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朝錦醫衛最新章節列表 > 26章 報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章 報捷

“小姐,外面這麼冷,我們還是回去等吧,老爺他一定會沒事的。”蘇兒的鼻子已經凍的通紅,不斷地跺著腳,搓手,哈氣。

“蘇兒,我再在這裡等一等,你先回去吧。”白芷回過頭來跟蘇兒說道。

白芷雖然穿著厚厚的皮裘,但是冬日早晨的寒冷,也早已經將白芷身上的最後一絲熱氣都給帶走了,只是憂心於父親的安危,讓白芷已經絲毫察覺不到天氣的寒冷了。

在縣衙大堂中,幫張陽照料完傷員之後,等天一亮,城門一開,白芷便帶著蘇兒一起來到了青縣縣城的城門口,等待剿匪的隊伍迴歸,更等待自己父親的歸來。

到現在已經半個時辰過去了,城門口來往的行人也開始漸漸增多,卻已經沒有看到自己父親的身影。

“咦?!小姐,遠處好像來了大隊人馬!是……是剿匪的隊伍回來了!!”蘇兒的眼挺尖,看到了遠處人馬行走揚起的塵土,大聲對白芷喊道。

凝神望去,排成兩列前進的士兵隊伍,步伐雜亂而緩慢,每個人都很沉默,並沒有得勝歸來的趾高氣揚,卻也沒有遭遇失敗後的頹喪驚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這樣緩緩的,理所當然又按部就班地前進。

就如大多數人的人生一樣。

突然,一匹馬突然從佇列中馳出,飛快地跑過白芷主僕倆。

“得勝!!得勝!!”騎士一邊喊著,一邊出示著文碟。

城門口一陣喧譁,守城的士兵們趕緊將原本已經準備關閉的城門再次大開,迎接這一對“凱旋之師”。

“小姐,你聽他說的了嗎?得勝了!得勝了。一定已經救出老爺了!”蘇兒高興地又叫又跳。

然而白芷卻仍然不為所動,只是仍然凝視這前進的隊伍。

隊伍很快就走到了近前,領頭的正是守備劉全和錦衣衛副千戶喬龍。

“白小姐,幸不辱命。”經過白芷身邊時,喬龍並沒有停留下馬,只是如此輕聲說了一句。

“小姐!小姐!你聽到了嗎?聽到了嗎?喬大人說幸不辱命!”蘇兒緊握著白芷的手,大聲說。

然而聽到這句話,白芷一下子就軟到在地,眼淚如決堤的潮水一般再也無法忍住。

“芷兒!芷兒!!!”在隊伍的中後部分,白芷終於見到了自己日思夜盼的身影——

雖然只是40幾歲,卻早已頭髮花白,瘦削的面龐,慈和的眼神,不是自己那最熟悉的老父親,還是誰?

只是,與離家時的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蓬亂的頭髮鬍鬚,骯髒破爛的衣物,甚至還有滿臉的傷痕,所有的一切無不在述說著這位老掌櫃最近這些日子所經歷的一切。

“爹!!!!”白芷掙扎著站起來,衝著自己的父親就衝了過去。

父女倆終於在離過年還有幾天的時候,再次重逢。

父女倆,連同丫鬟蘇兒就這樣抱在一起,使勁兒地哭,使勁兒地哭,似乎要把最近這段時間裡的所有憂思全部都發洩出來,直到連最尾的士兵都進城後,三人還這樣站在城門口。

“好了,好了,都過去了,芷兒不哭,蘇兒不哭,咱們回家。”白老掌櫃畢竟經歷的事情多了,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

“嗯,回家!!”兩聲清脆的回應,輕輕地飄蕩在這清冷的早晨……

——————————————————————————————————————

京城,東單牌樓北邊石大人衚衕。

這個衚衕中,僅有一戶住宅,卻是整個京城之中,最惹眼的所在。

之所以惹眼,是因為它的歷史惹眼。

這座宅子原來的主人姓石名亨,軍籍,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初年,不過是一個寬河衛的指揮僉事,一個普普通通的中級武官。

但由於此人驍勇善戰,屢立軍功,又善於走上層路線,被破格升拔為都督同知,被視為明軍鎮守邊關的名將。

正統十四年,正統皇帝聽信大宦官王振的鼓動,御駕親征蒙古也先部落,不幸在土木堡兵潰被俘。

在京由張太后和眾大臣議定,由正統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出任監國,繼而稱帝,年號景泰。

石亨受兵部尚書於謙命,設伏於北京德勝門外,擊退了來犯之敵,論功封侯,加太子太師,統率京軍,總攬軍權。

但是,石亨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大陰謀家和投機家。

當時,因蒙古也先已將正統皇帝遣送回北京,景泰皇帝害怕他復辟帝位,便將自己的親哥哥重門深鎖在南宮之內,並依靠石亨的軍力作為自己在位掌權的保障,石亨也一再表示願竭誠捍衛景泰的皇統地位。

但到景泰八年,石亨眼見朱祁鈺病重,便急忙轉舵,與曹吉祥等發動兵變,擁立已退位的朱祁鎮復辟,改年號為天順。

石亨高踞首功,得進爵為忠國公。

他掌權後,竟因嫉忌和私憾,唆使天順皇帝下旨殺害了當年薦引自己得到重用的於謙,又將兩京大臣斥逐殆盡,任用自己的部屬親故四千餘人為官,連群結黨,勢焰燻灼,壟斷朝政。

天順皇帝在復辟改元初期,對石亨也是言聽計從,特殊眷顧。

在東單牌樓北側的大府第,就是天順命工部專門為石亨構建的。

因為新宅的寬廣壯麗遠遠超過規制,京都人把它看成是僅次於皇宮的重要建築,所在的街道也因石亨之名而被俗稱為石大人衚衕。

有一次,天順帝登上宮內翔鳳樓,眺望到東邊那座高閣崇樓,驚問“是誰所居?”

旁邊的恭順侯吳瑾故意挑動說:“這一定是王府。”

天順帝說:“不是吧!”吳瑾又進一步說:“如果不是王府,哪一個人敢斗膽僭越制度到這種樣子?”

一個貼身內侍領會吳瑾的用意,點明說:“啟奏皇上,這是忠國公石亨的府邸。”

天順帝點頭沉思。

之後第二年,天順帝聽從群臣密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命錦衣衛逮捕了石亨及其黨羽,抄了他們的家,在搜出御用袍服、大量軍器和密信等物之後,按照謀叛律,將石亨等人判了斬刑——石亨這座宅邸成了他由盛轉衰,並最終喪命的轉折所在,一向被京城中人視為凶宅,唯恐避之不及。

而讓這座宅邸更加惹眼的是:到正德即位,這小子完全不禮天不信命,鄙視風水輿地之說,便隨便把石大人衚衕的巨宅賜給了劉瑾。

而隨著劉瑾權勢的日益無可遏制,這所宅子自然又變成了僅次於皇宮之外的惹眼所在,甚至在某些人眼中,這所宅子所代表的權勢,甚至蓋過了那不遠處的紫禁城,一時之間,文武大臣們早參晚謁,轎馬如流,冠蓋雲集,儼然軍機重地。

這裡便逐漸被人稱為“內相府”。

……

酉時三刻,夜沉如水。

然而幽深靜謐的巷子中,卻傳來了一陣沸騰喧譁之聲。

從那長長的,似乎一眼望不到邊的石大人衚衕看出去,衚衕外突然行來一支儀仗隊伍,各種旗牌、各種華蓋、加上鳴鑼開道、護衛灑掃,三五十人的隊伍中簇擁著一頂十六抬大轎,徑直來到劉府門前。

若是初來京城之人,看到這番景象,大概不以為是皇帝出巡,也以為是哪位王公大臣經過。

然而老北京人看到了,則一定會偷偷的,用別人都聽不到的聲音嘆上一句:“這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

轎子一到,劉府的中門便大開相迎。

而轎中下來一人,內著官服,外披狐裘大氅,神情嚴峻。

只看他的面貌,倒是讓人覺得有些清雋威嚴,只是人近中年,卻面白無須,讓人覺得彆扭。

沒錯,來人正是如今權勢熏天,人稱“立皇帝”的劉瑾。

劉瑾並不看家中眾僕從的請安,而徑直進入內宅,剛卸裝坐下,貼身小太監劉炳進來送上名帖並稟告:“錦衣衛指揮使石文義,請求面見公公。”

“這麼晚了,改天吧!”劉瑾眼睛都懶得睜開,揮了揮手說。

石文義孝敬的百兩銀票還在劉炳的袖中,他又如何不賣力氣,仗著劉瑾的寵愛,他繼續上前一步說道:“人家已經在門房裡候了兩個多時辰,聽說是有關倭寇的事情哩。”

“小兔崽子,又收了門包了吧?”劉瑾睜開了一隻眼,斜蔑了劉炳一眼。

那劉炳卻並不害怕,只是嬉皮笑臉的說:“奴才可怎麼敢收錦衣衛指揮使大人的門包,這不是怕公公您不見姓石的,冷了他的心,也不利於公公您不是?”

“行了行了,救你會說,行吧,讓他進來吧。”劉瑾又閉上了眼睛,揮了揮手說。

“是!”劉炳躬身,倒退著出了房門。

不一會兒,一身飛魚服的石文義便大步進入房間,趨前兩步,要行叩拜禮。

這石文義畢竟是錦衣衛指揮使,劉瑾也不願太折了他的面子,睜眼虛虛一扶,道:“行了,都是自己人,也就不必多禮了,今天來找咱家究竟何事?”

“謝公公,卑職此來是向公公您稟報,卑職屬下的天津衛錦衣衛指揮使司副千戶喬龍協同河間府守備劉全,領1000精兵,前日大破進犯倭寇,斬首50,並剿從匪800人,這是下面呈上來的軍報,還請公公您過目。”石文義老早便投了劉瑾門下,如今也算劉瑾府上老人了,說話間也少了許多客套。

“哦?!斬了50個倭寇?這倒是近年來有數的大捷啊!哼哼……”劉瑾接過石文義呈上來的軍報,不以為然地冷笑了兩聲。

要知道,在弘治十八年五月時候,太監苗逵監督軍務,保國公朱暉為徵虜將軍、總兵官,統領大軍數十萬,在宣府與蒙古人展開激戰。

在連番大戰之後,十幾萬大軍卻僅斬獲了對方八十餘首級,而苗、朱卻虛報大捷,上報有功將士應受獎賞的竟達二萬餘人。

像這樣荒謬絕倫之事,早已成為朝野笑料,可劉瑾為了籠絡軍中,還是頒發中旨給這二萬多人各予升官重賞。

自然,劉瑾以為這石文義又是為了討賞而來。

“公公,除此之外,喬龍還從那張茂匪巢中抄出了很多軍械、弓弩,不似一般匪徒,似有所圖,另外還抄出了不少信件……其中竟有涉及安化王及京畿一帶眾多王孫貴胄……”石文義再向前一步,小聲對劉瑾說。

“哦?!快拿來與咱家看看!”劉瑾這時才睜開了雙眼,坐直了身子。

石文義從懷中掏出了一摞紙張,呈與劉瑾。

劉瑾皺著眉頭將這一摞書信都草草看完,然後放在身邊的桌子上,將手輕輕地放在其上,“此事還有誰人得知?”

“卑職屬下喬龍在抄到了這些信件之後,便隻身來到京城,交予我手,並無第三人見到。”石文義趕緊回答。

“好……這件事不要讓其他人知道。另外,請功的事情,你就看著辦好了,方方面面都要打點到。馬上就要過年了,聖上孩子脾氣,如果聽到大捷的訊息,想必也會更加開心一些。對了,此戰還有何繳獲沒有?咱家好呈給聖上觀瞧觀瞧,為你們這些小兔崽子輕功的時候,腰板也能硬一些。”

“回稟公公,有繳獲上好東瀛刀十數柄,還生俘真倭4人,正在押解進京途中。”石文義趕緊躬身回答。

“哦?!竟還有生俘的真倭?!倒是件稀奇事,好!不錯!值得咱家為小兔崽子們請功了!”這劉瑾原想,戰報中所說的斬首倭寇50人,其中能有1成的真實性便不錯了,倒沒想到,還能俘虜4名真倭,看來這戰報倒不是如以往那般“水”。

要知道,大明士兵雖然與倭寇多有交戰,也互有傷亡,但是這俘虜倭寇的事情倒確實少見,因為往往這些倭寇在戰鬥中亡命敢死,就是受傷了,都能再砍死砍傷幾個大明士兵,而且即便是真的失去了戰鬥力,也往往會選擇剖腹自盡,自我了斷,所以生俘的真倭,確實少見。

而這次喬龍原本能夠抓到8個俘虜,但其中4個在倭寇撤退時,果斷“自插成神”了,而剩下的四個,則是因為重傷昏迷,才被抓住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