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諸天逍遙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章 光明磊落,擅使暗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1章 光明磊落,擅使暗箭

“你就是鐵劍門棄徒玉真子?”

江湖中人對於門派傳承極為看重,無論善惡,都不願沾染棄徒之名。

狄光磊出口成髒,氣的玉真子雙眉倒豎,怒喝道:“今日讓你死的容易了,我就不叫玉真子!”

話音未落,身子已經後退數尺。

不退不行!

在他話說到一半的時候,狄光磊一個箭步躍到他身前,一拳轟向他的心口。

這一拳看似軟綿無力,實則暗藏三重暗勁,便是有真氣護體,也難逃筋斷骨折。

玉真子何等眼力,豈能看不出狄光磊這一招的厲害,當下顧不得臉面,飛身後退。

鐵劍門的輕功天下無雙,即便是後退,也退的瀟灑飄逸,退的攻守兼備。

狄光磊這一拳的勁力到了極點的時候,玉真子手中拂塵打向狄光磊面頰。

拂絲為內勁所激,筆直掃至。

若是被打中,狄光磊的眼耳口鼻都會受傷。

若是豎掌抵擋,拂塵上的剛勁立刻變成柔勁,便是有千斤之力也會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狄光磊心知比輕功絕對比不過玉真子,貼身打近戰才是王道。

拂塵臨頭,狄光磊不退反進。

也不用亢龍無悔雙鐧,只以雙拳發動攻擊。

拳到盡頭,如同花苞一般綻放,五根手指好似五件兵刃,戳向玉真子的胸口要穴。

飄若驚鴻,婉若遊龍。

右手五指點向玉真子心口,左手並指成劍,點向玉真子腋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一招是連城劍法中的“刺肩式”,為反手斜刺的頂尖妙招。

玉真子渾然不懼,揮舞拂塵指東打西,把狄光磊的招式盡數破掉。

正要還手,卻見狄光磊的右手不知何時背到了身後,一個“地龍翻身”轉身出招之時,手中多了一把弩箭。

這個時代火器早就已經普及,以狄光磊的知識儲備,完全可以製作出大威力的火槍。

只不過由於條件限制,就算造出來,威力也比不得這把連珠快弩。

最主要的是,狄光磊用弩箭比較順手,弩箭更適合搭配拳腳絕學。

扣動扳機,九枝鋒銳異常的弩失射向玉真子。

如此近的距離,縱然玉真子輕功高明,神行百變閃避無雙,仍舊挨了兩下。

不等他站穩身子,連珠快弩已經自動裝填好,又是九枝弩失。

拂塵的柔勁擋得住拳腳,擋不住弩箭。

玉真子氣的哇哇大叫,卻也只得老老實實揮舞寶劍還擊。

狄光磊左手一翻,無悔鐧拿在了手中,右手弩箭連發,快速靠近玉真子。

玉真子恐懼連珠快弩的威力,任憑狄光磊靠近。

兩人相距不足五尺之時,同時揮出了手中兵刃。

“鐺”的一聲,鐧劍相撞,兩人皆用全力,玉真子的寶劍並非神兵,哪能承受得住,頓時變為粉碎。

七八塊碎片反擊回去,在玉真子身上劃出道道傷痕。

一招得手,狄光磊扔了連珠快弩,右手拿著亢龍鐧,對著玉真子的腰肋就是一擊。

這一下打實了,玉真子便是有十條命也丟了。

生死關頭,玉真子顧不得其他,右手持著一把黝黑的短劍迎上狄光磊的重擊。

這把短劍是鐵劍門的掌門鐵劍,見此如見掌門。

玉真子舉著此物,木桑必須跪倒參拜,任憑痛打,別說還手,連躲避都不敢。

這把短劍材質非凡,和亢龍鐧對撞也無有損傷。

只不過玉真子倉促出手,氣力不足,比不得狄光磊開山神力,手腕被震得痠麻,短劍脫手飛出。

藉著這一撞之力,玉真子飛身後退,不計損耗的施展嶽王神箭,幾個起落便消失無蹤。

董小宛笑盈盈的拾起黝黑短劍,問道:“公子引誘玉真子出手,就是為了這個?”

“當然,此物是鐵劍門掌門鐵劍,把這東西給木桑,那可是個天大的人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此物如此重要,為何落入玉真子手中?”

“此物被鐵劍門上一代掌門遺失,木桑得到訊息去找尋,結果半路有事耽誤了。”

“什麼事比掌門鐵劍還重要?”

“木桑酷愛下棋,但棋藝一般,半路遇到一個圍棋高手,輸的慘不忍睹,他不服輸,纏了人幾個月,把人纏的煩了,故意輸他幾局才罷手,然後,這東西就到玉真子手中了。”

董小宛道:“這位木桑道長也是個妙人,和褚先生有一拼了。”

“嗯,他因愛好下棋,便以棋盤棋子為兵刃,有一手‘漫天花雨’的暗器手法,不過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輕功。”

“玉真子躲避弩箭的那門身法?”

“沒錯,那門身法名叫‘神行百變’,轉折滑溜,直似游魚一般,與人動手之際,若是但求趨避自保,敵人兵刃拳腳萬難及身。”

“這倒是一門好功夫,不過公子如此作為,怕是會被人背後議論。”

“我把歸辛樹算計死的時候,那些人已經在背後罵我陰險毒辣了,你在乎麼?”

“江湖人如何講奴婢不知,秦淮河畔的窮苦人家倒是頗多讚許,若要奴婢評判,公子做的對。”

“這不就結了,不說這個了,咱們去泰山玩玩。”

一路無話,數日後,兩人到了東嶽泰山。

五嶽為群山之尊,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

泰山在華夏文化中的地位無需多言。

或許是因為泰山太重要了,歷代小說名家都把泰山忽略掉了,狄光磊有印象的關於泰山的武林門派,只有一個泰山派。

時光荏苒,當初的泰山派現在連門派遺址都看不到了,消失的乾乾淨淨。

狄光磊到的很巧,正趕上看“泰山日出”。

日觀峰上,狄光磊和董小宛相擁而立。

看著山谷中吐出淡雲薄霧,看著一縷朱霞驅散夜的黑暗。

太陽彷彿迫不及待的似的,霞光剛剛出現,太陽便緊跟著升了起來。

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雲霧被霞光映襯成各式各樣的顏色,美不勝收。

董小宛初次見到這等壯麗的美景,喜不自勝,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閒,登泰山,當真小天下。”