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明朝錦醫衛最新章節列表 > 308章 燧發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8章 燧發槍

沒錯,張陽看到的火槍,正是燧發槍。

若說別人不知道燧發槍是什麼東西,但是張陽這樣一個生長在美利堅那樣一個全民持槍,人均持槍率達到一點幾的國家,當然不可能不認識。

在張陽的認知中,燧發槍直至到16世紀末,也就是1590年,才由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鍾表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

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到了17世紀中葉,很多歐洲軍隊普遍裝備燧發槍,一直1848年,足足裝備了00多年。

而且,就連美利堅的歷史,都差點因燧發槍而改寫。

在美利堅獨立戰爭的第年,即1777年10月的一天,美方陣地上出現了一個衣著隨便的軍官,連一個衛兵都沒有帶,身旁僅站著一個副官模樣的人,當英國士兵端著隧發槍準備開槍時,這個美利堅人就轉身離開陣地。

由於英國人的自尊心,這個英國士兵不屑於在敵人的背後開槍,才讓這個軍官逃過一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個軍官,就是美利堅的第一位總統,華盛頓。

可以說,燧發槍,是全世界使用時間最長,影響力最為巨大的一種槍也絕不為過。

而如今,張陽竟然在1509年,在大明朝工部軍器局軍器廠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看到了燧發槍!

這如何不能讓張陽驚訝失態呢?!

其實,火槍最早出現在中國,這一點是勿庸自疑的。

中國的早期火槍,在10世紀的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宋朝出現的“突火槍”殺傷力不大,射程僅僅5—10m,在當時多說是嚇唬人用。但元朝建立後,重視發展新型火器,至元十六年(179),集中各地工匠於大都,成立了類似大明軍器局一類的機構,專門研製新式兵器,重新調整火藥的配方,使同樣體積的火藥,效能提高了約三倍。

元朝至順三年(1),鑄造了鑄有銘文最早的銅火銃,長1尺1寸,重8斤。

同時還製造出了早期的手銃,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沒有使用價值,給軍官們作為玩物到更合適一些。

到了明朝,由於封建社會經濟的高度發達,兵器也有很大的發展,火器的發展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明末的兵書如《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籌海圖編》、《軍器圖說》、《火龍神器陣法》等更是詳細地記錄了明軍裝備火器的製法、圖譜以及火器部隊的編制和戰法。

到了大明中前期,中國的造槍鑄炮技術已經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絕對領先於世界,但是到了正德朝前後卻是中國火器技術的一個轉折點,在此後,隨著明朝國力的衰弱,中國的火槍技術才逐漸由盛轉衰,落後於世界,被西方,甚至東瀛超過,就連鳥銃的製作,都是最近一段時間,才由東瀛傳入大明,而到了明朝滅亡之後,中國竟然再次回到冷兵器時代。

而恰恰就在《軍器圖說》之中,便有關於“自生火銃”的記載,完全便是燧發火槍的結構,這本書成書在十七世紀左右,但是卻是一本對於大明火器種類的總結,並不是一本記錄新發明的書,所以可以見到,其實在大明也很早便有燧發槍的出現,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槍並沒有在大明的軍隊中列裝罷了。

見張陽指著角落裡那幾把燧發鳥銃,一直侃侃而談的梁源,稍稍頓了一頓,面色略微一變,然後臉色馬上又變回之前那般,帶著諂媚的笑容,向張陽說道:“回大人話,那些鳥銃,是工匠們製作時,手藝不精,造成的廢品,馬上就要回爐重做的,倒是讓大人您見笑了。”

“哦?報廢品?”張陽眉毛一挑,若是別人,對於梁源之前那微微一頓的表情,大概就忽略了過去,然而張陽這樣一個選修過心理學,研究過微表情,又在喬龍手下的錦衣衛中廝混了這麼長的時間的人,又怎麼會忽略過去。更何況,原本燧發槍的出現,就已經讓張陽敏感了起來。

“正是,製作火器這種事情,畢竟是個精細活,有時候鐵器的質量,煤炭的質量的影響,出現報廢品也是難免的事情,這在部裡面也都有備案的。”梁源對張陽解釋著,在梁源看來,別說張陽這樣一個年紀輕輕就能位居高位的清貴,就是那些宦海沉浮幾十年的官場老油子,又怎麼能看出那燧發鳥銃與普通鳥銃的區別?!

更何況,如果不知道方法,那燧發鳥銃確實無法跟普通鳥銃一般的擊發,完全可以在工部的大官們面前矇混過去。

所以這會兒梁源只當張陽不過是隨便問問,雖然剛才嚇了一跳,可是這會兒卻已經平復了下來。

“這樣啊,那這些報廢的鳥銃,是由哪個工匠製成的?”張陽看梁源在那裡扯淡,哪裡不知道這其中必有貓膩,但是卻不動聲色地問道。

“啊?!呃……這個……那……那誰,你過來,這些鳥銃都是誰制的?!為何如此多的殘次品?!”梁源見張陽詢問,還以為張陽見到殘次品太多,要發發官威,懲罰幾個工匠,殺雞儆猴,也算新官上任三把火了,所以趕緊指著一個看似是工匠小頭目的人,詢問道。

“梁大使,這些鳥銃都是馬俊和他的兒子還有徒弟製成的。”那個工匠小頭目,見梁源明知故問,卻也不敢不說,如實答道。

“什麼?!這麼多次品,竟然都是一個人制的?!真是太不像話了!!來人,給那個叫馬駿的,還有他的兒子和徒弟,記下三十板子!!”梁源做出一副生氣的樣子,說完之後,又回過頭來,笑著對張陽說道,“張大人,不過是一群泥腿子,管理稍有鬆懈,就敢偷懶耍滑,竟然製出這麼多次品,若不是張大人您火眼金睛,倒是讓他們矇混過去了。”

“打板子就不必了,本官也不過是隨便一問,不過,梁大使,之後不知道能不能讓那個叫做馬駿的工匠來找我一下?”張陽制止了梁源要打工匠板子,繼續雲淡風輕地對梁源說道。

“見那馬俊?這個……”梁源有些疑問地問道,這會兒梁源倒真有些吃不準眼前這位年輕上官的心思了,過往,又有哪位工部的大佬,會單獨召見一個底層的工匠啊?!

就算是這些大官懷疑軍器局中有什麼貓膩,也不應該詢問這些工匠啊?

這些工匠雖然每日辛苦勞作,可是他們一不管採購,二不管記賬,而火器製成之後流向何方,他們也完全接觸不到,問他們也問不出什麼東西啊?難道去問鳥銃怎麼做?!

“怎麼?不方便?!”張陽看了梁源一眼,語氣稍有提高的問道。

不得不說,大丈夫確實不可一日無權,就算是沐猴而冠,也會有那三分樣子,更何況張陽這個正兒八經身披著正三品官衣的大明高官,雖然之前他不過是個外科大夫,這會兒居移氣,養移體,竟也有些不怒自威的氣勢了。

“方便方便,下官這不是害怕那些工匠粗鄙,冒犯了大人您的貴體不是?”梁源見張陽不高興了,趕緊回話道。

“如此,便讓那馬俊去止園找我吧,儘快。”說完,張陽再次邁步,準備離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