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餘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

雪,越下越大。

很快就把地上的血跡掩去……

方才的搏殺,也驚動了豬肉巷裡的姐兒們,還有那些偷換買春的客人。

陸陸續續從屋中走出來,就看到那兩具倒在地上的屍體。高小餘正蹲在屍體的旁邊檢視,而另一邊的腳店門口,扈三娘正攙扶著那位焌槽婦人,低聲的安撫不停。

“你在幹什麼?”

扈三娘看高小餘摸索屍體,忍不住問道。

高小餘沒好氣道:“都說了讓你手下留情,你怎麼還那麼狠呢?知不知道,我為了跟蹤這廝,守了大半日。眼看著就要成功了,卻被你一刀了斷,線索也沒有了。”

扈三娘頓時,露出了赧然之色。

高小餘沒有再理睬扈三娘,認真的檢查屍體。

他並沒有把重點放在解珍的同伴身上,而是把解珍上上下下都摸索一邊,最後從他腰間找到了一個搭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咦?”

高小餘開啟了搭膊檢視,眼睛不由得一亮。

好多錢啊!

沒想到這解珍還是有錢人,搭膊裡除了有兩貫銅錢之外,還存放有大量的紙鈔……

紙鈔,又名錢引,由交子轉變而來,自崇寧四年開始發行。

在這個年代,銅錢是硬通貨。

但有宋以來,朝廷事實上一直都處於錢荒的狀態。

貨物的流通越來越多,交易的金額也越來越大。動輒已銅錢交易,並非一件易事。於是早在真宗時期,四川等地的商戶發明了交子,也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

而到了宋徽宗執政以後,更把交子變為錢引,開始大力推廣。

只是,由於朝廷對錢引管控不力,並且肆意發行,導致錢引不斷貶值。

比如,一貫錢引,實際購買力只有十八文銅錢。可即便如此,錢引的出現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錢荒,取代了銅錢。特別是大宗交易,牽扯的金額動輒百貫、千慣。如果完全以銅錢進行交易的話,一枚崇寧重寶十克,一貫錢也就是二十斤上下,百貫便是兩千斤,差不多六噸重量……如此金額,又怎可能隨身攜帶呢?

所以,錢引雖然貶值,但畢竟也是錢。

解珍的搭膊裡,有厚厚一摞錢引,乍看之下,少說有百十張紙鈔,具體金額還不清楚。

錢引最小面額是一貫。

也就是說,這裡面少說也有百貫錢引,若換做銅錢的話,差不多就是將近兩貫……

一個賊人頭領,就身懷四貫鉅款?

高小餘忍不住在心裡感嘆,這世道果然是,修橋鋪路無骸骨,殺人放火金腰帶啊!他可不會相信,這些錢是解珍靠打獵能賺來的……這許多錢,不曉得是他殺了多少人得來。

一想到這些,高小餘心裡更無半點愧疚,把那搭膊就纏在了腰裡。

你兄弟之前搶了我的錢,正好還賬。至於多出來的,權當是利息吧……

而且高小餘現在也需要錢,需要很多很多錢!

他檢查完瞭解珍的屍體,便準備去檢查解珍同伴的屍體。

而這時候,從長街盡頭跑來一群差役,遠遠就高聲喊道:“讓開讓開,官府辦事。”

兩個都頭帶著一隊土兵來到豬肉巷口,一眼就看到了那兩具屍體。

須城作為東平府的府治,治安還是不錯的……雖然也有似王大郎那樣的社團組織,但卻在可控範圍。似這種當街殺人的案子不多,更不要說這一次還殺了兩個人。

反正在須城近十年裡,絕對是一等一的大案。

當然了,那些梁山泊裡的強人犯下的案子要排除在外。

“兩位都頭,小道稽首了。”

高小餘忙轉身來到都頭身前,稽首行禮。

“你是……”

一個都頭指著高小餘,突然道:“你是不是日間隨陸虞侯一起的那人?”

“都頭認得小道?”

“哦,日間陸虞侯巡視西門,正是我值守……想必你也是都監府的人,這裡是什麼情況?”

“此二人,乃梁山賊人。”

“啊?”

兩個都頭嚇了一跳,目光旋即便落在了那屍體上。

梁山賊人混進城裡了嗎?

“這人,便是梁山賊人頭領之一解珍,綽號兩頭蛇。

若都頭有海捕文書,想來能夠辨認。小道是奉了都監之命跟蹤他們,卻不想暴露了行蹤,以至於才有了這場廝殺。都頭如若不信,可以立刻前往都監府,稟報高都監。”

高小餘可不想受罪,既然有人認得他,那索性就用都監府的名頭。

他可不想因為這點事情,再被抓進大牢……

兩個都監相視一眼,都露出了凝重表情。

東平府對梁山泊的征討即將開始,這個時候梁山賊人混進城裡,絕對是一樁大事。

“你在這裡盯著,我去稟報縣尊。”

這都頭,是須城縣衙的都頭。

案子發生在須城,那須城知縣肯定要第一時間知曉。

不過,他能否主持大局,卻不一定。畢竟這須城縣裡還有東平府衙門以及兵馬督監府。事關梁山賊人,須城縣怕是沒有能力主持,最有可能的是向上一級通稟。

那認出高小餘的都頭,點頭表示贊同。

“小郎君,大家都是吃公門飯,此案與你有牽扯,所以煩勞你先委屈一下。

待都監府那邊來了訊息,自會與小郎君方便。但在此之前,這裡的事情便交由我們來負責,如何?”

“自當如此。”

高小餘說完,眼珠一轉,與那都頭低聲道:“不過還有一件事,煩勞都頭派人立刻前往都監府,找高都監稟明此事。這解珍還有同黨在城裡,若太久未出現,只怕會引起懷疑。你只管向高都監說明此事,他自會定奪。說不定,還有都頭的好處。”

那都頭聞聽,眼睛頓時一亮。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誰又想一輩子做差役,都是希望有更好的前程。

沒錯,有宋以來重文輕武,卻又怎樣?那是大人物們的事情,對這須城都頭而言,若能夠進都監府勾當,比留在這縣衙裡面要強百倍。要知道,這都頭一職,原本是軍中的官職。後來衙門裡開始使用,確比不得軍中的權利。衙門裡的都頭,說穿了就是差役,甚至算不得胥吏。這都頭也是個心思活泛之人,哪能不知如何選擇。

“多謝小郎君提點。”

那都頭露出笑容,道了聲謝,便喚過一個土兵來,在他耳邊吩咐了兩句。

土兵立刻轉身離去,而高小餘則退到了腳店門外,看了一眼扈三娘,又看了看那猶自臉色蒼白的焌槽婦人,便開口說道:“焌槽嫂嫂,我有些餓了,可否再來一碗水糟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