這塊好石的時候先空著等遇見合適的人再題字,不過當時碰巧知道王曦易老先生就在赫州,我第一次去尋老先生的時候竟是連面都你讓見,後來是靠著家父的書信,王老先生才答應題這玉環搖碧四字,不得不說,老先生的字不僅耐看也有帶來運道,這些年赫州都開始風調雨順了起來。”

“這倒是一樁趣事。”凌衍笑道,“另外現在王老先生都還在京城,這段時間聽說一直和大學士探討著一些文禮,不過我一向對這些不感興趣所以竟是都沒有去拜訪過王老先生了。”

隨行的僅有凌衍和楊應風和四個入府時候就跟著的丫鬟,至於楊之臨和姚舒楠這些人自然是才剛走進如意居的門便被楊應風喊退下了的。

穿過這一大片荷塘才能見到大廳,大氣,威武。

進廳入座,凌衍坐在主位,主位上竟然楊應風,雖然兩人按品來講都是三品,但凌衍好歹也是奉旨而行的,代表的還有天子威嚴,所以他自然就沒有不坐尊位主位的道理。

落座之後凌衍也不再和其他時候樣和楊應風委婉了,直接攤開了講。

“相信我還沒到西南道楊大人也知曉我現在這趟奉旨出京其實是頗為無奈的,將功補過。不過陛下對於我鎮世軍的人卻還是有些狠心了,作為當初跟著我父親出生入死的手下我雖然沒有多大感情,但也不想他們最後的下場太過淒涼。對於梟洪山的夜梟洪釐若是楊大人有辦法幫我,到時候我自然會在朝堂上給楊家足夠的善意,赫州面對的局面凌衍不敢將可以完全打順,但至少了替楊大人解決一部分。”

楊應風倒是沒想到凌衍這麼開門見山,不過這本來就是自己打的好算盤,既然你凌衍都給我打好了,那我楊家便接下了,兩家歡喜的局面誰不喜歡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