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餘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老謀深算(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老謀深算(二更)

高傑風風火火,趕到了西城城門。

“程公,那賊人可曾放走?”

一上門樓,他就立刻找到了主持大局的東平府知府程麟。

那李逵是重傷高小餘的兇手……之前解珍兄弟重傷高小餘,他沒有遇到,所以可以不理睬。可現在,那李逵幾乎是當著他面重傷的高小餘,高傑又怎可能善罷甘休?

不知道高小餘的身份也就罷了,而今他幾乎有九成把握可以確定,高小餘就是小四。如此一來,高傑對李逵的恨意也就多了幾分!如果二哥知道,自己把重傷小四的兇手完好無損的放走的話,會怎麼想?就算不說什麼,心裡面也不會太舒服。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不能放走李逵!

程麟年約四十,和高傑相仿。

但與高傑不同的是,他是正經進士出身,後來又得了貴人的提點,才有今日成就。

有宋以來,重文輕武之風越來越嚴重。

許多文官對武官,大都是不屑一顧,甚至會予以打壓。

就比如此前大將狄青,威震西北,戰功顯赫,後來還入了樞密院。可結果又怎樣?那樞密院可不是一個武官能夠進入的地方……你在前面打生打死,我不會在意;官家給你封賞,我也不放在心上。你在軍中,可以橫行霸道,沒有人會去理睬。

可是,你進了樞密院,那就是侵犯了文官的利益。

所以狄青的結果……

程麟雖然是文官出身,不過又有不同。

他雖說看不上武官,卻也知道,治理地方,保一方平安,單靠教化確是不太可能。

程麟不通兵事,卻重視兵事。

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就任以後,也願意交出兵權,放出一部分權利。

董平出事之後,程麟曾有過自省。但他並不認為自己放縱武官有錯,只能說沒有識人之明。於是在高傑到來後,程麟二話不說,就把兵權交了出去。對梁山的堅壁清野,他更從不過問。甚至當遇到問題的時候,程麟還會毫無保留的支援高傑。

一方面,高傑是朝廷委派。

他把權力交出,一旦戰事發生狀況,可以把責任推給高傑。

而另一方面,高傑的大哥高伸,是延康殿學士,與程麟同年進士,有同窗之誼;而高傑的二哥高俅,甚得官家的喜愛,官拜殿前都太尉,地位並不低,他也不想得罪。

不過,宋江派人談判,願意放棄攻打須城。

這可就不是高傑可以做主的事情,必須要程麟首肯方可。

也正是這個原因,高傑剛才才能夠返回都監府,就是他把那權力,都交還給了程麟。

+++++++++++++++++++++++

程麟露出困惑之色,笑道:“三郎不必擔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李逵我已經放走了,宋江也願意退兵……此次賊兵偷襲,賴三郎運籌帷幄,方保得須城平安。待賊兵退走之後,我定當向朝廷表奏,三郎當為首功,請不必多慮。”

梁山賊寇多次擄掠城鎮,更兩次大敗官兵,朝廷震怒。

這次能夠擋住賊兵犯境,也算是一樁功勞……當然了,花花轎子人抬人,程麟會盡力誇大戰果,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把利益最大化。那麼同樣的,高傑便功不可沒。

程麟本以為,高傑是為了這件事而來。

哪知道,聽聞程麟說完,高傑卻急了眼,狠狠一拍城牆,轉身便朝城外眺望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次宋江來襲,共有三千兵馬。

在救出了李逵之後,聽聞石秀被殺,宋江並不在意。

李逵,是他的心腹,唯宋江馬首是瞻,所以必須營救;而石秀……人號拼命三郎,桀驁難馴,只聽從晁蓋吩咐,不服管教。即便是回來,他也不會聽從於宋江的調遣。

所以在宋江看來,那石秀就是個定時炸彈,不聽教誨。

如此一個人物,晁蓋活著說不定還能壓制。可如今……他已經命人檢視了晁蓋的傷勢,非常嚴重。也不知官軍用了什麼火器,直接炸飛了晁蓋半條命。而那些鐵釘上,還有砒霜劇毒。宋江手下能人不少,卻沒有可以起死回生的杏林國手。宋江就知道,晁蓋死定了……他心裡很難過,畢竟多年的好友。可同時,又有莫名竊喜。

晁蓋一死,梁山將被他掌控,他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為大家安排日後的前程。

劉唐,倒是希望能夠為晁蓋報仇。

但是探馬傳來訊息,屯駐於中都、壽張兩縣的官軍已經覺察到了他們的動向。

兩縣官軍,正在火速向須城逼近,前鋒人馬最遲會在凌晨抵達……那可是十營兵馬,其中還有四營馬軍,加起來四千多人。若在平日,宋江可以依仗梁山地勢與之周旋。可這須城縣外一馬平川,梁山泊雖人數眾多,卻未必能夠抵擋官軍攻擊。

所以,在勸說之後,劉唐也只能罷休。

至於阮氏兄弟,宋江倒不甚在意。

他和阮氏兄弟同樣有交情,晁蓋死了,而晁蓋一方的智囊吳學究也已經服軟,相信他們也鬧不出什麼么蛾子。所以,在救回了李逵之後,宋江就下令,火速撤離須城。

高傑在城頭眺望,見梁山賊兵已開始撤退,心中頗有不甘。

可是,須城兵力不過兩營,加起來八百人,算上土兵,也不過一千三百人左右。

依城而戰,尚有餘力。

可要說追擊,與梁山兵馬在城外交鋒,高傑並無把握。

不說別的,梁山那十二指揮,皆非等閒之輩。再加上秦明、董平皆有萬夫莫敵之勇,若要野戰,必敗無疑。高傑固然希望為高小餘報仇,但他也不是那種莽撞人。

眼看著梁山兵馬退走,他咬牙切齒,在心裡咒罵。

“三郎,這是怎地?”

程麟見狀,那還能看不出問題,於是上前詢問。

“我……”

高傑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畢竟,高小餘的事情,是高家的家事,在沒有得到二哥高俅的同意之前,他也不好與外人說道。

至於扈三娘等人,在他看來,並不重要。

程麟誤會了高傑的意思,笑道:“三郎可是擔心朝廷問責嗎?”

“啊?”

“其實,你不必擔心,這些賊人在梁山泊,本府或許不好對付。但他們出了梁山泊,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嘿嘿,用不得多久,本府就要讓他們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